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房供热系统的信息及安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101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房供热系统的信息及安全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锅炉房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房供热系统的信息及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将逐渐退出一次能源消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逐年增大,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将导致天然气将在很多场合代替煤炭,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在城市中运行燃煤锅炉。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天然气冷凝锅炉是大势所趋。

伴随着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锅炉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时刻对其温度、压力和运行环境等状况进行检测,在其出现异常时需及时报警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锅炉房供热系统的信息及安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监测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单元;

所述监测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存储单元和时钟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监测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电气连接;

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气体监测装置、水浸监测装置和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一次网供水温度、一次网回水温度、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并将其监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所述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二次网供水压力和二次网回水压力,并将其监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气体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锅炉房内的可燃气体和危险气体,并将其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水浸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锅炉房内是否浸水;所述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水箱内水位信息,并将其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用于对温度、压力和锅炉启停时间的设定,并通过控制单元传送至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所述指纹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将管理者或者使用者的指纹信息输入,并将该指纹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并通过控制单元传送至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操作者输入的指纹中读取的信号转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送至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与存储单元中相应的数据进行对比;

所述锅炉启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锅炉的启停;

所述时钟单元用于对锅炉的启停时间进行控制,并将其启停时间通过控制单元传送至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所述报警单元在气体监测装置、水浸监测装置或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锅炉房内的可燃气体、危险气体、锅炉房内有浸水或水箱内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启动;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监测信息、设定信息、报警信息、锅炉启停信息以及工作人员的巡检信息;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交流供电单元和可充电蓄电池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监测单元和设定单元参数、指纹信息采集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参数的对比判断,控制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执行相应功能。

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包括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

所述压力监测装置包括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和补水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设在一次网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进水口之间的一次网供水管道内,所述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设在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与全预混冷凝锅炉的回水口之间的一次网回水管道内,所述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设在二次网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之间的二次网供水管道内,所述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设在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入口与供暖末端回水端之间的二次网回水管道内,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锅炉房内,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锅炉房外;所述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设在二次网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之间的二次网供水管道内,所述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设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入口与供暖末端回水端之间的二次网回水管道内,所述补水压力传感器设在补水管道内;

所述气体监测装置设在锅炉房内墙角高处;所述水浸监测装置设在锅炉房内墙角低处,所述水浸监测装置距地面5~10mm;所述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设在水箱内壁;

所述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单元均装在锅炉房供热系统设置的控制器内。

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控制器。

本发明中锅炉房供热系统的信息及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能够自动监测温度、压力、危险气体、锅炉房浸水和水箱低水位,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报警,可有效提高锅炉运行环境的安全性能;锅炉启停控制单元和时钟单元的设置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分时段锅炉的自动启停;由于对指纹信息进行提前设置,并将其与指纹识别单元信息进行对比,能够随时查看巡检人员的巡检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时、智能、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箱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锅炉房供热系统的信息及安全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监测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单元;

所述监测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存储单元和时钟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监测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电气连接;

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气体监测装置9、水浸监测装置10和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一次网供水温度、一次网回水温度、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并将其监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所述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二次网供水压力、二次网回水压力和补水压力,并将其监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气体监测装置9用于监测锅炉房内的可燃气体和危险气体,并将其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水浸监测装置10用于监测锅炉房内是否浸水;所述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水箱内水位信息,并将其测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设定单元用于对温度、压力和锅炉启停时间的设定,并通过控制单元传送至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所述指纹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将管理者或者使用者的指纹信息输入,并将该指纹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并通过控制单元传送至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将操作者输入的指纹中读取的信号转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送至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与存储单元中相应的数据进行对比;

所述锅炉启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锅炉的启停;

所述时钟单元用于对锅炉的启停时间进行控制,并将其启停时间通过控制单元传送至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所述报警单元在气体监测装置、水浸监测装置或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到锅炉房内的可燃气体、危险气体、锅炉房内有浸水或水箱内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启动;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监测信息、设定信息、报警信息、锅炉启停信息以及工作人员的巡检信息;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交流供电单元和可充电蓄电池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监测单元和设定单元参数、指纹信息采集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参数的对比判断,控制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报警单元和显示单元执行相应功能。

所述温度监测装置包括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1、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2、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3、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4、室内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度传感器6;

所述压力监测装置包括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7、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8、补水压力传感器11。

所述一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1设在一次网循环泵与板式换热器进水口之间的一次网供水管道内,所述一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2设在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与全预混冷凝锅炉的回水口之间的一次网回水管道内,所述二次网供水温度传感器3设在二次网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之间的二次网供水管道内,所述二次网回水温度传感器4设在板式换热器的循环水入口与供暖末端回水端之间的二次网回水管道内,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锅炉房内,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锅炉房外;所述二次网供水压力传感器7设在二次网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板式换热器出水口之间的二次网供水管道内,所述二次网回水压力传感器8设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入口与供暖末端回水端之间的二次网回水管道内,所述补水压力传感器11设在补水管道内;

所述气体监测装置9设在锅炉房内墙角高处;所述水浸监测装置10设在锅炉房内墙角低处,所述水浸监测装置10距地面5~10mm;所述水箱低水位监测装置设在水箱内壁;

所述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指纹信息采集单元、指纹识别单元、锅炉启停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单元均装在锅炉房供热系统设置的控制器内。

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控制器。

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