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393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暖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的暖风机,特别是一种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改良的暖风机。



背景技术:

天气寒冷时,往往都是借助取暖设备来升高室温,取暖设备可以在安装客厅、卧式、卫生间等等,例如空调、暖风机、浴霸等。空调由于设备结构的限制不能随地安装,而浴霸则几乎都是安装在浴室顶部,发出的热量是从上往下传递的,人们洗澡时往往会觉得上下身温度不一致,且距离较远时取暖效果不够理想。

暖风机可以根据实际所需位置进行安装,占用空间小,通过产生热气流来升温,取暖效果好。且暖风机除了提供热量之外,还可以对衣物进行烘干,采用暖风机对衣物进行烘干时,不会对衣物造成损伤,操作方便且安全性高。

但由于取暖设备散发的温度较高,一旦人体过于靠近,就容易对人体造成烫伤等伤害,在工作时需要确保安全性,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使用者受到伤害。而现有的取暖设备虽然种类繁多,款式多样,但基本都无法达到自动进行温度调节的功能,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暖风机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自动调节的改良的暖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自动调节的改良的暖风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的暖风机,包括:

本体,竖直安装在墙壁上;

暖风机构,设置在本体底部,所述暖风机构包括相互联通的进风道、出风道,在进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将之输送至出风道的风机,在出风道内安装有加热器以及感温器;

控制器,设置在本体内,所述控制器用于驱动加热器工作,所述感温器与控制器相连并能调节加热器的工作功率。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所述进风道与出风道连为一体,进风道与出风道合围形成通道,且通道内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所述感温器位于加热器上方且感温器靠近进风道设置,所述感温器与通道内壁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在出风道内还安装有限温器,所述限温器与控制器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所述进风道、出风道均位于本体面朝墙壁一侧,出风道的出口背离墙壁呈斜向下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在出风道的出口处安装有出风架,在出风架上固设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一列出风板,每个出风板均背离墙壁弯折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在本体背离墙壁一侧安装有加热板。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暖风机中,在本体上方安装有与墙壁固连且用于挂晾衣物的衣架,所述衣物靠近加热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暖风机竖直安装在墙壁上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暖风机可以进行取暖,也可以进行衣物的烘干;

2、人体、衣物靠近出风道出口时,感温器感应通道内壁的温度改变,降低加热器的功率,避免因高温而灼伤人体、损坏衣物;

3、出风板的弯折设计使热空气朝向人体、衣物输送,取暖、烘干效果好;

4、加热板实现热辐射加热,升温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0、本体;21、进风道;22、出风道;23、内壁;30、风机;40、加热器;50、感温器;60、出风架;61、出风板;70、加热板;80、衣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改良的暖风机包括:

本体10,竖直安装在墙壁上;

暖风机构,设置在本体10底部,暖风机构包括相互联通的进风道21、出风道22,在进风道21内设置有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将之输送至出风道22的风机30,在出风道22内安装有加热器40以及感温器50;

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本体10内,控制器用于驱动加热器40工作,感温器50与控制器相连并能调节加热器40的工作功率。

取暖设备在工作时散发的温度较高,一旦人体过于靠近,就容易对人体造成烫伤等伤害,在工作时需要确保安全性,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使用者受到伤害。而现有的取暖设备虽然种类繁多,款式多样,但基本都无法达到自动进行温度调节的功能,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改良的暖风机,既能够进行取暖工作,同时也可以进行衣物烘干,通过设置感温器50,对暖风机进行温度感应,一旦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感温器50就能通过控制器降低加热器40的工作功率,进而降低温度;当暖风机恢复正常后,感温器50仍然反馈到控制器调节加热器40使之增大工作功率。

工作时,电机(图中未示出)控制风机30启动,将外界空气吸入进风道21,并将之输送至出风道22内,同时控制器驱动加热器40工作,外界空气经出风道22内的加热器40加热之后向外输出,进行取暖工作或衣物烘干。

当人体或衣物靠近暖风机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指的是,人体或衣物靠近暖风机后使得暖风机所产生的热空气无法顺利输出,导致暖风机内部温度升高,此时感温器50感应温度之后反馈到控制器,进而通过控制器降低加热器40的工作功率;当人体或衣物远离暖风机后,暖风机所产生的热空气正常输出,暖风机内部温度随之恢复正常,感温器50感应温度之后再次反馈到控制器,加热器40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功率。

如图2所示,优选地,进风道21与出风道22连为一体,进风道21与出风道22合围形成通道,且通道内壁2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感温器50位于加热器40上方且感温器50靠近进风道21设置,感温器50与通道内壁23相连。

进风道21与出风道22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通道,且通道内壁2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这样一来,暖风机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的金属内胆。

当暖风机所产生的热空气无法顺利输出时,热空气堵在通道内,使得金属内胆的温度迅速上升,此时,与通道内壁23相连的感温器50能够第一时间感应到温度的变化,进而调节加热器40的工作功率。

由于金属内胆的温度由下而上传递,因此将感温器50设置在加热器40上方,靠近进风道21,处在进风道21与出风道22的联通处,便于感温器50感应温度。

进一步地,在出风道22内还安装有限温器(图中未示出),限温器与控制器相连。限温器同样与通道内壁23相连,用于感应金属内胆内的温度。

当暖风机出现故障,风机30被堵塞、损坏或者感温器50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金属内胆内的温度达到一个过高的值,此时限温器作用,直接切断控制器的电源,控制器停止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优选地,进风道21、出风道22均位于本体10面朝墙壁一侧,出风道22的出口背离墙壁呈斜向下设置。

进风道21位于本体10面朝墙壁一侧,在外界空气从本体10背部(面朝墙壁一侧)进入进风道21,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且进风通畅;而出风道22的出口背离墙壁呈斜向下设置,则便于热空气吹向人体、衣物。暖风机的进出风过程顺利通畅,工作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地,在出风道22的出口处安装有出风架60,在出风架60上固设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一列出风板61,每个出风板61均背离墙壁弯折设置。

出风架60的设置便于出风板61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出风板61的数量设置为一列,各出风板61均匀分布,将出风道22的出口处分割成多个流道。此处,出风板61在垂直墙壁的方向上发生弯折,且弯折的方向是朝向人体或衣物的,这样一来,从出风道22输出的热空气就会朝着人体或衣物输送,更好地实现取暖、烘干的功能。

除此之外,出风板61的弯折设置能够将随着热空气一起输出的残留的水珠阻隔在出风道22的出口处,当热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弯折的出风板61时,会沿着出风板61落下,落到地面,而热空气则会沿着各出风板61所形成的弯折的流道吹向人体或衣物。其中,出风板61的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适宜的个数。

本实施例中,出风道22(通道)的出口处背离墙壁弯折延伸,由于出风板61背离墙壁弯折设置,为了使热空气输出时能够平缓地过渡到出风板61,将通道出口处的内壁23背离墙壁弯折设置,提前做好引导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地,在本体10背离墙壁一侧安装有加热板70。本实施例中,优选加热板70为玻璃加热板70,通过玻璃表面的热辐射来加热空气,热辐射面积大,空气升温快。

加热板70安装在本体10背离墙壁一侧,即加热板70面朝人体或衣物设置,在竖直方向上可以直接将周边的空气加热,取暖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地,在本体10上方安装有与墙壁固连且用于挂晾衣物的衣架80,衣物靠近加热板70设置。

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在墙壁上安装衣架80的形式实现暖风机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功能。其中,衣物靠近加热板70设置使得在烘干衣物时,衣物周围从上至下各个层面上的空气可以都是热空气,进一步增强了烘干效果。

图3所示只是本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方案,实际工作时,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此处,优选衣架80为伸缩式衣架,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在不影响衣架80功能的情况下,可采取其他形式的衣架80,例如折叠式衣架,在不进行衣物烘干时,折叠式衣架可向上或向下折叠,减少空间占用。

本改良的暖风机结构设计合理,可以进行取暖,也可以进行衣物的烘干;感温器50的设置能够感应通道内壁23的温度改变,调节加热器40的功率,避免因高温而灼伤人体、损坏衣物,使用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