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034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管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ー种的管道式空调器,如图I所示管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壳体I’内设有隔板7’,其中隔板7’的一侧设有进风ロ 2’和送风装置3’,而隔板7’的另ー侧设置有热交換器5’以及吹出口 6’。其中送风装置3’具有送风ロ 4’,送风ロ 4’穿过隔离板7’而开ロ朝向热交換器5’。此外热交換器5’的下方、壳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接水盘8’,接水盘8’用于接受热交換器5’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凝露水。因此,当所述管道式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运行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ロ 2’吸入室内的壳体I’内,随后在送风装置3’的作用下,风路通过送风ロ 4’吹向热交換器5’,在热交換器5’进行热量的交换,最后风路从吹出口 6’吹出,从而达到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效果。送风装置3’的出风ロ设置在室内机壳体的上部,而热交換器5’包括上下两部分a、b,a和b形成一定的角度,构成ー个V字型结构,而V字型结构开ロ正对送风ロ,由于送风装置在壳体上部,a、b两部分对应的风ロ不均匀,b部分面积大于a部分。这样充分利用风量的不均匀性有效的利用了蒸发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但是,现有的这种管道式空调室内机的缺点在于I.由于受送风装置的局限,送风的范围必定是从上往下吹风,直接吹在换热装置表面上,就会导致a部分,受风量很少,甚至会出现送风的死角,a部分换热效果不好。2.由于是吹风式,当送风装置的风量很大时,或者送风ロ较近热交換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一种降低噪音,换热效果好的管道式空调器,以解决管道式空调器在大风量时噪音较大及换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換器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具有进风ロ,热交換器位于送风装置的进风段。进ー步地,热交換器包括上部和下部两个独立的热交换部,上部和下部的长度相等且构成V形结构。进ー步地,热交換器包括上部和下部两个独立的热交换部,上部和下部的长度不等且构成V形结构。进ー步地,热交換器为一体构成且弯折为V形结构。进ー步地,V形结构的开ロ面向送风装置的进风ロ。进ー步地,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为0,其中35。く 0 < 110°。进ー步地,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为9,其中0等于53°或106°。[0015]进ー步地,V形结构与开ロ相対的底部为圆角部、尖角部或者平坦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将热交換器设置在送风装置的进风段,防止大风量吋,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热交換器造成较大噪音及换热效果差,进风侧气流速度较低,噪音较小换热效果好。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2至图4所示,管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4以及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热交換器3和送风装置7,送风装置7具有进风ロ 5,热交換器3位于送风装置7的进风段。将热交換器设置在送风装置的进风段,防止大风量时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热交換器造成较大噪音,进风段气流速度较低,有效减小噪声。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热交換器3包括上部3a和下部3b两个独立的热交换部,上部3a和下部3b的长度相等且构成对称分布的V形结构。风沿箭头方向经过V字型热交換器3,通过送风装置7的进风ロ 5,然后由机组的出风ロ 6吹出。此夕卜,在热交換器3下面、壳体4的底部设有接水盘2,接水盘2用来接受热交換器3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因此,当管道式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运行的时候,空气从箭头方向由壳体进风ロ I进入,首先经过热交換器3,由送风装置7的进风ロ 5进入,通过送风装置7从壳体出风ロ 6吹出,空气按图2中箭头方向流动,从而达到室内机制冷或者制暖的效果。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热交換器3位于送风装置7的进风段,而且热交換器3包括独立的上部3a和独立的下部3b,也就是说,热交換器3由独立的上部3a和独立的下部3b组合形成,并且上部3a和下部3b成一定角度,构成V形结构,同时V形结构的V形开ロ面朝向送风装置7的进风ロ 5。由于热交換器3位于进风段,防止了送风装置7吹成的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热交換器3导致噪音较大的问题,有效的减小了噪音。同时,位于进风侧,气流速度较低,有利于气流与热交換器的充分的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进风侧的热交换器无受风死角,热交換器的所有部分均能够充分的与气流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如图2至4所示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热交換器3包括上部3a和下部3b两个独立的热交换部,上部3a和下部3b的长度相等且构成V形结构,V形结构与开ロ相対的底部可以为尖角部或者平坦部,均能达到与气流良好换热的效果。热交換器3位于进风侧,无高速气流冲击热交換器3,使得噪音大大降低。[0028]如图5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热交換器3为一体结构,弯折形成V形结构,V形结构的开ロ面对送风装置7的进风ロ 5,V形结构与开ロ相対的底部可以为尖角部、平坦部、圆角部或者其他曲线或者折线形状。均能达到与气流良好换热的效果。热交換器3位于进风侦牝无高速气流冲击热交換器3,使得噪音大大降低。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为e,优选地,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0在35°到110°范围内换热效果好。更优选地,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0等于53°或106°,换热效果更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热交換器3的上下两部分相等形成对称结构,在试验使用过程中,换热效果最优。当送风装置7的进风ロ 5位置调整,如进风ロ 5调整到壳体4的上部时,可以相应的调整热交換器的下部分长度大于上部分长度,保证热交換器的所有部分换热均匀。同理,当进风ロ 5调整到壳体4下部吋,调整热交換器的下部分长度小于上部分长度,使换热更均匀。只要热交換器3位于送风装置7的进风侧,均能够有效的减小噪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将热交換器设置在送风装置的进风段,防止大风量时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热交換器造成较大噪音,进风段气流速度较低,有效的减小噪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部的热交換器(3)和送风装置(7),所述送风装置(7)具有进风ロ(5),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器(3)位于所述送风装置(7)的进风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器(3)包括上部(3a)和下部(3b)两个独立的热交换部,所述上部(3a)和所述下部(3b)的长度相等且构成V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器(3)包括上部(3a)和下部(3b)两个独立的热交换部,所述上部(3a)和所述下部(3b)的长度不等且构成V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器(3)为一体结构且弯折为V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开ロ朝向所述送风装置(7)的所述进风ロ(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为0,其中 35° < 0 < 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角度为0,其中9等于53。或10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与所述开ロ相对的底部为圆角部、尖角部或者平坦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具有进风口,热交换器位于送风装置的进风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空调器,将热交换器设置在送风装置的进风侧,防止大风量时高速气流直接冲击热交换器造成较大噪音,进风侧气流速度较低,噪音较小换热效果好。
文档编号F24F13/24GK202403388SQ20122001535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周剑波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