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886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一般根据室内温度来控制,即,根据室内环境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来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运行,例如,在制冷时,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提高压缩机频率;在制热时,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提高压缩机频率。这种方式下,仅仅根据室内温度调节空调器的运行,使得空调器舒适度差,空调器控制准确度差。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目前仅仅根据室内温度调节空调器的运行,使得空调器舒适度差,空调器控制准确度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包括:检测室内风机风速值及对应的摆风状态;根据所述风速值以及摆风状态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优选地,所述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之后,还包括:检测空调器室内风机的风速是否发生变化;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获取室内风机的风速的变化量;判断所述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在所述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变化后的风速变化量对应的修正值作为新的随身感值;按照所述新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在所述所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保持以空调器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优选地,所述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之前,还包括: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活动量及用户附近温度;根据所述活动量确定随身感的计算方式;按照所确定的方式计算用户的随身感。优选地,所述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包括: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及预设的随身感区间确定所述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所处的随身感区间及对应的用户随身感状态;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所述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包括:在随身感状态为热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提高风速以及提高压缩机频率;在随身感状态为冷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降低风速以及降低压缩机频率。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修正模块,用于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风机风速值及对应的摆风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风速值以及摆风状态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优选地,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空调器室内风机的风速是否发生变化;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获取室内风机的风速的变化量;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变化后的风速变化量对应的修正值作为新的随身感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新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所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保持以空调器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优选地,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计算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活动量及用户附近温度;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活动量确定随身感的计算方式;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按照所确定的方式计算用户的随身感。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及预设的随身感区间确定所述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所处的随身感区间及对应的用户随身感状态;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随身感状态为热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提高风速以及提高压缩机频率;控制模块还用于在随身感状态为冷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降低风速以及降低压缩机频率。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步骤,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确定步骤,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修正步骤,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以及控制步骤,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风机;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本发明通过室内风机的风速信息修正用户的随身感,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控制空调器的运行,通过将空调器室内风机考虑进去,且通过计算得到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提供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控制空调器运行的方式,将温度和室内风机对用户的影响考虑进去,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且提高了空调器控制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修正随身感的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7为图6中确定模块一实施例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开启后,根据默认参数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按照用户需求进入相应的模式运行,例如,进入制冷模式运行。在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过程中,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所述风速信息包括风速值,以风档为例,包括:100%(最高档级,全速运转)、80%、60%、40%、20%、1%等,还可包括风机的摆风状态,例如,风对人吹、摇摆、风避人吹等。步骤S20,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所述随身感为用户对冷、热的感知状态,例如,偏冷、偏热等,随身感以具体的计算值体现,例如,参考表1,为随身感AMV的值、随身感区间以及随身感感受(感知状态)。随身感随身感区间对应人体随身感受-3≤AMV<-2区间8冷-2<AMV≤-1区间7有点冷-1<AMV≤0.5区间6凉-0.5≤AMV<0区间5舒适(有点凉)0≤AMV≤0.5区间4舒适(有点暖)0.5<AMV≤1区间3暖1<AMV≤2区间2有点热2<AMV≤3区间1热表1在得到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后,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例如,当前风速信息的风速值为100%,对应随身感的修正值为-0.1;当前风速信息的风速值为80%,对应随身感的修正值为-0.2等,不同的风速信息对应设置有随身感的修正值,修正值可相同也可不同。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得到风速信息对随身感的修正值,参考图2,所述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包括:步骤S11,检测室内风机风速值及对应的摆风状态;步骤S12,根据所述风速值以及摆风状态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风速信息包括风速值以及摆风状态,即,不单风速对随身感有影响,摆风状态也同样对随身感有影响,例如,在对准人吹和避开人吹时,用户的随身感是不同的。具体的,参考表2,体现了风速信息中的风速值(风档)和摆风状态对随身感的影响。风档(%)风对人吹摆风避风1-20-0.2-0.1021-40-0.4-0.2041-60-0.6-0.4061-80-0.8-0.6-0.181-100-1-0.8-0.1表2步骤S30,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例如,当前计算得到的随身感AMV,修正值为-0.1,则修正后的随身感为AMV-0.1。具体的,参考图3,修正随身感的方式包括:步骤S31,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活动量及用户附近温度;步骤S32,根据所述活动量确定随身感的计算方式;步骤S33,按照所确定的方式计算用户的随身感。所述可穿戴设备为蓝牙通信,即,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蓝牙与空调器通信,完成数据交互和空调器的控制。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温度检测器检测用户附近温度,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对随身感的第一修正值和风速变化对随身感的第二修正值通过第二修正值来实现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所述用户附近温度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手表等。在可穿戴设备被用户穿戴时,为用户体表温度,在可穿戴设备未被用户穿戴时,为用户周边的温度。风速变化对随身感的第二修正值A2参考表2,且其中,修正值根据风对人吹、摆风和避风不同;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对随身感的第一修正值A2参考表3。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是通过可穿戴设备与空调器连接的蓝牙信号的强弱来判断人与空调器的距离。例如,蓝牙信号划分为4个强弱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距离,通过信号强弱等级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到的可穿戴设备与空调器间蓝牙信号的强弱得到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L,信号越强,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越近。例如,信号强弱等级1,对应距离为3m以上;强弱等级为2,对应距离为2m<L≤3m;信号强弱等级3,对应距离为1m<L≤2m;信号强弱等级4,对应距离为0m<L≤1m。表3为了提高随身感的计算精确度,不同的活动量对应不同的计算方式,例如,在静坐时,活动量少,计算方式为:AMV=a1*(Ta+A1+A2)-b1;在低活动量(大于静坐的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a2*(Ta+A1+A2)-b2;中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a3*(Ta+A1+A2)-b3;高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a4*(Ta+A1+A2)-b4。其中,a1、a2、a3和a4对应不同活动量而设置的计算系数,根据实验计算得到;b1、b2、b3和b4对应不同活动量而设置的补偿值,根据实验计算得到;Ta为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温度。例如,静坐时计算方式为:AMV=0.2389*(Ta+A1+A2)-6.1558;高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0.265*(Ta+A1+A2)-4.158。活动量不同对应不同的活动状态,活动状态不同,则对应不同的计算公式,例如,活动量M=58,为静坐活动量;M=93,为低活动量;M=123,为中活动量;M=157,为高活动量。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不同的活动量区间,满足不同的区间对应不同的活动量状态。通过上述的方式完成空调器室内机风速对用户随身感的修正。步骤S40,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在修正用户的随身感之后,即,按照上述方式得到用户随身感后,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具体的,参考图4,所述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包括:步骤S41,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及预设的随身感区间确定所述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所处的随身感区间及对应的用户随身感状态;步骤S42,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在按照上述方式通过风速对随身感的影响,修正随身感值后,通过修正后的随身感值参考表1确定所述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所处的随身感区间及对应的用户随身感状态,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所述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包括:在随身感状态为热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提高风速以及提高压缩机频率;在随身感状态为冷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降低风速以及降低压缩机频率。本实施例通过室内风机的风速信息修正用户的随身感,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控制空调器的运行,通过将空调器室内风机考虑进去,且通过计算得到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提供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控制空调器运行的方式,将温度和室内风机对用户的影响考虑进去,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且提高了空调器控制的准确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提供舒适的环境,参考图5,所述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之后,还包括:步骤S50,检测空调器室内风机的风速是否发生变化;步骤S60,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获取室内风机的风速的变化量;步骤S70,判断所述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步骤S80,在所述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变化后的风速变化量对应的修正值作为新的随身感值;步骤S90,按照所述新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步骤S100,在所述所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保持以空调器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会对空调器的风速进行调节,例如,根据用户的指令调节,或者自动根据随身感调节。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检测空调器室内风机的风速是否发生变化;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获取室内风机的风速的变化量;判断所述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所述预设阈值参考表2,存在一个风档区间的判定,在风速变化依然在风档的区间内时,修正值无需调整,例如,风档处在1%-20%,在这个区间变动时,无需调节随身感,保持以空调器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因为在该区间内,随身感的修正值是相同的,但一旦风档大于20%,进入21%-40%这个区间,即为风速变化量满足预设阈值,修正值存在变化,需要进一步调节,确定变化后的风速变化量对应的修正值作为新的随身感值,按照所述新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同样的在风档由21%-40%,进入41%-60%这个区间,也需要通过修正值调节随身感。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确定模块20、修正模块30、检测模块40、计算模块50及控制模块60。所述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开启后,根据默认参数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按照用户需求进入相应的模式运行,例如,进入制冷模式运行。在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过程中,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所述风速信息包括风速值,以风档为例,包括:100%(最高档级,全速运转)、80%、60%、40%、20%、1%等,还可包括风机的摆风状态,例如,风对人吹、摇摆、风避人吹等。所述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所述随身感为用户对冷、热的感知状态,例如,偏冷、偏热等,随身感以具体的计算值体现,例如,参考表1,为随身感AMV的值、随身感区间以及随身感感受(感知状态)。表1在得到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后,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例如,当前风速信息的风速值为100%,对应随身感的修正值为-0.1;当前风速信息的风速值为80%,对应随身感的修正值为-0.2等,不同的风速信息对应设置有随身感的修正值,修正值可相同也可不同。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得到风速信息对随身感的修正值,参考图7,所述确定模块20包括:检测单元21,用于检测室内风机风速值及对应的摆风状态;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风速值以及摆风状态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风速信息包括风速值以及摆风状态,即,不单风速对随身感有影响,摆风状态也同样对随身感有影响,例如,在对准人吹和避开人吹时,用户的随身感是不同的。具体的,参考表2,体现了风速信息中的风速值(风档)和摆风状态对随身感的影响。风档(%)风对人吹摆风避风1-20-0.2-0.1021-40-0.4-0.2041-60-0.6-0.4061-80-0.8-0.6-0.181-100-1-0.8-0.1表2所述修正模块30,用于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例如,当前计算得到的随身感AMV,修正值为-0.1,则修正后的随身感为AMV-0.1。修正随身感的方式包括:所述检测模块40,用于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活动量及用户附近温度;所述确定单元22,还用于根据所述活动量确定随身感的计算方式;所述计算模块50,用于按照所确定的方式计算用户的随身感。所述可穿戴设备为蓝牙通信,即,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蓝牙与空调器通信,完成数据交互和空调器的控制。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温度检测器检测用户附近温度,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对随身感的第一修正值和风速变化对随身感的第二修正值通过第二修正值来实现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所述用户附近温度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环、手表等。在可穿戴设备被用户穿戴时,为用户体表温度,在可穿戴设备未被用户穿戴时,为用户周边的温度。风速变化对随身感的第二修正值A2参考表2,且其中,修正值根据风对人吹、摆风和避风不同;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对随身感的第一修正值A2参考表3。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是通过可穿戴设备与空调器连接的蓝牙信号的强弱来判断人与空调器的距离。例如,蓝牙信号划分为4个强弱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距离,通过信号强弱等级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到的可穿戴设备与空调器间蓝牙信号的强弱得到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L,信号越强,用户离空调器的距离越近。例如,信号强弱等级1,对应距离为3m以上;强弱等级为2,对应距离为2m<L≤3m;信号强弱等级3,对应距离为1m<L≤2m;信号强弱等级4,对应距离为0m<L≤1m。表3为了提高随身感的计算精确度,不同的活动量对应不同的计算方式,例如,在静坐时,活动量少,计算方式为:AMV=a1*(Ta+A1+A2)-b1;在低活动量(大于静坐的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a2*(Ta+A1+A2)-b2;中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a3*(Ta+A1+A2)-b3;高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a4*(Ta+A1+A2)-b4。其中,a1、a2、a3和a4对应不同活动量而设置的计算系数,根据实验计算得到;b1、b2、b3和b4对应不同活动量而设置的补偿值,根据实验计算得到;Ta为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附近温度。例如,静坐时计算方式为:AMV=0.2389*(Ta+A1+A2)-6.1558;高活动量时计算方式为:AMV=0.265*(Ta+A1+A2)-4.158。活动量不同对应不同的活动状态,活动状态不同,则对应不同的计算公式,例如,活动量M=58,为静坐活动量;M=93,为低活动量;M=123,为中活动量;M=157,为高活动量。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不同的活动量区间,满足不同的区间对应不同的活动量状态。通过上述的方式完成空调器室内机风速对用户随身感的修正。所述控制模块60,用于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在修正用户的随身感之后,即,按照上述方式得到用户随身感后,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60,还用于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及预设的随身感区间确定所述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所处的随身感区间及对应的用户随身感状态;控制模块60还用于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在按照上述方式通过风速对随身感的影响,修正随身感值后,通过修正后的随身感值参考表1确定所述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所处的随身感区间及对应的用户随身感状态,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所述控制模块60根据所述随身感状态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包括:在随身感状态为热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提高风速以及提高压缩机频率;在随身感状态为冷的状态,且处于制冷模式时,降低风速以及降低压缩机频率。本实施例通过室内风机的风速信息修正用户的随身感,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控制空调器的运行,通过将空调器室内风机考虑进去,且通过计算得到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提供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控制空调器运行的方式,将温度和室内风机对用户的影响考虑进去,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且提高了空调器控制的准确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提供舒适的环境,参考图8,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70,所述检测单元21,还用于检测空调器室内风机的风速是否发生变化;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获取室内风机的风速的变化量;所述判断模块70,用于判断所述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所述确定单元22,还用于在所述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变化后的风速变化量对应的修正值作为新的随身感值;所述控制模块60,还用于按照所述新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模块60还用于在所述所述变化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保持以空调器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会对空调器的风速进行调节,例如,根据用户的指令调节,或者自动根据随身感调节。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检测空调器室内风机的风速是否发生变化;在风速发生变化时,获取室内风机的风速的变化量;判断所述变化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所述预设阈值参考表2,存在一个风档区间的判定,在风速变化依然在风档的区间内时,修正值无需调整,例如,风档处在1%-20%,在这个区间变动时,无需调节随身感,保持以空调器当前的运行状态运行,因为在该区间内,随身感的修正值是相同的,但一旦风档大于20%,进入21%-40%这个区间,即为风速变化量满足预设阈值,修正值存在变化,需要进一步调节,确定变化后的风速变化量对应的修正值作为新的随身感值,按照所述新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同样的在风档由21%-40%,进入41%-60%这个区间,也需要通过修正值调节随身感。基于上述空调器控制装置,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获取步骤,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确定步骤,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修正步骤,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以及控制步骤,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上述的各个步骤参考图1至图5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空调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可存储介质上存储的空调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加载在空调器控制器或手机中实现对空调器的控制。基于上述空调器控制装置,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风机;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获取空调器室内风机当前的风速信息;根据所述风速信息确定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运用所述修正值修正用户的随身感值;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值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本实施例的程序执行的指令为图1-图5描述的空调器控制过程。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室内风机的风速信息修正用户的随身感,根据修正后的随身感控制空调器的运行,通过将空调器室内风机考虑进去,且通过计算得到风速对随身感的修正值。提供一种根据用户需求控制空调器运行的方式,将温度和室内风机对用户的影响考虑进去,提高空调器的舒适度,且提高了空调器控制的准确度。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