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060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电热能存储设备由储热罐、设于储热罐上的超高温泵、电加热丝组成,储热罐内填充有无机介质液体,所述恒温热交换器由恒温罐、设于恒温罐上的温控泵和恒温罐内的受热盘管组成,受热盘管外接供热装置,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和恒温热交换器外设有保温砖,储热罐和恒温罐与保温砖之间填充有高效保温层,所述恒温罐与储热罐通过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超高温泵设于进液管路端口,温控泵设于回液管路端口。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能存储设备在电低谷时段通过电加热,将热能经无机介质液体介质存储,存储稳定,损耗少,而恒温热交换器的温控泵控制热交换温度稳定,适合于生产中使用。
【专利说明】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锅炉供热系统的燃料一般采用煤、气、油及电能源,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闭路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续返回管内再加热的直流式特种工业炉,这样操作方式的能耗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尤其采用煤时,热效率一般都在60%左右,40%左右的热能都被烟气带走,排放在空气中,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0003]而使用电能源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工业生产一般是白天,处于用电高峰区,用电高峰区电价较高这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增加高峰用电区用电压力,而夜间则处于用电低谷区,不仅电价低廉,且发电厂的电能平白浪费掉,因此一种能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存储的设备是顺应国家政策,前景光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储热稳定、热交换温度稳定可控的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由储热罐、设于储热罐上的超高温泵、电加热丝组成,储热罐内填充有无机介质液体,所述电加热丝安装在储热罐上方,竖直插入到储热罐内,所述恒温热交换器由恒温罐、设于恒温罐上的温控泵和恒温罐内的受热盘管组成,受热盘管外接供热装置,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和恒温热交换器外设有保温砖,储热罐和恒温罐与保温砖之间填充有高效保温层,所述恒温罐与储热罐通过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超高温泵设于进液管路端口,温控泵设于回液管路端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储热罐和恒温罐基座上均设有隔热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储热罐设有便于添加无机介质液体的加液口,加液口中间设有一根透气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受热盘管为螺旋结构。
[0009]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占-
^ \\\.[0010]1.本实用新型可在电低谷时段通过电加热,将热能经无机介质液体介质存储,无机介质液体常压下加热可达到550度以下稳定的高温,以用于用电高峰期的生产加工,不仅降低生产成,而且减轻了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压力。
[0011]2.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温泵和温控泵通过控制无机物介质液体的进出流速,可实现对热交换温度的控制,热交换稳定。
[0012]3.本实用新型电加热丝安装在储热罐上方,竖直插入到储热罐内,拆装方便,便于更换电热丝,储热罐和恒温罐基座上均设有隔热块,防止高温损坏保温层,安全可靠。
[0013]4.本实用新型外设有保温砖框体,储热罐和恒温罐与保温砖之间填充有高效保温层,双重保温,保温效果好,有效阻止热量流失,耗能少,储热时间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热能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恒温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实施例1
[0020]参考图1、图2、图3,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由储热罐11、设于储热罐上的超高温泵12、电加热丝13组成,储热罐11内填充有无机介质液体,所述电加热丝13安装在储热罐11上方,竖直插入到储热罐11内,拆装方便,便于更换电热丝,所述恒温热交换器由恒温罐21、设于恒温罐上的温控泵22和恒温罐内的受热盘管23组成,受热盘管23外接供热装置,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和恒温热交换器外设有保温砖3,储热罐11和恒温罐21与保温砖3之间填充有高效保温层4,双重保温,保温效果好,有效阻止热量流失,耗能少,储热时间长。所述恒温罐21与储热罐11通过进液管路5和回液管路6连通,所述超高温泵12设于进液管路5端口,温控泵22设于回液管路6端口。
[0021]本实用新型可在电低谷时段通过电加热,将热能经无机介质液体介质存储,无机介质液体常压下加热可达到550度以下稳定的高温,以用于用电高峰期的生产加工,不仅降低生产成,而且减轻了用电高峰期的用电压力。
[0022]所述储热罐11和恒温罐21基座上均设有隔热块7,防止高温损坏保温层,安全可
O
[0023]所述储热罐11设有便于添加无机介质液体的加液口 14,加液口中间设有一根透气管15,透气管15连通储热罐11与外界空气,使储热罐11内保持常压状态。
[0024]所述受热盘管23为螺旋结构,热交换均匀、快速。
[0025]实施例2
[0026]参考图1、图2、图3,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由储热罐11、设于储热罐上的超高温泵12、电加热丝13组成,储热罐11内填充有无机介质液体,所述电加热丝13安装在储热罐11上方,竖直插入到储热罐11内,拆装方便,便于更换电热丝,所述恒温热交换器由恒温罐21、设于恒温罐上的温控泵22和恒温罐内的受热盘管23组成,受热盘管23外接供热装置,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和恒温热交换器外设有保温砖3,储热罐11和恒温罐21与保温砖3之间填充有高效保温层4,双重保温,保温效果好,有效阻止热量流失,耗能少,储热时间长。所述恒温罐21与储热罐11通过进液管路5和回液管路6连通,所述超高温泵12设于进液管路5端口,温控泵22设于回液管路6端口。
[0027]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超高温泵12将已经储存足够热能的无机介质液体从储热罐11经进液管路5抽入恒温罐21内,无机介质液体与恒温罐内的受热盘管23进行热交换,受热盘管23可为导热油,导热油在受热盘管23内高速流动,当导热油达到生产所需温度时,温控泵22开始工作,将无机介质液体经回液管路6抽回储热罐11内,以实现对热交换温度的控制,热交换稳定。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由储热罐、设于储热罐上的超高温泵、电加热丝组成,储热罐内填充有无机介质液体,所述电加热丝安装在储热罐上方,竖直插入到储热罐内,所述恒温热交换器由恒温罐、设于恒温罐上的温控泵和恒温罐内的受热盘管组成,受热盘管外接供热装置,所述电热能存储设备和恒温热交换器外设有保温砖,储热罐和恒温罐与保温砖之间填充有高效保温层,所述恒温罐与储热罐通过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超高温泵设于进液管路端口,温控泵设于回液管路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和恒温罐基座上均设有隔热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设有便于添加无机介质液体的加液口,加液口中间设有一根透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热能存储设备及其恒温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盘管为螺旋结构。
【文档编号】F24H7/02GK203518239SQ20132066800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杨恒灼 申请人:杨恒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