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19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之空气净化器得到普遍的应用。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种类很多,其中过滤或吸附式净化器使用较为广泛,过滤或吸附式净化器主要是靠换气将室内空气通过净化器内部的过滤层、碳吸附来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使换气不够充分,过滤层又常采用金属材质,空气中腐蚀性气体经过过滤层,易对过滤层造成腐蚀;其次,现有的净化器拆卸不便,过滤层上堆积的灰尘不易清理,影响过滤效果,加之碳吸附容易发生饱和从而使净化器整体净化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过滤效果好的空气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器,壳体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壳体下方设有进风口,壳体内位于进风口上方位置设有过滤装置,壳体顶部设有出风口,壳体内出风口处设有排风扇,所述过滤装置为与壳体结构适配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有纳米钻石烯层,过滤网下方设有集尘槽,壳体上设有与集尘槽相通的污物出口。

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支撑过滤网的支撑爪和用于固定过滤网的固定爪,所述支撑爪与壳体铰接,壳体内壁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爪的支撑爪凹槽,支撑爪伸出支撑爪凹槽与过滤网底部接触;所述固定爪与壳体铰接,壳体内壁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爪的固定爪凹槽,固定爪伸出固定爪凹槽与过滤网顶部接触。

所述过滤网与排风扇之间设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通过紫外灯灯座固定在壳体内。

所述壳体为正六棱柱结构,壳体六个侧面下方均设有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防尘罩;壳体内壁的六个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紫外灯。

所述出风口两侧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框上设有左右对应的轴孔,轴孔内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转轴上设有风叶;风叶通过转轴转动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

所述风叶为两片长方形的风叶,两片长方形的风叶沿长度方向对应粘结在转轴两侧。

所述集尘槽为漏斗状,污物出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与壳体通过合页连接。

所述壳体至少有一对相对称的侧面设有把手。

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钮、排风扇加速按钮、排风扇减速按钮、用于设置风叶是否自动转动的风叶设置按钮,所述开关按钮、排风扇加速按钮、排风扇减速按钮、风叶设置按钮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与排风扇、紫外灯、电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上均匀镀有纳米钻石烯层,纳米钻石烯层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纳米钻石烯因粒径较小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吸附性能,其表面上有更多的活性基团和活性位点,将其均匀镀覆在过滤网上,不仅可以吸附空气中大颗粒物,也可以吸附较小的物质并使其凝结在一起,由于纳米钻石烯其表面存在不饱和碳,因而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微粒,还能够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并与之结合,从而除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且,纳米钻石烯具有耐磨、耐腐蚀性,在过滤网上镀覆纳米钻石烯层,可以增强过滤网的耐磨、耐腐蚀性,一方面延长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因过滤网具有了耐酸、耐碱的性能,从而扩宽了清洗过滤网时清洗剂的选择范围;另外,纳米钻石烯生物兼容性好,能牢固的涂覆在过滤网表层上,且无毒副作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过滤网下方设有用于收集从过滤网上落下的污物的集尘槽,壳体上设有与集尘槽相通的污物出口,便于清理集尘槽内的污物;

2、本实用新型中的的支撑爪和固定爪能够很好的支撑固定过滤网,支撑爪与壳体铰接(能够旋转0~90°),固定爪与壳体铰接(能够旋转(0~180°),使用时,支撑爪伸出支撑爪凹槽处于水平状态并与过滤网底部接触,支撑过滤网;固定爪伸出固定爪凹槽处于水平状态并与过滤网顶部接触,固定过滤网;需要清洗过滤网时,将固定爪转到固定爪凹槽内,取出过滤网,接着将支撑爪旋转到支撑爪凹槽内,取出集尘槽,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进风口处的防尘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灰尘、花粉、宠物毛发等进入净化器内;壳体六个侧面上的紫外灯,可以无死角的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一步对空气净化消毒;

4、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口处设有风叶,风叶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当排风扇旋转时,风叶能够自动选择合适的角度,并且还可以通过风叶设置按钮设置风叶自动摆动,这样可以让出风口朝不同方向排出空气;

5、本实用新型中污物出口处设有挡板,挡板上端与壳体通过合页连接,正常工作时挡板关闭,经过一段周期,打开挡板,便可从污物出口把集尘槽内的灰尘清理掉,集尘槽为漏斗状,便于清理其内污物;

6、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侧面设有把手,便于移动壳体位置;

7、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关按钮、排风扇加速按钮、排风扇减速按钮、风叶设置按钮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控制器输出端与排风扇、紫外灯、电机连接,按下开关按钮,控制器控制紫外灯启动,同时,排风扇开始工作,此时,电机接通电源,驱动风叶旋转到合适角度,风叶旋转原理与空调上的导风板工作原理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风叶、5污物出口、6集尘槽、7过滤装置、8紫外灯、9排风扇、10把手、11支撑爪、101支撑爪凹槽、12固定爪、102固定爪凹槽、13开关按钮、14排风扇减速按钮、15排风扇加速按钮、16风叶设置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正六棱柱结构的壳体1,壳体1内安装有控制器,壳体1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钮13、排风扇加速按钮15、排风扇减速按钮14、用于设置风叶4是否自动转动的风叶设置按钮16,开关按钮13、排风扇加速按钮15、排风扇减速按钮14、风叶设置按钮16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控制器输出端与排风扇9、紫外灯8、电机连接。

其中壳体1上有一个相对称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把手10,由于该两个侧面为相对称的两个侧面,方便移动壳体1位置,壳体1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其余3个侧面结构相同。壳体1顶部设有出风口3,壳体1内出风口3处设有排风扇9,出风口3两侧设有安装框,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部,安装框上设有左右对应的轴孔,轴孔内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出风口3处设有风叶4,风叶4为两片长方形的风叶4,两片风叶4并排设置在转轴左右两侧,风叶4通过转轴转动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3。当按下开关按钮13,排风扇9接通电源旋转时,风叶4能够自动选择合适的角度,并且还可以通过风叶设置按钮16设置风叶4自动摆动,这样可以让出风口3处排出的空气朝不同方向排出,风叶摆动原理与空调导风板摆动相同,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累述。

壳体1下方设有进风口2,进风口2为6个,分别位于壳体1六个侧面上,进风口2上设有防尘罩,防尘罩用于阻挡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灰尘、花粉、宠物毛发等进入净化器内。壳体1内位于进风口2上方位置设有过滤装置7,过滤装置7为与壳体1结构适配过滤网,过滤网是由金属载体上涂上一层纳米钻石烯制成的,即在过滤网上镀覆一层纳米钻石烯,形成纳米钻石烯层,纳米钻石烯层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纳米钻石烯因粒径较小而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性能,其表面上有更多的活性基团和活性位点,不仅可以吸附空气中大颗粒物,也可以吸附较小的物质并使其凝结在一起;由于纳米钻石烯其表面存在不饱和碳,因而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微粒,还能够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并与之结合,从而除去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且,纳米钻石烯具有耐磨、耐腐蚀性,过滤网上设有纳米钻石烯层,可以增强过滤网的耐磨、耐腐蚀性,一方面延长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因过滤网具有了耐酸、耐碱的性能,从而扩宽了清洗过滤网时清洗剂的选择范围;另外,纳米钻石烯生物兼容性好,能牢固的涂覆在过滤网表层上,且无毒副作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过滤装置7与排风扇9之间设有紫外灯8,紫外灯8为6个,分别通过紫外灯灯座固定在壳体1的6个内侧面上,可以无死角的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一步对空气净化消毒。壳体1内设有用于支撑过滤网的支撑爪11和用于固定过滤网的固定爪12,其中,支撑爪11与壳体1铰接(能够旋转0~90°),壳体1内壁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爪11的支撑爪凹槽101,使用时,支撑爪11伸出支撑爪凹槽101处于水平状态并与过滤网底部接触,支撑过滤网,支撑爪11为三个,分别支撑在过滤网的三个不相邻的侧面的底部,防止过滤网脱落;固定爪12与壳体1铰接,壳体1内壁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爪12的固定爪凹槽102,固定爪12伸出固定爪凹槽102处于水平状态并与过滤网顶部接触,固定过滤网,固定爪12为三个,分别位于过滤网的三个不相邻的侧面的顶部,防止过滤网移动,固定爪12与支撑爪11位于过滤网的不同的侧面。支撑爪11和固定爪12能够很好的支撑固定过滤网,需要清洗过滤网时,将固定爪12转到固定爪凹槽102内,取出过滤网,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为了便于清理过滤网上脱落下的污物,过滤网下方设有漏斗状集尘槽6,并在壳体1上设置与集尘槽6相通的污物出口5,污物出口5处设有挡板,挡板上端与壳体1通过合页连接,正常工作时挡板关闭,经过一段周期,打开挡板,便可从污物出口5把集尘槽内的灰尘清理掉,当需要彻底清洗集尘槽6时,将固定爪12转到固定爪凹槽102内,取出过滤网,接着将支撑爪11旋转到支撑爪凹槽101内,取出集尘槽6,进行清理,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过滤网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过滤效果好。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中的虚线为剖割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