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0895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一般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以在空调运行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净化。现在空调运行时一般只考虑空调的运行状态,气流经过净化模块时自动净化。然而,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会产生变化,特别是在密封环境下,通风不畅,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在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若仍然按照空调之前的运行状态运行,不能快速地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污染物滞留室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而,如何提供一种智能搞笑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同时又不会对空调的运行状态造成太大的影响,保证空调的舒适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空调空气净化速度不能随空气质量变化,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快速处理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空气净化模块,所述方法为:

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

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打开;

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关闭。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一设定值时,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越大,所述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打开速度越快;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控制所述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关闭。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控制所述过滤网打开或关闭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出风温度恒定。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开度变大,其中,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首先判断当前运行模式下导风板的位置是否是用户设定,若非用户设定,直接将导风板的开度调节到最大位置;若为用户设定,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加或减小的速率调节所述导风板的开度。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调风机的转速增大。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大或减小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出风温度恒定。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三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开度变大,控制所述空调风机的转速增大;所述第三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三设定值时,首先判断当前运行模式下导风板的位置是否是用户设定,若非用户设定,直接将导风板的开度调节到最大位置;若为用户设定,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加或减小的速率调节所述导风板的开度;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大或减小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如上所述的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出风温度恒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运行时,根据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控制进风口处的过滤网的状态,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打开,以增大进风量,进而提高了空气净化量,能够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进风口处的过滤网关闭。因而,本发明可根据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通过调节过滤网开闭的方式调节进风量,从而调节空气净化速度,能够快速净化空气,并且不影响空调的正常运行状态。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壳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换热器和风机。过滤网可打开或关闭,过滤网打开时,室内空气不经过过滤网直接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过滤网关闭时,室内空气在进风口处经过过滤网后进入壳体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针对上述空调提出了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

S2、判断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

S3、控制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打开。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越大,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打开速度越快。本实施例将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分档,每个档位对应一个过滤网的打开速度。

S4、控制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关闭。

优选的,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控制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关闭。

由于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改变,控制过滤网打开或关闭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出风温度恒定。考虑到制冷制热用户体验,制冷模式下,打开过滤网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降低,频率最大减少不能低于空调最小运行频率;关闭过滤网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恢复。制热模式下,打开过滤网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增加,频率增加不能超过空调制热最大运行频率;关闭过滤网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恢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步骤S3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31、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

S32、判断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是否大于第二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S33,否则进入步骤S34。

S33、控制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开度变大。

S34、控制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复位。

其中,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

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首先判断当前运行模式下导风板的位置是否是用户设定,若非用户设定,直接将导风板的开度调节到最大位置;若为用户设定,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加或减小的速率调节导风板的开度。空气污染物增加的速率大,导风板的开度大,空气污染物增加的速率小,导风板的开度小;空气污染物减小的速率大,导风板的开度小,空气污染物减小的速率小,导风板的开度大。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步骤S3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31、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

S32、判断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是否大于第二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S33,否则进入步骤S34。

S33、控制空调风机的转速增大。

S34、控制空调风机的转速复位。

其中,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

优选的,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大或减小调节风机的转速。污染物增大时,调节风机的转速增大;污染物减小时,调节风机的转速减小。

进一步的,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出风温度恒定。

考虑到制冷制热用户体验,制冷模式下,风机转速提高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降低,频率最大减少不能低于空调最小运行频率;风机转速降低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升高。制热模式下,风机转速提高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增加,频率增加不能超过空调制热最大运行频率;风机转速降低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降低。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步骤S3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S31、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

S32、判断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是否大于第三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S33,否则进入步骤S34。

S33、控制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开度变大,控制空调风机的转速增大。

S34、控制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开度复位和/或控制空调风机的转速复位。

其中,第三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并且第三设定值大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第二设定值。

当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大于第三设定值时,首先判断当前运行模式下导风板的位置是否是用户设定,若非用户设定,直接将导风板的开度调节到最大位置;若为用户设定,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加或减小的速率调节导风板的开度。空气污染物增加的速率大,导风板的开度大,空气污染物增加的速率小,导风板的开度小;空气污染物减小的速率大,导风板的开度小,空气污染物减小的速率小,导风板的开度大。

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大或减小的速率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优选的,按照空气污染物增大或减小调节风机的转速。污染物增大时,调节风机的转速增大;污染物减小时,调节风机的转速减小。

进一步的,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时,调节空调压缩机的频率,保证出风温度恒定。

考虑到制冷制热用户体验,制冷模式下,风机转速提高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降低,频率最大减少不能低于空调最小运行频率;风机转速降低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升高。制热模式下,风机转速提高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增加,频率增加不能超过空调制热最大运行频率;风机转速降低的情况下,压缩机频率降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