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775阅读:2768来源:国知局
楼宇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宇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常规换热机组主要包含换热系统、水循环系统、补水系统、远传系统及温控系统等,还需要外部配合水处理系统、热计量收费系统、水电计量系统、故障报警系统、安防系统以及相关的运行管理设施。而在某些超小型换热需求中,由于空间的限制,并不具备建设小型换热站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高楼宇换热机组的集成度,减小占用空间,以满足具有小型供热需求且无专门设备间的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楼宇换热机组,包括:

壳体,其内部安装有换热机组本体和通风降温组件,所述通风降温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壳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通风构件;

换热组件,其固定在所述换热机组本体上,包括热交换组件、温控组件、水循环组件和远传组件,所述温控组件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水循环组件连通,以监测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水循环组件中的温度变化,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所述水循环组件管道连通,所述远传组件与所述温控组件通信连接,以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温控组件;

监控组件,其穿插安装在所述换热组件中间,包括水计量组件、热计量收费组件和安防组件,所述水计量组件安装在所述水循环组件与所述热交换组件连通的管道上,以监测管道中的水量,所述热计量收费组件安装在所述温控组件的输出管道上,所述安防组件与所述远传组件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远传组件的指令。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循环组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处理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水处理组件及时补充水至所述水循环组件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故障报警组件,所述故障报警组件与所述安防组件通信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安防组件的指令后发出警报。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故障报警组件和安防组件均安装在一盛放空间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盛放空间设置在所述换热机组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热交换组件的输出管道连接至用户的主管道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壳体内壁上覆盖有防水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将多个监控组件穿插安装在换热机组本体的换热组件之间的空隙中,实现了楼宇换热机组的模块化集成设计,在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达到了传统小型换热站相同的使用效果。由于壳体内壁上覆盖有防水保温层,因此对壳体内部的换热组件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壳体内部由于换热组件的长时间工作导致温度过高时,发送信号至通风构件,对壳体内部进行通风,以降低温度,延长换热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宇换热机组,可以安装在楼梯口、地下室等10平米以下的空间,受场地因素制约小,施工快速方便,功能全面,便于操作调节,节约能源,运行可靠安全,包括:

壳体7,其内部安装有换热机组本体1和通风降温组件,所述通风降温组件包括用于检测壳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通风构件。换热机组安装在楼宇空间中或楼宇前方,由于换热机组本体外部壳体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楼宇换热机组本身的安全性,使其不受空间限制,可以通过固定架安装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壳体为金属材质,通风构件为风扇,当壳体内部换热组件工作时间较长,导致壳体中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发送信号至风扇,风扇开启,进行通风降温。壳体内部还可以安装照明组件,以方便观察各个组件的工作状态。

换热组件2,其固定在所述换热机组本体上,包括热交换组件21、温控组件22、水循环组件23和远传组件24,热交换组件、温控组件、水循环组件和远传组件分设在换热机组本体的四个顶角处,以方便剩余组件的安装,合理分配空间。所述温控组件通过管道4分别与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水循环组件连通,以监测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水循环组件中的温度变化;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所述水循环组件管道连通,以将热交换组件的水不断进行循环利用;所述远传组件与所述温控组件通信连接,以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温控组件。

监控组件3,其穿插安装在所述换热组件中间,以在不增大现有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尽量安装多组监控组件,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监控组件包括水计量组件31、热计量收费组件32和安防组件33,所述水计量组件安装在所述水循环组件与所述热交换组件连通的管道上,以监测管道中的水量;所述热计量收费组件安装在所述温控组件的输出管道上,以监测换热机组中的热量并显示,据此收取相应的费用;所述安防组件与所述远传组件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远传组件的指令。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水处理组件34,所述水处理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循环组件连接,以对水循环组件中的水按照需求进行处理,如更换排出等。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补水组件35,所述补水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处理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水处理组件及时补充水至所述水循环组件中。由于在热交换过程中,管道中的水量会有一定的损失,为了保证换热效果,需要及时补充水量,补充水通过水处理组件的处理后流入水循环组件中进行热交换。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故障报警组件36,所述故障报警组件与所述安防组件通信连接,以在接收到所述安防组件的指令后发出警报。当温控组件监测到换热机组中的水温过高或过低、水量过多或过少或管道漏水等情况时,发送信号至安防组件,进而传送至故障报警组件,故障报警组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进行维修检查。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故障报警组件和安防组件均安装在一盛放空间5中,以防止浸水,同时使得安装更加整齐规划。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盛放空间设置在所述换热机组本体的一侧,以合理分配空间。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热交换组件的输出管道6连接至用户的主管道中,提供给用户取暖使用。

所述的楼宇换热机组中,所述壳体内壁上覆盖有防水保温层,可以由里到外依次覆盖保温层和防水层,防水层为在壳体内壁上涂刷一层防水涂料形成,以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楼宇换热机组是预制完成的紧凑产品,高度集成了换热设备、水泵、阀门、表计和自动化控制设备。模块化楼宇换热机组在工厂设计、制造和测试,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并与现有的室内热网管道及给水管道、远程通讯设施及建筑物电源连接。

与热力站内常规机组相比,模块化楼宇换热机组可置于室内或室外,占地面积小,集成程度高,包含常规热力站所需的全部一、二次侧控制、调节及测量设备,可按要求上传数据参数,满足集团监测与调控技术的要求。模块化换热机组可根据用户情况灵活设计,常规情况下机组内设备不设备用(应考虑通用性和可替换性),可根据不同场地情况于一台机组内集成多个换热系统。机组由中央控制器对一、二次热网智能控制,并且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工况、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功能。

模块化小机组应在工厂预制和组装,并通过液压和电气方面的测试,达到高性能和低噪声的要求。机组内布局合理,便于检修维护。其基础和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