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027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子,尤其是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背景技术
公知的,燃煤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煤球放置在炉腔内,由下部的出渣口进入空气以给燃煤提供氧气助燃,燃煤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由燃煤炉上部的支撑点与锅之间生成的间隙,热能沿着锅底向四周散发来加热锅的底部,由于沿着锅底向四周散发的热能同时带走了很多可燃物质,可燃物质利用率不足40%,其余的可燃物质就白白的浪费了。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所述物质循环热能炉通过在炉体内的设置可燃物质迂回通路,使得可燃物质与新进入的氧气会合,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利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包括导火盘、炉壳和炉芯,所述导火盘的外缘压边下部面设有平面或卡槽,导火盘的外缘至中部口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喇叭体,在喇叭体的临近外边处环绕设有复数个导热孔;炉壳下部设有出渣口,炉芯通过填充物固定在炉壳内的上部,在填充物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可燃物质迂回通路;导火盘外缘的压边下部面设置的平面或卡槽与炉壳上端扣合。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在填充物和炉芯下部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外缘连接炉壳内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物质循环热能炉,在炉芯内的燃煤燃烧后,火焰进入喇叭体的导热孔,然后经由导热孔、喇叭体与填充物之间的间隙、可燃物质迂回通路后进入下腔体与出渣口新进入的氧气会合并往复这一过程,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燃烧利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热孔;2、压边;3、喇叭体;4、可燃物质迂回通路;5、炉壳;6、填充物;7、炉芯;8、支撑体;9、输氧排渣口 ;10、出渣口 ;11、下腔体;1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I中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包括导火盘、炉壳5和炉芯7,所述导火盘的外缘压边2下部面设有平面或卡槽,导火盘的外缘至中部口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喇叭体3,在喇叭体3的临近外边处环绕设有复数个导热孔I ;炉壳5下部设有出渣口 10,炉芯7通过填充物6固定在炉壳5内的上部,在填充物6和炉芯7下部设有支撑体8,在填充物6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可燃物质迂回通路4 ;导火盘外缘的压边2下部面设置的平面或卡槽与炉壳5上端扣合,由出渣口 10进气后所述下腔体11、输氧排渣口 9、炉芯7、导热孔I、喇叭体3与填充物6之间的间隙12、可燃物质迂回通路4形成物质循环通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在炉芯7中放入燃煤,然后将锅放在导火盘的压边2上部,在炉芯7内的燃煤燃烧后,火焰对锅底部加热后进入喇叭体的导热孔1,然后经由导热孔I、喇叭体3与填充物6之间的间隙、可燃物质迂回通路4后进入下腔体11与出渣口 10新进入的氧气会合二次燃烧,并往复这一过程,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燃烧利用。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 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包括导火盘、炉壳(5)和炉芯(7),其特征是所述导火盘的外缘压边(2)下部面设有平面或卡槽,导火盘的外缘至中部口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喇叭体(3),在喇叭体(3)的临近外边处环绕设有复数个导热孔(I);炉壳(5)下部设有出渣口(10),炉芯(7)通过填充物(6)固定在炉壳(5)内的上部,在填充物(6)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可燃物质迂回通路(4);导火盘外缘的压边(2)下部面设置的平面或卡槽与炉壳(5)上端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质循环热能炉,其特征是在填充物(6)和炉芯(7)下部设有支撑体(8),所述支撑体(8)的外缘连接炉壳(5)内壁。
专利摘要一种物质循环热能炉,涉及一种炉子,所述导火盘的外缘压边(2)下部面设有平面或卡槽,导火盘的外缘至中部口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喇叭体(3),在喇叭体(3)的临近外边处环绕设有复数个导热孔(1);炉壳(5)下部设有出渣口(10),炉芯(7)通过填充物(6)固定在炉壳(5)内的上部,在填充物(6)内设有上下贯通的可燃物质迂回通路(4);导火盘外缘的压边(2)下部面设置的平面或卡槽与炉壳(5)上端扣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体内的设置可燃物质迂回通路,使得可燃物质与新进入的氧气会合,实现可燃物质的二次利用。
文档编号F24B1/18GK202501508SQ20122001293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娄中先 申请人:慈溪市桥头思域工业产品设计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