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出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289发布日期:2018-11-02 23:1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出风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式空调大多是将外部空气自进风口吸入空调内部完成热交换再由空调前侧的出风口吹出,并通过设置于出风口处的导风机构实现上下左右的风向调节。但其出风角度受机体限制较大,难以兼顾到周围需要制冷或制热的区域;另一方面,自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直接吹向人体,会造成体感过冷或过热,影响用户体验。鉴于此,中国专利cn106440046a公开一种顶出风空调,通过增设一套出风系统使得部分经过换热的空气自顶部出风口吹出。但其结构相对较为繁复,增设的风机及风道机构必使得该顶出风空调的制造成本增高;并且空调整机尺寸亦有所增大,增加占用空间。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上出风空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出风空调,能够避免流经换热器的气流直接吹向人体,提高舒适度;并且结构简洁,有效降低风噪,造型新颖美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出风空调,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且呈上下排布的换热器与风机、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方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层叠设置于壳体上方且与所述壳体内部风道相联通的出风壳、固定于出风壳内的基座及可升降设置于基座上方的导风板,所述基座向上超出所述出风壳且所述出风壳与基座之间形成环状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风空调还包括固定于换热器与风机之间并用以承载所述换热器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风机具有固定至接水盘下侧且与所述通风口相联通的蜗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包括平板状的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且所述换热器整体呈倒v字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相适配的集水槽及联通两条所述集水槽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风空调还包括至少两块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外周且大致呈半筒状的风道壁,所述风道壁的下端与接水盘相抵接且相互扣合呈一整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及导风板内分别设有磁场发生器及永磁体,所述磁场发生器与永磁体相互作用以使得所述导风板悬浮于所述基座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板沿周向超出所述基座,且所述导风板的外缘位于所述出风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板的中间部位向下突伸大致呈圆锥状且其下表面向内弯曲呈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组件还具有沿所述出风口周向排列的若干格栅,所述基座上形成有若干与所述格栅相适配的定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大致呈圆筒状且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上出风空调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滤网,所述进风滤网和/或壳体的进风口处设有磁吸件以将所述进风滤网吸附在壳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上出风空调改变传统空调的出风模式,避免流经换热器的气流直接吹向人体,提高舒适度;并且结构简洁,有效降低风噪,造型新颖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出风空调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出风空调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上出风空调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上出风空调的出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上出风空调100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上出风空调100包括底座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方的壳体2、设置于壳体2内且呈上下排布的换热器3与风机4、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2上方的出风组件。

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层叠设置于壳体2上方且与所述壳体2内部风道相联通的出风壳51、固定于出风壳51内的基座52及可升降设置于基座52上方的导风板53。所述基座52向上超出所述出风壳51且所述出风壳51与基座52之间形成环状出风口54,并且,所述出风壳51的上端形成临近所述出风口54且呈环状的导风部511,所述导风部511自下而上沿周向朝外倾斜延伸,以利于对所述出风口54吹出的气流进行导引。

所述换热器3包括平板状的第一换热器31及第二换热器32,且所述换热器3整体呈倒v字型。所述上出风空调100还包括固定于换热器3与风机4之间并用以承载所述换热器3的接水盘6、以及至少两块设置于所述换热器3的外周的风道壁7。所述接水盘6开设有通风口61,所述通风口61呈矩形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1及第二换热器32之间。所述风道壁7大致呈半筒状,所述风道壁7的下端与接水盘6相抵接,两块所述风道壁7相互扣合呈一整体。

所述风机4具有固定至接水盘6下侧且与所述通风口61相联通的蜗壳41。藉此,进入壳体2内部的空气在所述风机4的作用下,流经所述通风口61,并与风道壁7内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及第二换热器32完成换热后再通过出风组件自出风口54吹出。

除此,所述接水盘6的上表面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及第二换热器32相适配的集水槽62及联通两条所述集水槽62的排水槽63,两条所述集水槽62分别位于通风口61的两侧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排水槽63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6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的基座52及导风板53内分别设有磁场发生器521及永磁体531,所述磁场发生器521与永磁体531相互作用可使得所述导风板53悬浮于所述基座52的正上方。所述基座52还包括用以收容所述磁场发生器521的收容盒522及盖设于所述收容盒522上方的盖体523,所述盖体523大致呈圆盘状且其中间部位向下凹陷。所述导风板5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呈圆形,且所述导风板53的外缘恰位于所述出风口54的正上方。所述导风板3的中间部位还向下突伸大致呈圆锥状且其下表面向内弯曲呈弧形,以对出风口54吹出的气流产生有效的风向导引作用。其中,所述盖体523向下凹陷的部位与导风板53向下突伸的部位相对应,有利于所述导风板53降落至盖体523上后保持平衡,使得所述导风板53不易自盖体523上跌落损坏。

所述出风组件还具有沿所述出风口54周向排列的若干格栅55,所述格栅大致呈l型,所述基座52上形成有若干与所述格栅55的上端相适配的定位槽524。具体地,所述定位槽524开设于所述盖体523的周缘。除此,所述出风组件还具有位于收容盒522的下方支撑座56及用以支撑所述支撑座的的固定架57。

所述壳体2大致呈圆筒状且所述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上出风空调100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1处的进风滤网8,所述壳体2设有沿所述进风口21周向分布的若干磁吸件(未图示),所述进风滤网8对应于所述磁吸件的位置设有磁性金属材料或与所述磁吸件磁极相异的磁铁,以将所述进风滤网8吸附在壳体2上。当然,若进风滤网8上设有磁铁时,所述磁吸件亦可采用磁性金属材料替代。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出风空调100改变传统空调的出风模式,避免流经换热器3的气流直接吹向人体,提高舒适度;藉由出风组件吹出的气流能够对室内空间进行均匀有效的温度调节并且结构简洁,且能有效降低风噪,造型新颖美观。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