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清洗后用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47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针灸针清洗后用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针生产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针灸针清洗后用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针灸针清洗是针灸针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一般采用超声波方式进行清洗。在针灸针清洗后,需要经过脱水、烘干处理。目前进行脱水处理采用的脱水设备主要包括机架、脱水筒外罩、脱水筒、脱水筒驱动机构、上盖等部件。脱水筒置于脱水筒外罩内,在脱水筒内沿圆周方向布置有多个放置装针框的工位。脱水筒驱动机构由驱动轴、驱动电机和连接驱动轴和驱动电机的传动机构构成,驱动轴与脱水筒的下端固定连接。上盖的一侧通过铰接轴与位于机架一侧的立架部分的上端连接。

上述脱水设备还设置有刹车结构,刹车结构设置在驱动轴上,一般采用盘式刹车盘片。采用该刹车结构,在驱动电机断电后,由于惯性作用,具有制动时间过长,刹车片易磨损的不足。另外,现有上盖在开启时要手动开启到指定位置安装支杆,脱水工作时要将支杆取下,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制动,从而可缩短刹车时间的针灸针清洗后用脱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针灸针清洗后用脱水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由底架部分和设置在底架部分一侧的立架部分构成,在底架部分的上端固定有台面板,在台面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直立设置的脱水筒外罩,在脱水筒外罩内安装有同轴设置的脱水筒,脱水筒的外侧面与脱水筒外罩的内侧面及脱水筒的外底面与脱水筒外罩的内底面之间均留有空间,脱水筒内设置有固定装针筐的多个工位,脱水筒连接脱水筒驱动机构;在脱水筒外罩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的一端与立架部分的顶部形成铰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脱水筒外设置有刹车结构,所述刹车结构由多组结构相同的刹车组件构成,多组刹车组件在以脱水筒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每组刹车组件由刹车块和刹车块驱动油缸构成,刹车块置于脱水筒的外侧面与脱水筒外罩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刹车块的内侧面为能与脱水筒的外侧面形成贴合的圆弧面结构,刹车块驱动油缸固定安装在脱水筒外罩上、且沿脱水筒的径向方向设置,刹车块驱动油缸的缸杆穿过设置在脱水筒外罩上的开口、并与刹车块的外侧形成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立架部分的内侧及脱水筒外罩的外侧之间安装有气弹簧,气弹簧呈垂直设置,气弹簧的下端与立架部分形成铰连接,气弹簧的上端与上盖形成铰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为组合件结构,其由上下形成固定连接的盖板支架和盖板主体构成,所述盖板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盖板支架的一端与立架部分的顶部形成铰连接,所述盖板主体呈圆盘状,盖板主体的外径不小于脱水筒外罩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气弹簧为两个,两个气弹簧分别设置在盖板支架的两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刹车块驱动油缸采用带自导向的前置弹簧单作用油缸。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脱水设备采用由多组刹车组件构成的刹车结构,形成一种与脱水筒直接接触的环抱式刹车结构,其相比于现有设置在驱动轴上的刹车结构,可实现脱水筒的快速制动,从而缩短了刹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机架;1-1、底架部分;1-2、立架部分;2、台面板;3、脱水筒;4、脱水筒外罩;4-1、开口;5、垫块;6、驱动轴;7、驱动电机;8、上盖;8-1、盖板支架;8-2、盖板主体;9、刹车结构;9-1、刹车块;9-2、刹车块驱动油缸;10、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针灸针清洗后用脱水设备,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

包括机架1,机架由底架部分1-1和设置在底架部分一侧的立架部分1-2构成,在底架部分的上端固定有台面板2。

包括脱水筒3和脱水筒外罩4,脱水筒外罩直立固定安装在台面板上端,脱水筒同轴设置在脱水筒外罩内。其中,在脱水筒侧壁的多处位置上及脱水筒的底部上布置有脱水小孔,在脱水筒外罩的底部某一位置设置有排水孔。脱水筒的外侧面与脱水筒外罩的内侧面及脱水筒的外底面与脱水筒外罩的内底面之间均留有空间,即脱水筒的外径要小于脱水筒外罩的内径,且脱水筒的外底面要高于脱水筒外罩的内底面,具体的,可通过在脱水筒的下方设置垫块5来实现。脱水筒内设置有固定装针筐的多个工位,脱水筒连接脱水筒驱动机构,脱水筒驱动机构可采用现有的脱水筒驱动机构,其主要有驱动轴6、驱动电机7和连接驱动轴和驱动电机的传动机构构成。

包括上盖8,上盖设置在脱水筒外罩的上端。上盖的一端与立架部分的顶部形成铰连接。这样,当在进行脱水时,可将上盖盖在脱水筒外罩的顶部,而当脱水完成后,需要将针灸针取出时,可抬起上盖。

包括刹车结构9,刹车结构设置在脱水筒外。所述刹车结构由多组结构相同的刹车组件构成,多组刹车组件在以脱水筒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布置。每组刹车组件由刹车块9-1和刹车块驱动油缸9-2构成,刹车块置于脱水筒的外侧面与脱水筒外罩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刹车块的内侧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脱水筒的外侧面能形成贴合。刹车块驱动油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脱水筒外罩上、且沿脱水筒的径向方向设置,刹车块驱动油缸的缸杆穿过设置在脱水筒外罩上的开口4-1,并与刹车块的外侧形成固定连接。这样,当需要刹车时,油缸进油,缸杆伸出,缸杆驱动刹车块沿脱水筒的径向向内移动,使刹车块的内侧面抱紧在脱水筒的外侧面上,使脱水筒实现快速制动。

上述结构中,在立架部分的内侧及脱水筒外罩的外侧之间进一步安装有气弹簧10,气弹簧呈垂直设置,气弹簧的下端与立架部分形成铰连接,气弹簧的上端与上盖形成铰连接。采用气弹簧结构,在上盖抬起后,可使上盖固定支撑在某一设定位置,这样,就不需要支杆来支撑上盖,而关闭上盖,只需要按下上盖即可,这样,方便了上盖的开关,从而节省了劳力和操作时间。上述结构中,所述上盖可采用一体件机构,也可采用组合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优选采用组合件结构,其由上下形成固定连接的盖板支架8-1和盖板主体8-2构成。所述盖板支架为矩形框架结构,盖板支架的一端与立架部分的顶部通过铰接轴形成铰连接。所述盖板主体呈圆盘状,盖板主体的外径不小于脱水筒外罩的外径。这样,在进行脱水时,可完全覆盖着脱水筒外罩的上端。

上述结构中,所述气弹簧优选为两个,两个气弹簧分别设置在盖板支架的两侧位置。这样,在上盖盖在脱水筒外罩的上端后,保证了盖板主体的下端与脱水筒外罩的上端沿整个圆周面形成全面的接触。

上述结构中,所述刹车块驱动油缸采用带自导向的前置弹簧单作用油缸。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缸杆运动位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脱水筒被制动后,刹车块驱动油缸可实现快速自动复位。

本脱水设备通过由多组刹车组件构成的刹车结构实现了脱水后脱水筒的快速制动,通过连接上盖和机架立架部分的气弹簧,方便了上盖的开关,节省了人力和操作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