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空调一体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852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新风空调一体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壳体以及容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内风机、室外风机、风门和风门控制器,风门设置于壳体的中部;压缩机、冷凝器和室外风机设置在下腔室中,该冷凝器由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冷凝板组成;室内风机和蒸发器设置在上腔室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由呈夹角设置的两块冷凝板组成的冷凝器,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换热的效率,降低了在空调制冷模式下运行的功耗,提高了能效比,使得新风空调一体机更加节能环保。另外,从整体结构的设计上将工作时振动较大的压缩机和室外风机设置在壳体的下腔室中,减少了整机的振动和噪音,有利于整机稳定可靠的运行。
【专利说明】新风空调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通信行业发展迅速,通信基站数量越来越多,根据多年来通信行业的数据统计,基站耗电量占通信运营电耗80%以上,空调能耗则占通信基站能耗的20%?60%,因此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首先要从空调着手。
[0003]新风空调一体机因为其能够在外界气温高时使用空调制冷模式降温,外界气温低时则使用新风制冷模式,直接引进室外低温空气冷源冷却机房设备,这一模式避免了压缩机运行,因而节能效果显著,使得新风空调一体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0004]但现有的新风空调一体机的结构往往不够合理,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空调制冷模式下的节能问题,通常在空调制冷模式下功耗较大,能效比低,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风制冷节能带来的好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旨在优化其结构设置,提高空调制冷模式和新风制冷模式的能效比,节能减排。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由底盘、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和两侧板组成的壳体,以及容置在该壳体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内风机、室外风机、可转动的风门和风门控制器,所述前面板的上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中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 ;所述后面板的中部开设有室外进风口,下部开设有室外出风口 ;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部并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压缩机和室外风机设置在所述下腔室中,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室外风机与风门之间,该冷凝器由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冷凝板组成;所述室内风机设置在所述上腔室中,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室内风机与风门之间。
[0007]优选地,两所述冷凝板相对于所述室外风机呈倒“V”字型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在所述上腔室内倾斜设置,其上端贴近所述后面板,下端贴近所述前面板。
[0009]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新风空调一体机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室外风机上的风机罩,该风机罩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室内风机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前面板的一竖直边与一侧板铰接;另一竖直边与另一侧板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室内、外进风口和室内、外出风口上均设有格栅板。
[0014]优选地,所述新风空调一体机还包括容置电控器件的电控盒,该电控盒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
[0015]优选地,所述风门包括门板和设置在该门板中部的转轴,所述风门控制器驱动并控制所述转轴转动。
[00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由呈夹角设置的两块冷凝板组成的冷凝器,即冷凝器呈人字形设置。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换热的效率,降低了新风空调一体机在空调制冷模式下运行的功耗,提高了能效比,使得新风空调一体机更加节能环保。另外,从整体结构的设计上将工作时振动较大的压缩机和室外风机设置在壳体的下腔室中,减少了整机的振动和噪音,有利于整机稳定可靠的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处于空调制冷模式时室内外空气流向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处于新风制冷模式时室内外空气流向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室外风机和风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前面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0027]参照图1至3,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处于空调制冷模式时室内外空气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处于新风制冷模式时室内外空气流向示意图。
[00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壳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20、冷凝器30、蒸发器40、室内风机51、室外风机52、风门60和风门控制器70。该壳体由底盘11、顶板12、前面板13、后面板14和两侧板组成。在该前面板13的上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17,在该前面板13的中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 16 ;在该后面板14的中部开设有室外进风口 18,在该后面板14的下部开设有室外出风口 19,该室内进风口 16与室外进风口 18的大小适配且相对设置并位于同一高度。该风门60设置于壳体的中部并位于室内进风口 16与室外进风口 18之间,通过转动风门60可控制室内进风口 16与室内出风口 17的导通或断开,以及控制室外进风口 18与室外出风口 19的导通或断开。风门60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两部分。压缩机20、冷凝器30和室外风机52设置在下腔室中,其中,冷凝器30由呈夹角设置的两块冷凝板组成,并设置在室外风机52与风门60之间;室内风机51和蒸发器40设置在上腔室中,其中,蒸发器40设置在室内风机51与风门60之间。
[0029]当室外侧的温度高于室内侧的温度时,新风空调一体机以空调制冷模式运行,如图2所示,通过转动使风门60的上沿与后面板14贴合、下沿与前面板13贴合,使得室内进风口 16与室内出风口 17导通,室外进风口 18与室外出风口 19导通。压缩机20开启,此时室内侧的空气在室内风机51的作用下沿图2中A方向由室内进风口 16进入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在与蒸发器40换热后由室内出风口 17送出;室外侧的空气在室外风机52的作用下沿图2中B方向由室外进风口 18进入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在与冷凝器30换热后由室外出风口 19送出;最终实现室内侧的空调制冷。
[0030]当室外侧的温度低于室内侧的温度时,新风空调一体机以新风制冷模式运行,如图3所示,通过转动使风门60的上沿与前面板13贴合、下沿与后面板14贴合,使得室外进风口 18与室内出风口 17导通,室内进风口 16与室外出风口 19导通。压缩机20关闭,此时室外侧的空气在室内风机51的作用下沿图3中C方向由室外进风口 18进入新风空调一体机中,然后由室内出风口 17送出;室内侧的空气在室外风机52的作用下沿图3中D方向由室内进风口 16进入新风空调一体机中,然后由室外出风口 19送出;最终实现室内侧的新风制冷。
[003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由呈夹角设置的两块冷凝板组成的冷凝器30,即两冷凝板相对于室外风机52呈倒“V”字型设置。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效地提高了换热的效率,降低了新风空调一体机在空调制冷模式下运行的功耗,提高了能效比,使得新风空调一体机更加节能环保。另外,从整体结构的设计上将工作时振动较大的压缩机20和室外风机52设置在壳体的下腔室中,减少了整机的振动和噪音,有利于整机稳定可靠的运行。
[0032]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冷凝器30的两冷凝板之间的夹角优选朝向室外风机52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冷凝器30的迎风面与气流呈角度设置,可优化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功耗,提升能效比。
[0033]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蒸发器40在上腔室内倾斜设置,优选为蒸发器40的上端贴近后面板14,蒸发器40的下端贴近前面板13。如此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蒸发器40的迎风面与气流呈角度设置,可优化换热效果,更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功耗,提升能效比。
[0034]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20与底盘11固定连接。一方面可减少整机的振动和噪音,有利于整机稳定可靠的运行;另一方面可降低整机的重心,使整机不易翻到,进一步提升了整机稳定性。
[0035]一并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室外风机和风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6]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新风空调一体机还包括风机罩80,该风机罩80罩设于室外风机52上,该风机罩80与底盘11固定连接,进而将室外风机52固定于底盘11上。如此一方面可进一步地可减少整机的振动和噪音,有利于整机稳定可靠的运行;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地降低整机的重心,使整机不易翻到,进一步提升了整机稳定性。
[0037]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室内风机51与顶板12固定连接,相对于传统的将室内风机51安装在侧板的方案,可使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降低了整机的高度。
[0038]一并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前面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9]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壳体的前面板13的一竖直边与壳体的一侧板铰接;前面板13的另一竖直边与壳体的另一侧板可拆卸连接。当新风空调一体机内部器件发生故障时,只需将前面板13打开进行检修,而不必将整机拆开,方便了维修的操作。
[0040]—并参照图6和7,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一体机中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1]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室内进风口 16、室内出风口 17、室外进风口 18和室外出风口19上均设有格栅板15。该格栅板15可有效地防止体积较大的物体随气流进入新风空调一体机的风道中,从而导致新风空调一体机内部的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
[0042]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新风空调一体机还包括电控盒90,该电控盒90用于容置新风空调一体机的电控器件,该电控盒90可设置在上腔室内,优选设置在蒸发器40与前面板13之间的空间内,并与前面板13固定连接。电控盒90所设置的位置既不影响风道内气流的流动,又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壳体内部的空间,进一步使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0043]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风门60包括门板和转轴,转轴设置在门板中部,且该转轴位于门板所在的平面内,该转轴与风门控制器连接,以使风门控制器驱动并控制转轴转动,进而实现驱动并控制风门60的转动。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包括由底盘、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和两侧板组成的壳体,以及容置在该壳体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内风机、室外风机、可转动的风门和风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上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中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 ;所述后面板的中部开设有室外进风口,下部开设有室外出风口 ;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部并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压缩机和室外风机设置在所述下腔室中,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室外风机与风门之间,该冷凝器由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冷凝板组成;所述室内风机设置在所述上腔室中,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室内风机与风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冷凝板相对于所述室外风机呈倒“V”字型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在所述上腔室内倾斜设置,其上端贴近所述后面板,下端贴近所述前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室外风机上的风机罩,该风机罩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机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的一竖直边与一侧板铰接;另一竖直边与另一侧板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外进风口和室内、外出风口上均设有格栅板。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电控器件的电控盒,该电控盒设置在所述上腔室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包括门板和设置在该门板中部的转轴,所述风门控制器驱动并控制所述转轴转动。
【文档编号】F24F13/10GK203518039SQ20132057200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杨军, 刘建伟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