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5266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湿器因对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补偿空气中水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滋润皮肤等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常用电器,尤其是经常使用空调的房间和西北等干燥地区。现有技术超声波加湿器通常设有一个可提取的独立水箱,在水箱底部装有一个聪明阀,每次使用时加水都需要提起水箱倒转180度,扭开聪明阀,从聪明阀口注入水,再扭紧聪明阀放回加湿器基座才能正常使用。使用起来操作过程繁琐,加水后水箱过重,老人、妇女等体弱的人使用起来不方便,同时因聪明阀口直径有限,手难伸入水箱内,对水箱内部清洗也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发明了从水箱顶部加水的超声波加湿器。如中国专利CN 100526735 C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基座和从顶部加水的水箱,在基座的储水室内设置顶杆机构和水位监测机构,该顶杆机构的顶杆上端与水箱上的出水阀压杆下端相接,顶杆下端与设置在基座内的同步电机或步进电机的凸轮相接,水位监测机构将监测到储水室内水位底或高信号发主控电路,从而启动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转动,与令同步电机或步进电机的凸轮联接的顶杆起顶起或放下水箱上的出水阀,使水箱向储水室内注入水或停止注水。但这种加湿器存在安全隐患,同步电机凸轮和步进电机凸轮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无法复位,此时若水箱的水阀被顶起向储水室内注水,水箱的水流满基座储水室仍持续注入时就会溢出,脏污台面或损毁掉台面上的其它电器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包括基座和安插在基座上的水箱;所述基座包括机壳、水位监测机构和超声波振动器,所述水位监测机构和超声波振动器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储水槽内;所述水箱下方的出水口安装有出水阀组件,尤其是,还包括安装所述机壳内的气动顶杆装置;所述气动顶杆装置的顶杆穿过储水槽底部的顶杆孔,与安插在基座上的水箱的出水阀组件之压杆相对;所述气动顶杆装置电联连接到所述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的控制电路。所述气动顶杆装置的顶杆的底部与气腔联通,所述气腔与气泵和气阀连通,所述气泵和气阀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更佳的是,所述水箱的出雾管竖直地贯穿安装在水箱内,当水箱安插在基座时,所述出雾管下端的进雾口正对超声波振动器之雾化口。

更佳的是,所述出水阀组件还包括密封圈、压杆弹簧、压杆和出水口盖;所述出水口盖安装在水箱的出水口上;所述出水口盖面向水箱之表面有向上突起的环形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内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压杆穿过过水孔可移动地穿插在出水口盖上,所述压杆与过水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密封圈固定在压杆顶端;所述压杆弹簧套在位于水箱外部的压杆上,所述压杆的下端面与储水槽内的气动顶杆装置之顶杆上端面正对。

更佳的是,所述气动顶杆装置包括顶杆、密封盖、气管、气泵和气阀;所述顶杆中部环绕有密封围边,所述密封围边的内环有向下延伸地出环绕顶杆的弹性薄壁,所述弹性薄壁延伸至顶杆的下端面与之联接为一体;所述机壳之内表面有向下设置有圆环形的顶杆室;所述密封围边水密连接地安装在顶杆室的壳壁上,所述顶杆上部穿过顶杆室内与储水槽相通的顶杆孔,与安插在基座上的水箱的出水阀组件之压杆相对;所述密封盖固定在顶杆室周边的定位柱上,该密封盖的内环与密封围边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环与密封围边之间形成气腔;所述气腔通过气管与气泵及气阀连通;所述气泵和气阀固定在机壳内,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更佳的是,所述顶杆、密封围边和弹性薄壁为一体结构,采用软性塑胶材料制成,包括硅胶、橡胶或TPU。

更佳的是,所述气动顶杆装置包括顶杆、密封盖、气管、气泵、气阀、顶杆弹簧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于顶杆下端;所述机壳之内表面设置有圆环形的顶杆室;所述顶杆上部穿过顶杆室内与储水槽相通的顶杆孔,与安插在基座上水箱的出水阀组件的压杆相对;所述顶杆弹簧套在顶杆上,位于储水槽的顶杆孔和密封圈之间;所述密封盖密封固定连接在机壳的内壳壁上,所述密封盖与顶杆下端面之间形成一气腔;所述气腔通过气管与气泵和气阀连通,所述气泵和气阀固定在机壳内,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加湿器的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方便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停电时水箱持续注入,水溢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之优选实施例一的水箱2与储水槽102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 所述各优实施例中出雾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 所述各优实施例中基座1、水箱2分离状态时的局部剖视轴测示意图;

图4 所述各优实施例中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各部件的分离状态的轴测示意图;

图5 所述优选实施例一中,所述气泵144未工作,顶杆141未顶出状态的A部部放大示意图;

图6 所述优选实施例一中,所述气泵144工作,顶杆141顶出状态示意图;

图7 所述优选实施例一中,所述顶杆141、密封围边1412和弹性薄壁1413的连接关系的轴测示意图;

图8 所述优选实施例一中,所述顶杆141、密封围边1412和弹性薄壁1413的连接关系的剖视轴测示意图;

图9 所述优选实施例二中,所述气泵144未工作,顶杆148未顶出状态示意图;

图10 所述优选实施例二中,所述气泵144工作,顶杆148顶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所示之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8,本发明之优选实施例一,是一种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包括基座1和安插在基座1上水箱2;所述基座1包括机壳10、风机11、水位监测机构12、超声波振动器13和气动顶杆装置14。所述机壳10顶壳之外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储水槽102;所述水位监测机构12、超声波振动器13和气动顶杆装置14分别安装储水槽102内;所述气泵式顶部加水加湿器的控制电路板和风机11安装在机壳10内,在机壳10的顶壳上设置的出风口101与所述风机11的出风口相适配。

参见图1至图4,水箱2包括出雾管24和水阀组件22;所述出雾管24竖直地贯穿于水箱2内,当水箱2安插在基座1时,所述出雾管24下端的进雾口正对超声波振动器13之雾化口;所述出雾管24位于水箱2顶部的出雾口安装有与之适配的出雾口盖23;所述水阀组件22安装在水箱2底部的出水口20上;所述水箱2顶部的加水口203配置有与之适配的加水口盖21。

参见图5,所述出水阀组件22包括密封圈221、压杆弹簧222、压杆223和出水口盖224;所述出水口盖224安装在水箱2的出水口20上;所述出水口盖224面向水箱2之表面有向上突起的环形出水槽2240,所述出水槽2240内设置有过水孔2241;所述压杆223穿过过水孔2241可移动地穿插在出水口盖224上,压杆223与过水孔224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密封圈221固定在压杆223顶端;所述压杆弹簧222套在位于水箱外部的压杆223上,所述压杆223未被施于向上的外力时压杆弹簧222的复原力使压杆223顶端的密封圈221紧覆压在出水槽2240上,水箱2内的水无法进入出水槽2240向外排出;所述压杆223的下端面与储水槽102内的气动顶杆装置14之顶杆141上端面正对。

参见图5至图8,所述气动顶杆装置14包括顶杆141、密封盖142、气管143、气

泵144和气阀145;所述顶杆141中部环绕有密封围边1412,所述密封围边1412的内环有向下延伸地出环绕顶杆141的弹性薄壁1413,所述弹性薄壁1413延伸至顶杆141的下端面与之联接为一体,即顶杆141、密封围边1412和弹性薄壁1413为一体结构,采用软性塑胶材料制成,如硅胶、橡胶、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所述气阀145为一种电磁气阀,起封闭保压和常开泄压作用,断电未工作时为常开状态,可泄压,通电工作时为封闭状态,可保压。

参见图5或图6,位于所述机壳10之内表面有向下突起的圆环形的顶杆室105;所述密封围边1412水密连接地安装在顶杆室105的壳壁上,所述顶杆141上部穿过顶杆室105内与储水槽102相通的顶杆孔103,与安插在基座1上的水箱2的出水阀组件22之压杆223相对;所述密封盖142固定在顶杆室105周边的固定柱104上,该密封盖142的内环1421与密封围边1412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环1421与密封围边1412之间形成气腔3;所述气腔3通过气管143与气泵144及气阀145连通;所述气泵144和气阀145固定在机壳10内,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水箱2下水主要通过气动顶杆装置来控制。当储水槽102内的水位监测机构检测到水位不足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气泵和气阀同时上电,气阀闭合,气泵144通过气管143向气腔3内充气,达到一定气压时顶杆141向上顶出将压杆223顶起,使压杆223上端的密封圈221脱离出水槽2240,水流入出水槽2240内,从出水口盖224的过水孔2241与压杆223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水槽102,如图6所示。当储水槽102内的水位监测机构检测到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气泵和气阀同时断电,气阀打开泄压,气泵断电停止充气,气压减小,顶杆141下移复位,压杆223在压杆弹簧222作用下复位,压杆223上端的密封圈221紧覆压在出水槽2240上,水箱2的水无法流入出水槽2240,水停止流出水箱。当水箱2正向储水槽102加水时突然停电,则气阀断电打开泄压,气泵断电停止充气,气压减小,顶杆141被弹性薄壁1413回复力拉回加快复位,压杆在压杆弹簧222作用下复位,压杆223上端的密封圈紧覆压在出水槽2240上,水箱2的水不能流入出水槽内,水停止流出水箱,有效地解决了停电时水箱持续注入,出水槽水溢出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4,及图9至图10,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所述气动顶杆装置14包括顶杆148、密封盖142、气管143、气泵144、气阀145、顶杆弹簧146和密封圈147。在顶杆148下端套有密封圈147,顶杆141上部穿过机壳10的顶杆室105内与储水槽102相通的顶杆孔103,与安插在基座1上水箱2的出水阀组件22的压杆223相对;所述顶杆弹簧146套在顶杆上,位于顶杆孔103和密封圈147之间;所述密封盖142固定在顶杆室105周边的固定柱105上,所述密封盖142与顶杆148下端面之间形成一气腔3。所述气腔3通过气管143与气泵144和气阀145连通,所述气泵144和气阀145固定在机壳10内,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各例中,所述的顶杆弹簧146和压杆弹簧222均为不锈钢材质的弹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水箱2下水主要通过气动顶杆装置来控制。当储水槽内的水位监测机构检测到水位不足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气泵144和气阀145同时上电,气阀闭合,气泵向气腔内充气,达到一定气压后顶杆148向上顶出将压杆223顶起,使压杆223上端的密封圈221脱离出水槽2240,水流入出水槽2240内,从出水口盖224的过水孔2241与压杆223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水槽102,如图10所示。当储水槽内的水位监测机构检测到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气泵和气阀同时断电,气阀打开泄压,气泵断电停止充气,气压减小,顶杆148在顶杆弹簧146的作用下加快复位,压杆223在压杆弹簧222作用下复位,压杆223上端的密封圈221紧覆压在出水槽2240上,水箱2的水无法流入出水槽2240,水停止流出水箱,如图9所示。水箱2正向储水槽102加水时突然停电,气泵和气阀同时断电,气阀打开泄压,气泵断电停止充气,气压减小,顶杆148在顶杆弹簧146的作用下加快复位,压杆223在压杆弹簧222作用下复位,压杆223上端的密封圈221紧覆压在出水槽2240上,水箱2的水无法流入出水槽2240,水停止流出水箱,防止出水槽水溢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