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大温差管网及末端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611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系统,特别是大温差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北方地区的集中供热面积越来越大,集中供热能源中心站向大型锅炉房和热电厂方向发展,通常情况下,这种大型热源厂距离供热负荷中心较远,且供热规模大,热网的输送能力成为制约瓶颈,增加了热力管网的大幅度投资。我国北方地区的大型集中供热系统,采用一、二次网的循环水输送形式,一级网输送的循环水温差通常是40—60℃,二级网输送的循环水温差同常是15—20℃,这种循环水输送方式,既增加了管道消耗,也增加了循环水泵的电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大温差管网及末端热泵系统,较常规热网运行增大约将近一倍温差,提高了输送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大温差管网及末端热泵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吸收式热泵、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管网130℃的采暖供水通过供水管先进入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作为高温驱动热源,释放热量后再进入板式换热器,再次释放热量后进入电驱热泵的蒸发器作为低温热源,释放热量后降为15℃进入回水管网;二次侧管网45℃采暖回水先进入电驱热泵的冷凝器,吸收热量后进入吸收式热泵,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被加热后进入板式换热器,经换热后提升为70℃进入用户端。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供热系统的末端,以“能源梯级利用”为原则,联合采用电驱动热泵技术、吸收式热泵技术、板式换热技术等方式来满足末端用户的需求,该系统的应用可实现最大115℃的供热温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运行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一种新型的大温差管网及末端热泵系统,包括电驱动热泵、吸收式热泵、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管网130℃的采暖供水通过供水管先进入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作为高温驱动热源,释放热量后再进入板式换热器,再次释放热量后进入电驱热泵的蒸发器作为低温热源,释放热量后降为15℃进入回水管网;二次侧管网45℃采暖回水先进入电驱热泵的冷凝器,吸收热量后进入吸收式热泵,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被加热后进入板式换热器,经换热后提升为70℃进入用户端。

系统利用热泵尽可能降低回水温度,较常规热网运行增大约将近一倍温差,提高了输送能力,同时热泵不需要外来能源作为驱动;在不增加供热管网的前提下,最大供热能力提高90%;供热回水温度低,保温和热应力补偿问题很容易解决;降低了管网的投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冶炼钢铁、发电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供热回水温度低,可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回收热电厂乏汽的余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