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901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
背景技术
真空集热管在其罩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设置真空隔热层,可制造冬季也能提供生活热水的真空太阳能热水器。用热管真空集热管制造的太阳能热水器更具有管内无水能效比高、符合卫生饮用水标准、单管损坏照样工作等优点。因此。管内无水的太阳能真空热管热水器将有可能占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米用一体式玻璃热管具有可以与罩玻璃管融封、玻璃热管表面可以直接制作吸收膜传热环节少、可采用热物理性能极佳的水作工质等优点。但空晒时,集热元件热管内部温度可达230°C,这个温度对应的饱和水蒸汽压为28.53个大气压,对应的工质充装量与热管容积之比即工质容积比为1.1%,即每I升容积有11晕升水。通过减少工质充装量可以降低空晒时热管内部的压力,以水工质为例:当工质充装量/热管容积率从5晕升/1000晕升时的0.5%降低至2晕升/1000晕升时的0.2%,相应地其最高饱和蒸汽压从180°C的约10个大气压降低至140°C的约3.7个大气压,并且热管内部从140°C约3.7个大气压的最高蒸汽压继续升温至180°C时内部压力仅有4个大气压左右。但有时工质充装量不能仅仅以空晒时的内部压力来决定。对于一支工质充装量/热管容积率为0.2%、内部容积1000毫升、长度2000毫米的热管,如果为了使空晒230°C时内部压力不超过4个大气压,则工质充装量约1.8毫升。问题是所述热管即使为光管结构,在倾斜约45度工作时,冷端的冷凝水、热端的流动水加上85°C水蒸汽的水量0.353毫升之和会远超过1.8毫升。为了满足热管正常工作而使工质充装量/热管容积率大于0.2%甚至0.3%,并确保玻璃热管不因为空晒而炸管,必须采取空晒保护措施。中国发明专利2009101951003抗空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元件,披露了一种空晒保护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元件,由在真空集热元件吸收体和罩玻管之间设置可控传热通道构成,可控传热通道由活动传热件和驱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含有与真空集热元件吸收体低热阻连接的热力换能驱动件。由于这项专利不是专门针对重力热管集热元件的,因而针对性不强;其采用的双金属片热力换能驱动件本来产品的一致性就不好,在多次受热变形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又会降低,其所承担的控制系统相关的工作点设定、控制变量输入、t匕较、换能和能量供给以及执行功能因为精度受到影响而远不能正常有效工作到集热元件可能的20年设计寿命。图4给出一支倾斜安置的光管结构重力热管结构示意图。图4中,热管I由管壳和内部工质制成。其工作原理为:热能从下方的热端即并排向里的箭头标示处输入,使热管I内部底端处的 工质受热汽化,蒸汽在压差的作用下,向上行进到热管冷端即箭头并排向外标示处放出热能供应给负荷并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下面的冷端,在热端工质再次受热汽化……,由此不断循环实现两相流换热循环。热管具有优异的传热能力、热流密度变换能力和等温特性。如果热管I热端输入100瓦,则其冷端输出最高可以达到97瓦甚至更高。如果试图对图4的热管I仅仅从下面输入热能,而不取走热能,则热管I内部蒸汽压会急剧上升。如果热管I采用水作为工质并且足够多,则在热管I温度达到230°C时,内部最高压力可达28.53个大气压。如果试图对图4的热管I从上到下全面加热并从下面略高于热管I底端的地方譬如从底端开始的占整个热管I长度3%的一段取出热能,即仅仅令底端往前占热管I总长度3%的部位同时作为重叠冷端,则热管I内部的蒸汽压会降到与下面冷端的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汽压。譬如用水作为工质时,保持热管I下面重叠冷端的温度100°C,则即使上面其他部分加热到230°C,因为热管I内部的液态工质都集聚于所述重叠冷端,除所述重叠冷端之外上面的热管I热端由于没有工质补充整个干涸,两相流传热机制不复存在。热管I内部的蒸汽压力也只有约I个大气压。重叠冷端的一个例子是热管管壁带有吸收膜,吸收太阳光作为热能输入,同时用传热器件低热阻连接所述热管管壁并将热能转移。这种令热管I倾斜布置、热能从热管I上面输入而只用下面一小段作为重叠冷端的设计在其他场合或许没有什么意义,但用于太阳能集热元件的空晒保护,因为只需要极小一部分散热功率——这部分散热功率用于确保空晒发生时,空晒保护装置开始起作用的初期热管内部蒸汽压的最高值不超过设定值;这部分散热功率还要大于所述重叠冷端作为热端的热能输入功率——因而具有散热器件体积紧凑、性能可靠、散热功率小、对真空隔热层的放气少、对吸收体的遮挡影响小以及可利用集热元件尾端作为散热界面的优点。可以看到,重叠冷端的面积越小、所述空晒保护器件所需要的散热功率也越小、越有利。实际的集热元件需要尾盒之类的器件进行安置。尾盒会遮盖集热元件的尾端。被尾盒遮盖的部分都不属于重叠冷端。之所以还会用到重叠冷端,是因为有些集热元件空晒保护装置比较适合安装于真空隔热 层的筒形段或者,集热元件罩玻璃管带有缩颈段并且是采用在缩颈段形成后装配内玻璃管,然后再对罩玻璃管圆封拉尾管简称后拉尾管的工艺。后拉尾管工艺形成的圆封端如果不适合用于散热,就需要利用从所述圆封端往上的罩玻璃管筒形段进行散热。与所述筒形段相对应的热管或者内玻璃管尾端部分属于重叠冷端。重叠冷端是基于阻断热管两相流换热循环的减压空晒保护设计,这是与上述中国发明专利2009101951003抗空晒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元件的非减压空晒保护设计可控散热通道本质区别。中国912050845实用新型电饭煲用自动磁性温控开关,介绍了一种利用热磁力换能元件工作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用带有与集热元件热管或者内玻璃管传热连接界面的助推热力驱动器件和、与助推热力驱动器件传动连接或者与助推热力驱动器件一体制造的传热直筒,组成一个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布置于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尾端的真空隔热层内。所述空晒保护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传热直筒伸出传热连接罩玻璃管尾端时的开启导热状态;传热直筒缩回不传热连接罩玻璃管尾端时的关闭绝热状态。所述空晒保护器的状态根据助推热力驱动器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传热直筒与内玻璃管底端处或者热管热端底端处采用一维移动副结构低热阻连接,或者传热直筒与一个热汇采用一维移动副结构低热阻连接,所述热汇与内玻璃管尾端或者热管热端底端处低热阻连接。传热直筒可沿集热元件轴心线方向作前后移动。传热直筒的外端部形状与罩玻璃管尾端内表面相吻合。所述助推热力驱动器件包括一个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和一个双金属片助推部件。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包括一块热敏永磁钢和一块软铁。热敏永磁钢通过一块热导与内玻璃管或者热管热端低热阻连接。软铁受约束可作沿集热元件轴心线方向的前后移动并通过传动钢丝与传热直筒传动连接。所述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含有与双金属片助推部件的连接界面;所述双金属片助推部件在热敏永磁钢从失磁状态向有磁状态转变的降温过程中,产生形变帮助推动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吸合。还可以采用一个散热贴片,所述散热贴片带有与罩玻璃管圆封端内表面的低热阻连接界面;散热贴片与传热直筒的传热状态根据热力驱动器件的状态改变而改变。还可以令散热贴片与热汇之间采用卡簧高热阻连接;或者罩玻璃管尾端内侧与热管热端或者内玻璃管尾端之间通过一个卡簧高热阻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采用在热管底端处散热来收集液态工质于热管热端底端处、阻断热管内部两相流换热的空晒保护设计,散热功率可以大大减小。举例:一支输出70瓦的集热元件,工质充装量3毫升。采用在热管热端表面均布可控传热通道散热来防止热管炸管的技术方案,可控传热通道的散热功率为40瓦,热管内部温度最高还有150°C以上,相应的水蒸汽压力仍可达4.8个大气压超出外径58毫米、壁厚1.8毫米内玻璃管的耐压能力。本发明对于同样输出70瓦的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只需10瓦散热功率,就可以在空晒发生时以0.25毫升/分钟的速率来吸收玻璃热管内部的水。空晒开始约6分钟后,其时虽然热管向阳表面的温度升高约30°C,但热管热端内部除底端处都已经干涸、蒸汽压已经小于1.5个大气压。节省30瓦的散热功率令成本有较大削减, 减少传热通道对真空隔热层的放气75%、并且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关键是能有效解决大直径热管的炸管问题。本发明采用一个小功率空晒保护器就可保证热管内部水蒸汽压力始终不超过2个大气压,并且完全不影响集热元件的正常工作。传热直筒传热面积大、刚性强、利用集热元件底端构建传热通道对集热元件的吸收资源占用少、并适合集热元件热管热端离罩玻璃管直段距离较远的金属热管、内玻翅板管和偏心热管的空晒保护。铜热管可用热物理性能极佳的水作工质,但在空晒时,热管会因为铜会发生蠕变而失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办法解决。本发明也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铜热管集热元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空晒应对措施。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一致性好、重复性好、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性能令人满
O采用双金属片助推部件,使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吸力大、一致性好和双金属片推力作用距离长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增加了产品设计自由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真空隔热层内设置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真空隔热层内设置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的上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在传热直筒7处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支倾斜安置的光管结构重力热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片传热直筒的展开图。图6是一支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管;2.罩玻璃管;3.内玻璃管;4.散热贴片;5.热汇;6.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7.传热直筒;8.热敏永磁钢;9.软铁;10.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1.热导;12.遮光板;13.档板;14.传动钢丝;15.弹簧;16.连接板;17.四爪卡簧;18.方孔;19.缺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2和图3给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1至3中,在一支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管罩玻璃管2尾端与内玻璃管3即热管I尾端之间的真空隔热层内,设置一个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空晒保护器用散热贴片4、热汇5、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6和传热直筒7组成。散热贴片4外表面的形状与罩玻璃管2尾端内表面的形状相吻合。散热贴片4厚度0.22毫米、宽度40毫米。散热贴片4用卡簧压贴于罩玻璃管2内壁。热汇5厚度0.22毫米、宽度40毫米。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6包括一块热敏永磁钢8、一块软铁9和一个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 ;热敏永磁钢8通过热导11与内玻璃管3低热阻连接;热敏永磁钢8上面含有遮光板12,防止太阳光直射在处于真空隔热层中的热敏永磁钢8使其误动作。软铁9受两侧档板13约束可沿集热元件轴心线方向作前后移动并通过传动钢丝14与传热直筒7传动连接,软铁9受弹簧15推力作用被推离永磁钢8或者具有被推离永磁钢8的趋势。软铁9外侧中间作为与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自由端的连接界面。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的固定端与档板13连接。传热直筒7厚度0.22毫米、宽度40毫米。传热直筒7与热汇5之间采用一维移动副结构低热阻连接,传热直筒7可以沿集热元件轴心线方向作伸出缩回前后移动。热汇5包裹低热阻连接热管I热端底端处并用卡簧压贴于内玻璃管3上。传热直筒7的外端部形状与散热贴片4内表面的相吻合。热导11厚度0.22毫米、宽度20毫米、卷成筒形。热导11和热汇5通过一片连接板16刚性高热阻连接。罩玻璃管2尾端内侧与内玻璃管3尾端之间通过四爪卡簧17高热阻连接实现罩玻璃管2与内玻璃管3之间的定位(四爪卡簧为简洁起见,未在图1、2中画出,但专门用图6说明)。散热贴片4、热汇5、传热直筒7的制作材料包括钢板、铝板和铜板。图1至3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嵌入安装有所述减压空晒保护器的集热元件正常倾斜布置且不处于空晒状态时,太阳光在内玻璃管吸收膜上转换为热能,热能通过内玻璃管传递给热管内部工质使之汽化。由于热管I冷端温度低于95°C,工质蒸汽在压差作用下流向冷端放热并凝结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返回热端并再度受热汽化……如此周而复始实现两相流换热循环。此时,通过热导11与内玻璃管3低热阻连接的热敏永磁钢8温度达不到失磁温度,热敏永磁钢8吸住软铁9将传热直筒7往左拉,使传热直筒不接触散热贴片,空晒保护器处于关闭绝热状态。集热元件正常集热。图1中盆状虚线表示传热直筒7缩回时的边缘位置。当集热元件处于空晒状态时,热敏永磁钢8温度升高磁力消失,弹簧14将软铁9和传热直筒7推向右面,使传热直筒7伸出传热连接散热贴片4,空晒保护器处于开启导热状态。内玻璃管3即热管I热端的热能通过空晒保护器源源不断散失到环境。热管I内部的蒸汽在压差作用下流向底端处凝结并集聚于底端处,钳制热管I内部压力始终处于低位,保证集热元件不会炸管实现集热元件的空晒保护。由于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的约束,软铁9向右移动的距离最多2毫米,这样可以保证以后热敏永磁钢8磁力恢复时能够将软铁9再度吸引回来。集热元件处于空晒状态时,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的温度高其形状不向左弯,保证软铁9受:拉右移。以后集热元件脱离空晒状态,热敏永磁钢8温度降低磁力恢复并吸引软铁9使传热直筒7缩回不传热连接散·热贴片4,空晒保护器处于关闭绝热状态,集热元件又可正常工作。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在热敏永磁钢8从失磁状态向有磁状态转变的降温过程中,产生形变其中间部分向左突起推动软铁9向左移动(如图2中虚线所示)。由于双金属片助推部件10的存在,克服了线膨胀系数比内玻璃管3大得多的金属制造的传热通道及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6等相关部件因为不同季节热胀冷缩使软铁9离热敏永磁钢8过远,热敏永磁钢8吸力不够空晒保护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使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6工作更为迅速可靠。图1至3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插入式热管集热元件,这时,内玻璃管3本身不是热管,而是与一支插入式热管配合连接或者低热阻连接。其空晒保护的工作原理相似,也是通过热敏永磁钢8在空晒时/非空晒时的温度升高/降低、磁力消失/恢复来改变减压空晒保护器的状态,达到使集热元件获得空晒保护的目的。图5给出传热直筒7的展开图。图5中,传热直筒7被展开。其方孔18为避开四爪卡簧而设。缺口 19为加工成与罩玻璃管尾端内侧面相吻合的形状而设。图6给出一支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中,用罩玻璃管2和内玻璃管3同心嵌套布置封接,制成一支全玻璃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内玻璃管3自封接处向前伸出并且内部抽真空灌装工质后封离制成一支热管1,热管I热端的长度为1.8米。内玻璃管3的外表面制作吸收膜。四爪卡簧17设置于罩玻璃管2尾端与内玻璃管3尾端之间。
权利要求
1.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由带有与集热元件热管或者内玻璃管传热连接界面的助推热力驱动器件和、与助推热力驱动器件传动连接或者与助推热力驱动器件一体制造的传热直筒组成,布置于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尾端的真空隔热层内;所述空晒保护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传热直筒伸出传热连接罩玻璃管尾端时的开启导热状态;传热直筒缩回不传热连接罩玻璃管尾端时的关闭绝热状态;所述空晒保护器的状态根据助推热力驱动器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特征是传热直筒与内玻璃管底端处或者热管热端底端处采用一维移动副结构低热阻连接,或者传热直筒与一个热汇采用一维移动副结构低热阻连接,所述热汇与内玻璃管尾端或者热管热端底端处低热阻连接;传热直筒可沿集热兀件轴心线方向作前后移动;传热直筒的外端部形状与罩玻璃管尾端内表面相吻合;所述助推热力驱动器件包括一个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和一个双金属片助推部件;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包括一块热敏永磁钢和一块软铁;热敏永磁钢通过一块热导与内玻璃管或者热管热端低热阻连接;软铁受约束可作沿集热元件轴心线方向的前后移动并通过传动钢丝与传热直筒传动连接;所述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含有与双金属片助推部件的连接界面;所述双金属片助推部件在热敏永磁钢从失磁状态向有磁状态转变的降温过程中,产生形变帮助推动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吸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其特征是含有一个散热贴片,所述散热贴片带有与罩玻璃管圆封端内表面的低热阻连接界面;散热贴片与传热直筒的传热状态根据热力驱动器件的状态改变而改变。
3.按照权利要求1 所述的嵌入式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其特征是散热贴片与热汇之间采用卡簧高热阻连接;或者罩玻璃管尾端内侧与热管热端或者内玻璃管尾端之间通过一个卡簧高热阻连接。
全文摘要
嵌入式助推直筒真空热管集热元件减压空晒保护器,由助推热力驱动器件和传热直筒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散热贴片带有与罩玻璃管圆封端内表面的低热阻连接界面;传热直筒可沿集热元件轴心线方向作前后移动;助推热力驱动器件包括一个双金属片助推部件、一块热敏永磁钢和一块软铁;软铁与传热直筒传动连接;所述双金属片助推部件在热敏永磁钢从失磁状态向有磁状态转变的降温过程中,产生形变帮助推动热敏永磁钢软铁驱动对吸合。克服了热膨胀和精度误差引起的软铁离热敏永磁钢8过远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使热敏永磁钢驱动器件工作更为迅速可靠。本发明用一个小功率空晒保护器就可保证热管内部水蒸汽压力不超过2个大气压、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F24J2/46GK103225921SQ20131014173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2日
发明者施国樑 申请人:海宁伊满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