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536阅读:1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是一种不需要室外机的室内空调。



背景技术:

现阶段所使用的空调都是分体式结构,由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普遍兴起,家用分体空调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越发突出了。问题在于室外机悬挂在墙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安装时间长了其固定件生锈或者老化空调室外机随时有坠落的可能;同时空调在安装和维修都很不方便,尤其是楼层高的场所高空作业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家用空调取消室外机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空调必须要有室外机因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只有室内机不用室外机的空调。所谓空调室外机的作用就是在制冷工作中将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排向大气空间,使之降低冷凝器管道中冷媒的温度。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就是将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压缩机及其相关部件组合在室内机中,冷凝器的散热热气通过排气管排向室外,省略了室外机的整体结构,达到不用室外机仅靠室内机实现空调制冷的目的,形成新的空调制冷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包括壳体,前进风口,控制面板,冷气出风口,电器控制器,侧进风口,膨胀阀,冷凝器,毛细管道,离心风机,蒸发器,制冷剂管道,高压管接头,低压管接头,筋板,风扇电机,接水槽,排气管口,进风喇叭口,压缩机。所述壳体形成立方形的立式空调主体,形状与现有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无异。

所述的筋板为 反“Z”字变形的形状,筋板的上端固定在壳体的后上方,筋板的下端设置在壳体前方面板距离底部200-500mm的位置,筋板将壳体内空间分割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室内冷空气循环部分,后部分为冷凝器散热排放部分;筋板中部设置离心双风扇,离心双风扇包括风扇电机、前离心风扇和后离心风扇,前离心风扇和后离心风扇与风扇电机同轴设置,在风扇电机的驱动下前离心风扇和后离心风扇同轴旋转。前离心风扇和后离心风扇叶轮方向均为后向型叶片,在风扇电机的驱动下向上排风。所述前离心风扇和后离心风扇的叶片型线可以是后向型叶片也可以采用直叶片方式,具体采用后向型叶片或者直叶片要根据室内空调噪声以及风量要求确定。

所述冷凝器、压缩机和电路控制器设置在筋板下方壳体的底部,压缩机和电器控制器位于冷凝器的前方;所述压缩机设置高压管接头和低压管接头,冷凝器一侧设置膨胀阀并且冷凝器一端接驳膨胀阀的一端,膨胀阀的另一端连接毛细管道,冷凝器的另一端接驳压缩机的高压管接头。

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壳体上部筋板前方,蒸发器下边沿对应设置接水槽,接水槽与水平成3-10度倾斜角度设置在壳体上,蒸发器冷凝水全部落入并顺着接水槽通过接水槽低端接水管向外排放。

所述壳体正面上方设置出风口,壳体正面下部筋板前端设置室内前进风口,壳体底部筋板下方冷凝器前部左右两侧面设置室内进风口,壳体后上部设置排气管口,热气通过排气管口接驳的软管排向室外。

所述壳体及面板上方设置出风口,中部设置操作面板,下部设置进风口。

所述冷凝器一端接驳压缩机高压管接头,冷凝器另一端接驳膨胀阀。蒸发器一端通过制冷剂管道接驳压缩机低压管接头,蒸发器另一端通过制冷剂毛细管道接驳膨胀阀。

所述筋板将壳体分成前后两个独立的空间,前置进风口、前离心风扇、蒸发器和冷气出风口形成独立的冷循环空间;侧进风口、冷凝器、后离心风扇和排气管口形成热排气空间。

操作显示面板,电路控制器驱动风扇电机带动前离心风扇高速转动,室内空气通过前置进风口、前离心风扇、穿过蒸发器带出冷气从出风口排向室内,实现室内制冷;所述风扇电机同步带动后离心风扇高速转动,室内空气通过侧进风口、穿过冷凝器带出热气经过后离心风扇、后上方的排气管口排放,排气管口接驳软管将空调散热气体排向室外,完全满足了空调制冷工况需求,不用室外机就可以实现室内机制冷。

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高压管口进入冷凝器散热,后离心风扇将热量抽排往排气管口向室外排放;经冷凝器散热后成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道进入蒸发器,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制冷剂产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聚然变冷,室内空气经过前离心风机抽排穿过蒸发器将冷气吹出冷气出风口产生冷风,然后气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的另一端经过制冷剂管道、压缩机低压管口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实现室内的空调制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空调的全部功能都集中在室内机中,不用室外机就可以实现空调制冷,从而避免了室外机安装维修以及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显示出家用空调技术一大创新。同时,本技术不存在室内外机安装管道连接问题,只需将排气管道接到室外,可以通过建筑风洞实现热气排放,使用和维护及其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A-A向视图;

图3为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正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气体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前进风口,3、控制面板,4、冷气出风口,5、电器控制器,6、侧进风口,7、膨胀阀,8、冷凝器,9、毛细管道,10、前离心风扇,11、蒸发器,12、制冷剂管道,13、高压管接头,14、低压管接头,15、筋板,16、风扇电机,17、接水槽,18、排气管口19、后离心风扇,20、前进风喇叭口,21、后进风喇叭口,22、压缩机。

具体实施例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不用室外机的空调,包括壳体1,前进风口2,控制面板3,冷气出风口4,电器控制器5,侧进风口6,膨胀阀7,冷凝器8,毛细管道9,前离心风扇10,蒸发器11,制冷剂管道12,高压管接头13,低压管接头14,筋板15,风扇电机16,接水槽17,排气管口18,后离心风扇19,前进风喇叭口20,后进风喇叭口21,压缩机22。

所述壳体1形状类似现有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所述的筋板15为反“Z”字变形形状,筋板15将壳体1内空间分割为前后两部分;筋板15的上端固定在壳体1的后上方,筋板15的下端设置在壳体1前方面板距离底部300mm的位置;筋板15中部设置离心双风扇,离心双风扇包括风扇电机16、前离心风扇10和后离心风扇19,前离心风扇10和后离心风扇19与风扇电机16同轴设置,在风扇电机16的驱动下前离心风扇10和后离心风扇19同轴旋转。前离心风扇10和后离心风扇19的叶片型线均为后向型叶片,都是在风扇电机16的驱动下向上排风。

所述前离心风扇10前方设置前进风喇叭口20,前进风喇叭口20上端定位在接水槽17底部,前进风喇叭口20的下端与筋板15衔接,前进风喇叭口20的通孔直径小于前离心风扇10直径并与风扇电机16同轴线;所述后离心风扇19前端设置后进风喇叭口21,后进风喇叭口21上端定位在壳体1后板上,其下端设置在筋板15下方,后进风喇叭口21通孔直径小于后离心风扇19直径并与风扇电机16同轴线。

所述冷凝器8、压缩机22和电路控制器5设置在筋板15下方壳体1的底部,所述压缩机22设置高压管接头13和低压管接头14,冷凝器8一侧设置膨胀阀7。

所述蒸发器11设置在壳体1上部筋板15前方,蒸发器11下边沿对应设置接水槽17,接水槽17与水平成3度沿蒸发器横向倾斜设置在壳体1上,蒸发器11冷凝水全部落入并顺着接水槽17通过接水槽17低端的接水管向外排放。

所述壳体1正面上方设置冷气出风口4,壳体1正面下方筋板15前端设置前进风口2,壳体1底部筋板15下方冷凝器8前方左右两侧面设置侧进风口6,壳体1后上部设置排气管口18,热气通过排气管口18接驳的软管排向室外。

所述壳体1及面板上方设置冷气出风口4,中部设置操作面板3,下部设置前进风口2。

所述冷凝器8一端接驳压缩机22高压管接头13,冷凝器8另一端接驳膨胀阀7。蒸发器11一端通过制冷剂管道12接驳压缩机22低压管接头14,蒸发器11另一端通过制冷剂毛细管道9接驳膨胀阀7。

所述筋板15将壳体1分成前后两个独立的空间,前进风口2、前离心风扇10、蒸发器11和冷气出风口4形成独立的冷循环空间;侧进风口6、冷凝器8、后离心风扇19和排气管口18形成热排气空间。

操作显示面板3,电路控制器5驱动风扇电机16带动前离心风扇10高速转动,室内空气通过前进风口2、前离心风扇10、穿过蒸发器11带出冷气从冷气出风口4排向室内,实现室内制冷;所述风扇电机16同步带动后离心风扇19高速转动,室内空气通过侧进风口6、穿过冷凝器8带出热气经过后离心风扇19、后上方的排气管口18排放,排气管口18接驳软管将空调散热气体排向室外,完全满足了空调制冷工况需求,不用室外机就可以实现室内机制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