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光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787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光波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光波炉,包括光波炉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腔体、封闭腔体顶部的上盖板;主体内设置有光波管和光波罩;所述光波罩覆盖光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与光波罩之间设置有风扇叶;所述风扇叶连接电机实现转动。本实用新型光波管电通后产生热能A,直射在整个腔体内,而电机在光波管通电时同步通电,电机带动风扇叶旋转产生移动的空气,移动的空气穿过上盖板的风道孔,在腔体中形成规则的风道B,使腔体温度均匀。同时风直接吹到食物表面,把食物受热分泌出来在表面的油脂吹掉。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加热均匀、效果可靠、减少食物油脂、成本低、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改良的光波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光波炉,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均匀、效果可靠的光波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光波炉中,光波管在腔体中都是直型、局部的,加热食物时,食物只有靠近光波管位置的部分受热,导致食物熟的成度不均匀,靠近光波管部分比较熟,影响烹调效果。中国专利文献号CN2911492Y于2007年06月13日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光波炉,包括炉身(I)和设有加热装置的炉盖(2),该加热装置包括光波电热管(30)、热力循环电机(31)、循环叶轮(32)、温控器(33)和定时器(34),其特征是:温控器(33)和定时器(34)设置在热力循环电机(31)的上方。该结构中循环叶轮设置于光波电热管中间,光波电热管环形布局,因此热量主要向周围扩散,忽略了中间位置;此外,中间循环叶轮转动时,由于中间,没有发热源,因此旋转产生的风热量不高,相反,有降温效果,很难达到烹调目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热均匀、效果可靠、减少食物油月旨、成本低、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改良的光波炉。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改良的光波炉,包括光波炉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腔体、封闭腔体顶部的上盖板;主体内设置有光波管和光波罩;所述光波罩覆盖光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与光波罩之间设置有风扇叶;所述风扇叶连接电机实现转动。
[0005]为方便电机与风扇叶的装配,所述光波罩至少呈圆形,且中心设置有轴孔,电机转轴穿过轴孔固定插设于风扇叶上的固定轴孔,其中,电机转轴截面为除圆形和椭圆以外的任何形状,固定轴孔对应设置配合的形状。电机至少固定装配于光波罩上,且通电连接控制元件。
[0006]所述光波管由单条管子涡轮盘旋而成,且整体至少为圆形;所述管子的首尾管口并列朝同一方向,管口端设置有绝缘磁套。所述光波罩一侧设置两固定孔;所述光波管两管口对应穿过固定孔装配,绝缘磁套外露,管芯从绝缘磁套中心伸出,通电连接控制元件。
[0007]所述光波管设置于上盖板上方,为方便光波管产生的热量可直接进入腔体内,所述上盖板对应光波管的垂直位置上设置有连通腔体内的风道孔,该风道孔由若干个孔形成,风道孔形状与光波管配合。对于光波管的固定有比较方便装配的方法,在所述上盖板上对应光波管的形状,设置有若干固定骨;所述固定骨至少与上盖板冲压成型;所述固定骨上设置有半封闭U型掏空,光波管从开口处放入固定骨内即可,固定骨内下部有半圆掏空,与管子相配合;上方半封闭,但一般情况下,对光波管起限位作用。
[0008]所述光波管与电机受控制元件控制同时工作,而且所述风扇叶转动产生的风向向腔体内,以带动腔体内的热量均匀流动。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带动风扇叶,使腔体热量均匀流动。具体为,光波管电通后产生热能A,直射在整个腔体内,而电机在光波管通电时同步通电,电机带动风扇叶旋转产生移动的空气,移动的空气穿过上盖板的风道孔,在腔体中形成规则的风道B,使腔体温度均匀。同时风直接吹到食物表面,把食物受热分泌出来在表面的油脂吹掉。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加热均匀、效果可靠、减少食物油脂、成本低、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参见图1-3,本改良的光波炉,包括光波炉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腔体1、封闭腔体顶部的上盖板2 ;主体内设置有光波管3和光波罩5 ;所述光波罩5覆盖光波管3 ;所述光波管3与光波罩5之间设置有风扇叶4 ;所述风扇叶4连接电机7实现转动。
[0015]具体地讲,为方便电机6与风扇叶4的装配,所述光波罩5呈圆形,且中心设置有轴孔5.1,电机6转轴穿过轴孔固定插设于风扇叶4上的固定轴孔;其中,电机6转轴截面为有一平面的圆形,固定轴孔对应设置配合的形状。此外,轴孔5.1两侧设置有螺钉孔,螺钉穿过螺钉孔连接电机6,从而实现电机6与光波罩5的固定装配,电机6通电连接主体内的控制元件。
[0016]所述光波管3由单条管子涡轮盘旋而成,且整体形状呈圆形,圆形光波管3发热面积大,腔体I受热面积大;同时,光波管3的总长度加长了,降低了光波内部的发热体精度要求,其原理是同等的功率,发热体越长故障率越低行业标准;管子经过盘旋最后首尾管口并列朝同一方向,管口端设置有绝缘磁套3.1。所述光波罩5—侧设置两固定孔5.2 ;所述光波管3两管口对应穿过固定孔5.2装配,绝缘磁套3.1外露于光波罩5,管芯从绝缘磁套3.1中心伸出,通电连接控制元件。
[0017]所述光波管3设置于上盖板2上方,为方便光波管3产生的热量可竖直进入腔体I内,所述上盖板2对应光波管3的垂直位置上设置有连通腔体I内的风道孔2.2,该风道孔2.2由若干个孔形成,风道孔2.2形状与光波管3配合。对于光波管3的固定有比较方便装配的方法,在所述上盖板2上对应光波管3的形状,设置有两固定骨2.1,所述固定骨2.1与上盖板2冲压成型,以风道孔2.2中心为圆心,两固定骨2.1形成一定角度,在加上固定骨2.1上设置有半封闭U型掏空。装配时,只要倾斜把光波管3从开口处放入固定骨2.1内即可,固定骨2.1内下部有半圆掏空,与管子相配合;上方半封闭,但一般情况下,对光波管3可起限位作用。最后,光波罩5与上盖板2通过点焊接连接。
[0018]所述光波管与电机受控制元件控制同时工作,而且所述风扇叶转动产生的风向向腔体内,以带动腔体内的热量均匀流动。
[0019]参见图3,光波管3工作时向腔体I内产生竖直向下热量A,而电机6在光波管3通电时同步通电,电机6带动风扇叶4旋转产生移动的空气穿过上盖板2的风道孔2.2进入腔体I内,热量A被风道带动,在腔体I中形成两道规侧的风道B,使腔体I内温度均匀;此外,风的温度高把热量传给食物表面,使食物表面均匀受热,导致食物外脆内嫩滑。
[0020]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良的光波炉,包括光波炉主体、设置于主体内的腔体(I)、封闭腔体(I)顶部的上盖板(2);主体内设置有光波管(3)和光波罩(5);所述光波罩(5)覆盖光波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3)与光波罩(5)之间设置有风扇叶(4);所述风扇叶(4)连接电机(6)实现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罩(5)至少呈圆形,且中心设置有轴孔(5.1);所述电机(6)转轴穿过轴孔(5.1)固定插设于风扇叶(4)上的固定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至少固定装配于光波罩(5)上,且通电连接控制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3)由单条管子涡轮盘旋而成,且整体至少为圆形;所述管子的首尾管口并列朝同一方向,管口端设置有绝缘磁套(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罩(5)—侧设置两固定孔(5.2);所述光波管(3)两管口对应穿过固定孔(5.2),绝缘磁套(3.1)外露,管芯通电连接控制兀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3)设置于上盖板(2)上方;所述上盖板(2)对应光波管(3)的垂直位置上设置有风道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上对应光波管(3)的形状,设置有若干固定骨(2.1);所述固定骨(2.1)至少与上盖板(2)冲压成型;所述固定骨(2.1)上设置有半封闭U型掏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管(3)与电机(6)受控制元件控制同时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改良的光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4)转动产生的风向向腔体⑴内。
【文档编号】F24C7/04GK204153832SQ20142056513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李丰, 陈小强 申请人:广东格兰仕微波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