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30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型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室内回风以及室外新风比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群雾霾和封闭空间空气污染的加剧,人们对于办公室场所和居住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升。然而现有的室内净化器和新风机都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单独的空气净化器只能在密闭的空间里才能使用,不然处理效果就不明显。而人员在密闭空间里的活动则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供氧量不足等现象发生。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人体就会产生不适感,头晕目眩的现象就会发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人身安全。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是将室内的空气经过过滤装置和处理单元过滤以及处理之后排出,可以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但是无法解决密闭空间里人员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过多、氧气不足的现象。同时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只是室内循环,没有考虑居室整体的内外压差,室外的污染空气可以通过门、窗进入室内,进而影响其污染物的处理速率。另外,现有的净化器工作模式过于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于空气舒适度的多种需求。

现有的室外新风机只能进行简单的送回风处理,不具备污染物处理的能力,在某些外环境空气污染现象特别严重的区域,引入的空气甚至会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既可以净化室内回风又可以引入净化后的室外新风,并且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比例可调节。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包括安装在墙体内侧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风机和风机入风口处的净化模块,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出风口、室内回风入口和室外新风入口,所述室外新风入口通过新风管道与墙体外侧连通,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调整室内回风入口和室外新风入口进风比例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壁挂式新风装置可用于多种场合,例如办公楼,教室,居室,公众场所等等。通过本装置来调节室内风与室外新风比例,改善了由于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导致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现象,改良了现有空气净化装置不能开门窗通风的现状,可以实现室内净化空气以及室外新风净化的同步进行,而且结构简单、功能全面、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少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场合。

作为调节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导轨;

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挡板,该滑动挡板与外壳围成进风腔,所述室外新风入口和室内回风入口均位于该进风腔内,所述进风腔与净化模块分别位于滑动挡板的两侧且进风腔与净化模块所在区域相连通;

位于所述进风腔内的隔板,该隔板位于室外新风入口与室内回风入口之间且将进风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新风腔和回风腔;

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外壳内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挡板沿导轨滑动。

当然,还可采用其他实现方案。优选地,所述室内回风入口位于外壳底面、所述室外新风入口位于外壳背面。

优选地,所述滑动挡板的滑动行程以及隔板的安装位置以滑动挡板滑动至行程终端时正好封闭新风腔或回风腔为准。

即当所述滑动挡板滑动至行程终端时正好完全封闭新风腔或回风腔;调节滑动挡板行程位置可调节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比例。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滑动挡板挡住室内回风入口的状态下,仅墙体外侧(即室外)的空气通过新风管道进入设备主体后经过净化过滤,被净化过滤后的空气经由出风口被送入室内;在滑动挡板挡住室外新风入口的状态下,仅墙体内侧(即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设备主体后经过净化过滤,被净化过滤后的空气经由所述出风口被送入室内;当滑动挡板滑动至封闭一部分进风腔和回风腔时,同时进入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调整挡板位置以调整新风和回风比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轨的顶端与外壳的侧面内壁或顶面内壁抵接、底端与外壳底面内壁抵接。

所述隔板的四个侧边分别与导轨及外壳的三个面内壁抵接;所述滑动挡板的沿滑动行程的两个侧边分别与外壳的正面内壁及背面内壁抵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滑动挡板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室外新风入口处设置加热装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不锈钢加热管和套设在不锈钢加热管外的散热片。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室外新风口打开时,墙体外侧的室外空气进入管道后可进行加热预处理。如在冬天的低温环境中,加热模块可以给新风管道口提升温度,减少结冰、结露现象的产生,并加热室外的新风,增加室内舒适程度。另外,该功能可由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在非必须时刻可以选择不开启来节能省电。

更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室外新风管道的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设有百叶进风口。采用该优选结构,有利于防止昆虫进入,以及保证防雨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控制器和接入控制器的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接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空气综合质量传感器等,可以采用其中一种也可以采用其中几种的组合。

安装传感器检测室内空气中的空气质量指标,如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空气综合质量传感器等。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影响人体安全的限定值的时候,传感器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此时通过同步电机来控制滑动挡板的位置,以此来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二氧化碳值超过某个预设定值之后,会通过控制电路发送信号给同步电机,通过改变滑动挡板的位置来任意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温/湿度传感器反馈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各自所处的温度和湿度。空气综合质量传感器反馈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各自的环境空气质量。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遥控器的形式人为控制挡板的位置,以手动的方式来任意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即,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遥控模块,通过遥控人为控制挡板的位置。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滑动挡板通过传动轴固定在电机上,能够通过遥控器手动控制电机调节滑动挡板的位置,进而实现控制室内回风口与室外新风口的开关状态以及打开程度,从而达到任意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比例的目的。

另一种优选,所述外壳内设有WiFi模块。用户可以用手机在互联网上下载相关的App,以此来实现远程操控该设备。实现智能家居一体化的功能。

所述净化模块为的复合HEPA过滤器。该HEPA过滤器为HEPA和活性炭的复合模块,既可以去除空气中的PM2.5,也可以去除有机废气,包括TVOC、甲醛、甲苯等。经由所述室外新风入口和室内回风入口进入所述设备主体内的空气分别流经该HEPA过滤器,并经由所述出风口进入室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HEPA过滤器插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风机的两侧,并在HEPA过滤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凹槽。采用上述结构,极大地简化了拆卸、更换HEPA时的操作步骤。

优选的,在所述设备主体中放置蜂鸣器(滤网更换装置)。在HEPA滤网寿命终了时,及时提醒用户进行更换。采用该结构,在设备主体运行至HEPA过滤器的设计寿命后,蜂鸣器报警,遥控器显示屏更换滤芯模块显示闪烁,提醒用户更换过滤网,但机器仍能正常工作,用户在更换完过滤网以后,按下复位键,进入待机状态。

优选地,所述风机两侧均设有室外新风入口、室内回风入口和调节装置,两个调节装置的驱动机构分别控制两个滑动挡板。

即所述风机两侧对称设置,驱动机构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分别控制两个滑动挡板。

两侧的滑动挡板通过传动轴由在两侧的永磁同步电机分别控制。滑动挡板的控制方式不管是采用自动还是手动方式均可由本领域现有方法实现。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有室内回风口以及室外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引入室内空气加以净化,室外新风口引来室外新风,同时加以净化,达到净化室内的空气的同时并控制室内的氧气浓度,增加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程度。

(2)该设备因为引进了室外新风,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相对室外空气的微正压,这样可以阻止室外的污染空气进入室内,确保室内污染物的快速下降。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只是室内循环,所以没有微正压,室外污染空气还是可以通过风窗的缝隙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污染物浓度下降速度比较慢。

(3)设备有多种操作方式供用户选择。若为自动模式,则由设备主体内的传感器来检测室内空气的成分,由此来判断是否需要引入室外新风以及控制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的比例。若为手动模式,则分为三档:新风模式,对应新风最大无回风;节能模式,对应回风最大,新风百分之20;通常模式,新风和回风皆有,新风与回风比例可由用户任意调节。

(4)设备在所述室外新风管道接口设置加热模块。辅热模式功能可以另外单独选择。在冬天,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启加热模式,由此来保证引入的室外新风是一个较为适宜的温度。

(5)安装方便,省时省力,更换过滤模块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1-外壳 2-风机 3-出风口-

4-风机进风口 5-1-第一净化模块 6-1-第一室外新风入口

7-1-第一室内回风入口 8-1-第一加热装置 9-1-第一滑动挡板

10-1-第一传动轴 11-1-第一电机 12-1-第一导轨

13-1-第一隔板 5-2-第二净化模块 6-2-第二室外新风入口

7-2第二室内回风入口 8-2-第二加热装置 9-2-第二滑动挡板

10-2-第二传动轴 11-2-第二电机 12-2-第二导轨

13-2-第二隔板 14-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安装在墙体内侧,通过新风管道连通至墙体外侧,在墙体上预先打好留给新风管道的孔后将设备主体安装在墙壁上。

设备主体包括外壳1,外壳为整体呈长方体状的壳体,外壳中心处安装风机2,风机由两侧进风、顶部出风,外壳上与风机出风处对应位置设置出风口3,风机进风口4的两侧分别设置净化模块(第一净化模块5-1和第二净化模块5-2),净化模块采用复合HEPA过滤器,HEPA过滤器插装在风机两侧并在HEPA过滤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凹槽,HEPA过滤模块是HEPA与活性炭的复合模块,既可以去除PM2.5,也可以去除有机废气,包括TVOC、甲醛、甲苯等。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通过风机进风口的时候会先经过HEPA过滤器,从而实现净化空气的功效。

第一净化模块5-1外侧(即与风机相对的一侧)的外壳上开设第一室外新风入口6-1和第一室内回风入口7-1、外壳内设置用于调节第一室外新风入口6-1和第一室内回风入口7-1进风比例的第一调节装置,第一室外新风入口位于外壳背面,第一室内回风入口位于外壳底面。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装置的实施方式如下:

外壳背面内壁上设置第一导轨12-1,本实施方式中,该导轨倾斜设置,顶端与外壳侧面内壁抵接、底端与外壳底面内壁抵接,第一室外新风入口和第一室内回风入口均位于第一导轨的下方,第一滑动挡板9-1与第一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第一电机11-1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第一电机与第一滑动挡板之间通过第一传动轴10-1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滑动挡板沿第一导轨滑动;

第一滑动挡板与外壳内壁之间围成第一进风腔,第一进风腔与第一净化模块分别位于第一导轨的两侧,第一进风腔与第一净化模块所在区域相连通,第一室外新风入口和第一室内回风入口位于第一进风腔内,第一隔板13-1位于第一进风腔内且位于第一室外新风入口和第一室内回风入口之间,第一隔板的四个侧边分别与外壳的内壁和第一导轨抵接,将进风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新风腔和回风腔,第一室外新风入口位于新风腔内,第一室内回风入口位于回风腔内;

第一导轨也可以竖直设置,顶端与外壳顶面内壁抵接、底端与外壳底面内壁抵接;

第一滑动挡板的滑动行程和第一隔板的安装位置以当第一滑动挡板滑动至行程终端时正好封闭新风腔或正好封闭回风腔为准。

第一室外新风入口处设置加热装置,连接第一室外新风入口的新风管道的室外入口处设置百叶进风口。

第二净化模块5-2外侧(即与风机相对的一侧)设置第二室内回风入口7-2、第二室外新风入口6-2、第二导轨12-2、第二滑动挡板9-2、第二电机11-2、第二传动轴11-2和第二隔板13-2,且与第一室内回风入口7-1、第一室外新风入口6-1、第一导轨12-1、第一滑动挡板9-1、第一电机11-1、第一传动轴11-1和第一隔板13-1对称设置。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分别控制第一滑动当版和第二滑动挡板,外壳内还设有传感器14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传感器14接入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接入并受控于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环境信息调控滑动挡板的滑动位置,传感器为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空气综合质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外壳内还可以设置遥控模块,通过手动遥控控制滑动模块的位置。

外壳内还可以设置WiFi模块,通过下载app远程控制。

控制方式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控制方式,控制器可采用PLC控制器或者DCS控制器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通过净化模块净化后进入室内,通过改变滑动挡板的位置可以调整为遮挡室内回风与遮挡室外新风两种情况,以此来调整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例如,可通过外壳内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若检测到的值超过了人体安全的限定值,那么传感器会通过控制电路发送信号给同步电机,来调节滑动挡板的位置,从而实现任意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此外,该设备具有多种不同的控制方式。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就由传感器来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由此来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通常模式下,可以由用户操作遥控器来任意调节室内回风与室外新风的比例;新风模式下,则对应新风最大量,无回风;节能模式下,对应回风量最大,新风量为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