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液式卫浴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32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充液式卫浴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液式卫浴散热器,属于家用取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卫浴散热器具有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这些传统的卫浴散热器却存在着一些安全和设计方面的欠缺。传统的卫浴散热器一般以水作为热媒,经专用的管路流进散热器,因房间的温度低,通电后加热管加热后的热水在散热器内流动循环,通过金属导热向室内空间散热输出热量,冷水由散热器的底部口径流回加热管,形成一个循环式的散热途径,传统散热器的散热管路通常将加热管设置于左侧或右侧,再由横向的导热管传递到另一侧,由于导热管加热后,热传导规律为沿导热介质很快由下往上传递,造成散热器的整体温度不均衡,上部温度较高,下部温度较低,影响散热效果。其次当想用它来烘干衣物时,使得散热表面被覆盖,热量无法辐射至空气中,就不具有卫浴间取暖作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均匀、加温快速、使用安全的充液式卫浴散热器;进一步,提供一种可实现对房间温度准确自动调控的充液式卫浴散热器;更进一步,提供一种充液式卫浴散热器,可以用来烘干衣物,同时不影响散热器取暖功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液式卫浴散热器,包括用户控制端和设备执行端,所述设备执行端包括电源一、电加热装置和导热管排,所述导热管排包括若干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管腔内充满导热介质,所述导热管的底部相互连通,并在底部的管腔内设置有横向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和电源一相连;所述用户控制端包括依次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一、处理器和电源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的探针与导热管顶端相接触,所述处理器与电加热装置相连。

所述用户控制端还包括与处理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二的探针与室内空气相接触。

所述导热管排上安装有若干烘干架,所述烘干架包括安装部和悬挂部,所述安装部位于导热管排后侧,所述悬挂部位于导热管排前侧,且与导热管排前侧相互不接触。

所述用户控制端还包括与处理器相连的显示屏和触摸按键。

所述电源一包括家用交流电源,所述家用交流电源通过交流转直流电路与电加热装置相连。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U型电加热管。

所述电加热装置与电源一之间通过插针和插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管竖直设置,电加热装置设置于导热管底部,由于热传导规律为由下往上传递,因此从导热管底部加热,可以使热量沿导热介质快速均匀地传导至导热管顶部,符合热传导规律,因此整个导热管排整体的温度分布均匀,并通过热辐射均匀地加热外部空气,使房间内升温快速,实现了散热器对房间散热均匀、加温快速的功能;

用户控制端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一和电源二,处理器与设备执行端的电加热装置相连,当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到的温度超出安全值或用户设定值时,处理器即可断开电加热装置的电源,并且,由于导热管热量传递均匀,因此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到的导热管顶端温度与导热管整体温度差值不大,可以防止导热管局部过热,保证了使用安全,并使用户可以控制散热器的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二的探针与室内空气相接触,由于导热管上的温度往往与室内温度存在差值,因此仅根据温度传感器一检测的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往往误差较大,而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二检测的温度,来判断室内空气温度判断是否达到用户设定值,进而控制电加热装置的启动和停止,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自动准确调控。

更近一步地,将烘干架固定在导热管排前侧,并与导热管排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导热管中的热量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使热量从下至上均匀快速穿过需烘干的衣物,使水分挥发,同时热量辐射至空气中,既实现了烘干也不影响室内空间的加热。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充液式卫浴散热器,散热均匀、加温快速,可以实现对卫浴空间的较好的加热效果,并且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充液式卫浴散热器,包括用户控制端和设备执行端,所述设备执行端包括电源一、电加热装置1和导热管排,所述导热管排包括若干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的导热管2,所述导热管2的管腔内充满导热介质,所述导热管2的底部相互连通,并在底部的管腔内设置有横向的电加热装置1,所述电加热装置1和电源一相连;所述用户控制端包括依次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一、处理器4和电源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的探针与导热管2顶端相接触,所述处理器4与电加热装置1相连。

所述用户控制端还包括与处理器4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二,所述温度传感器二的探针与室内空气相接触。

所述导热管排上安装有若干烘干架3,所述烘干架3包括安装部31和悬挂部32,所述安装部31位于导热管排后侧,所述悬挂部32位于导热管排前侧,且与导热管排前侧相互不接触。

所述用户控制端还包括与处理器4相连的显示屏和触摸按键,便于用户进行温度监测和设定,操控方便。

所述电源一包括家用交流电源,所述家用交流电源通过交流转直流电路与电加热装置1相连,供电方便。

所述电加热装置1为U型电加热管,加热快速,可通过交流转直流电路与家用交流电源连接供电。

所述电加热装置1与电源一之间通过插针和插槽相连接,使电源接口连接紧密,插槽不易发生变形,避免发生松脱、跳火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导热管2竖直设置,电加热装置1设置于导热管2底部,由于热传导规律为由下往上传递,因此从导热管2底部加热,可以使热量沿导热介质快速均匀地传导至导热管2顶部,符合热传导规律,因此整个导热管排整体的温度分布均匀,并通过热辐射均匀地加热外部空气,实现了散热器对房间散热均匀、加温快速的功能;

用户控制端包括处理器4、温度传感器一和电源二,处理器4与设备执行端的电加热装置1相连,当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到的温度超出安全值或用户设定值时,处理器4即可断开电加热装置1的电源,并且由于导热管2热量传递均匀,因此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到的导热管2顶端温度与导热管2整体温度差值不大,可以防止导热管2局部过热,保证了使用安全,并使用户可以控制散热器的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二的探针与室内空气相接触,由于导热管2上的温度往往与室内温度存在差值,因此仅根据温度传感器一检测的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往往误差较大,而处理器4根据温度传感器二检测的温度,来判断室内空气温度判断是否达到用户设定值,进而控制电加热装置1的启动和停止,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自动准确调控。

更近一步地,将烘干架3固定在导热管排前侧,并与导热管排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导热管2中的热量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使热量从下至上均匀快速穿过需烘干的衣物,使水分挥发,同时热量辐射至空气中,既实现了烘干也不影响室内空间的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