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083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寒冷,漫长,多数地区供暖期长达4-6个月。而北方地区居民冬季供热采暖往往还需要再消耗大量煤炭。

随着近些年国内空气污染的不断加重,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的利用,国内热电联产项目得到了大力发展。

在现有技术中,电厂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往往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水,大量热能被排入到环境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浪费。如何有效利用电厂汽轮机乏汽余热,怎样利用汽轮机乏汽余热,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汽轮机低压缸的乏汽热能,避免低压缸排气的热损失,并具有较高热效率的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第一蒸汽喷射器及第二蒸汽喷射器,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与热网回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蒸汽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蒸汽喷射器的抽吸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蒸汽喷射器的喷射口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蒸汽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蒸汽喷射器的抽吸口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出口连接。

还包括第二热网加热器,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出口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出口与热网供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疏水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连接。

还包括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水侧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所述热网回水管道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水侧出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蒸汽喷射器的喷射口与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的疏水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凝汽器热井连接,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水侧入口和水侧出口均设置有阀门。

还包括疏水换热器,所述疏水换热器的管程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所述热网回水管道连接,所述疏水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疏水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所述疏水换热器的壳程入口连接,所述疏水换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凝汽器热井连接,所述疏水换热器的管程入口和管程出口均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利用汽轮机低压缸乏汽热能,避免低压缸排气的热损失,具有较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第一蒸汽喷射器;2-第二蒸汽喷射器;3-第一热网加热器;4-第二热网加热器;5-管式换热器;6-疏水换热器;a-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b-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管道;c-热网回水管道;d-热网供水管道;e-凝汽器热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3、第一蒸汽喷射器1及第二蒸汽喷射器2,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水侧入口与热网回水管道c连接,第一蒸汽喷射器1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a连接,第一蒸汽喷射器1的抽吸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管道b连接,第一蒸汽喷射器1的喷射口与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汽侧入口连接,第二蒸汽喷射器2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a连接,第二蒸汽喷射器2的抽吸口与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汽侧出口连接。

工作过程中,蒸汽喷射器以中压缸排气为动力介质,抽取低压缸的排气,用以加热通过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供热回水,避免了低压缸排气的热损失。由于第一蒸汽喷射器1抽吸的是低压缸的排气,其压力远低于大气压力,因此为了保证第一热网加热器3能够顺利工作,需要维持第一热网加热器3内汽侧的低压,第二蒸汽喷射器2的抽吸口与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汽侧出口连接,第二蒸汽喷射器2通过抽吸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汽侧来帮助建立和维持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低压。

参见图1,本发明还包括第二热网加热器4,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水侧出口与第二热网加热器4的水侧入口连接,第二热网加热器4的水侧出口与热网供水管道d连接,第二热网加热器4的汽侧入口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a连接,第二热网加热器4的疏水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汽侧连接。

在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加热温度达不到供热要求时,使用第二热网加热器4利用汽轮机中压缸排气进一步提高热网供水温度。

参见图1,本发明还包括管式换热器5,管式换热器5的水侧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热网回水管道c连接,管式换热器5的水侧出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第二热网加热器4的水侧入口连接,第二蒸汽喷射器2的喷射口与管式换热器5的汽侧入口连接,管式换热器5的疏水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凝汽器热井e连接,管式换热器5的水侧入口和水侧出口均设置有阀门。

管式换热器5以热网回水为冷却水源,冷却第二蒸汽喷射器2的排气的过程中,回收了第二蒸汽喷射器2的排气热量,并提高了回水温度,提高了热效率。管式换热器5的疏水通过水封进入凝汽器热井e。

参见图1,本发明还包括疏水换热器6,疏水换热器6的管程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热网回水管道c连接,疏水换热器6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第二热网加热器4的水侧入口连接,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疏水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疏水换热器6的壳程入口连接,疏水换热器6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水封及阀门与凝汽器热井e连接,疏水换热器6的管程入口和管程出口均设置有阀门。

疏水换热器6以热网回水为冷却水源,与第一热网加热器3的疏水进行换热,回收了第一热网加热器3疏水中的热量,提高了回水温度,提高了热效率。疏水换热器6的疏水通过水封进入凝汽器热井e。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第一蒸汽喷射器及第二蒸汽喷射器,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与热网回水管道连接,第一蒸汽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连接,第一蒸汽喷射器的抽吸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管道连接,第一蒸汽喷射器的喷射口与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第二蒸汽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阀门与汽轮机中压缸排气管道连接,第二蒸汽喷射器的抽吸口与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出口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利用汽轮机低压缸乏汽热能,避免低压缸排气的热损失,具有较高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程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琛
技术研发日:2017.05.10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