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13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新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使得人们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采用室内循环的工作模式,将室内空气不断的进行循环净化,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然而,这种工作模式的空气净化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并变得浑浊,继而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空气净化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质量开始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风机。

其技术方案如下:

新风机,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设有换风口、回风口和送风口;设在外壳本体内的室内循环机构,室内循环机构设有室内循环通道,室内循环通道的出风口与送风口相通;设在外壳本体内的净化机构,净化机构设有净化通道,净化通道的进风口与回风口相通,净化通道的出风口与室内循环通道的进风口相通;设在外壳本体内的新风机构,新风机构设有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新风通道,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三引风装置,新风通道的进风口与换风口相通,新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净化通道的进风口相通,还设有用于控制室外空气进入新风通道的开关装置。

上述新风机,通过室内循环机构、净化机构和新风机构的设置,当室内空气循环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变得污浊,此时,打开开关装置,使得外部空气通过新风机构引入并经由净化机构和室内循环机构进入室内,进而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引风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架和设在第三固定架上的至少一个第三引风机。至少一个引风机的设置保证了足够的风力将室外的空气经过新风机引入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装置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新风通道的进风口的挡风板,还包括驱动挡风板开启或关闭的挡板驱动器。通过挡板驱动器驱动挡风板以开启和关闭新风通道的进风口,以实现室内室外空气交换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控制挡板驱动器驱动挡风板开启和关闭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传感器组件。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组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驱动挡风板开启和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包括粉尘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传感器组件的各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给新风机的运行提供参考:如果空气质量满足要求,则关闭挡风板,只启动室内循环机构;若空气质量较差,则开启挡风板,使得室外的空气可以通过新风机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换气,达到内外空气交换进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本体包括矩形箱,回风口设有至少一个,回风口设在外壳本体的至少一个侧板面上。多个回风口的设置不仅使得回风更加顺畅,同时还使得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多角度放置,无需过多考虑新风机放置位置的周边是否影响回风口的正常回风,方便用户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设有连接送风口和室内循环通道的出风口的送风管道,还设有防止异物进入送风管道的防护网。送风管道将从室内循环机构出来的洁净空气通过送风口送入室内,防护网的设置可避免外部的杂物进入送风口,避免可能产生的对送风口的阻塞,提高新风机的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送风口一侧的送风管道的端部还设有发光部,发光部包括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用于显示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的灯体。通过灯体不同颜色的显示来提醒用户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给用户以提醒和参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送风管道内还设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件和用于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加热件对即将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冬天天冷时可起到对室内保暖的作用,还能够通过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负离子通过空气进入室内进而起到对室内空气的进一步净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净化机构包括设在净化通道内的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的滤孔半径大于第二过滤层的滤孔半径,第二过滤层的滤孔半径大于第三过滤层的滤孔半径,第二过滤层设在第一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层层过滤及过滤精度的逐层提高,对外界空气中所含的杂志和有害物质进行层层去除,并得到质量度更高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新风机的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新风机的新风机构和底座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新风机的净化机构和室内循环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新风机的送风管道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新风机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a-a截面示意图。

100、外壳本体,110、第一外壳,120、第二外壳,130、换风口,140、回风口,150、送风口,160、底座机构,161、底板,162、水槽,163、调节脚轮,170、锁紧机构,180、外接进风管,200、室内循环机构,210、第一引风机,220、第一连接件,230、第一驱动装置,240、第一风箱,310、净化箱、320、滤芯组件,410、第三引风装置,411、第三引风机,412、上盖板,413、下盖板,414、第三固定架、415、第三驱动器,420、开关装置,421、挡风板,422、挡板驱动器,423、曲臂,430、连接支承部,440、第四过滤层,510、传感器组件,520、第一智能装置,530、第一电源模块,540、第二智能装置,610、封装部,620、送风部,630、防护网,640、负离子发生器,650、导光件,660、透光件,670、加热件,680、风道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设在外壳本体100内的室内循环机构200、净化机构和新风机构,新风机构与室外空气相通,通过新风机构将室外的空气经由净化机构和室内循环机构200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交换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解决了室内空气循环一段时间后空气变得污浊的问题。还设有关闭新风机构以停止室内室外空气交换的开关装置420,当室内空气得到改善之后,通过开关装置420关闭室内室内空气的交换过程,以通过净化机构和室内循环机构200只进行室内空气循环,以起到节能的技术效果。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风机,包括外壳本体100,外壳本体100设有换风口130、回风口140和送风口150;设在外壳本体100内的室内循环机构200,室内循环机构200设有室内循环通道,室内循环通道的出风口与送风口150相通;设在外壳本体100内的净化机构,净化机构设有净化通道,净化通道的进风口与回风口140相通,净化通道的出风口与室内循环通道的进风口相通;设在外壳本体100内的新风机构,新风机构设有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新风通道,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三引风装置410,新风通道的进风口与换风口130相通,新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净化通道的进风口相通,还设有用于控制室外空气进入新风通道的开关装置420。

通过室内循环机构200、净化机构和新风机构的设置,当室内空气循环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变得污浊,此时,打开开关装置420,使得外部空气通过新风机构引入并经由净化机构和室内循环机构200进入室内,进而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的,室内循环机构200包括第一引风机210和驱动第一引风机210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30,还设有第一连接件220和第一风箱240,第一风箱240与净化机构连接,室内循环通道设在第一风箱240内,第一风箱240的侧板设有与净化通道的出风口相通的开口,也即室内循环通道的进风口,第一连接件220用于支承第一引风机210并将净化机构输出的空气导入第一引风机210中,第一驱动装置23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安装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安装架。

如图2所示,第三引风装置410包括第三固定架414和设在第三固定架414上的至少一个第三引风机411。至少一个引风机411的设置保证了足够的风力将室外的空气经过新风机引入室内。

进一步的,第三引风装置410包括第三固定架414、设在第三固定架414上的第三驱动器415,第三驱动器415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用于启动第三驱动电机的第三驱动电容,所述第三驱动电容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三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第三引风机411设有两个,两个第三引风机411分别设在第三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个驱动轴上,还设有将第三固定架414、第三驱动器415和两个第三引风机411罩在内部的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包括上盖板412和与上盖板412连接的下盖板413,新风通道的出风端还设有第四过滤层440,第四过滤层440用于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以避免大颗粒物质进入后续的净化机构造成损害。

如图3所示,开关装置420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新风通道的进风口的挡风板421,还包括驱动挡风板421开启或关闭的挡板驱动器422。通过挡板驱动器422驱动挡风板421以开启和关闭新风通道的进风口,以实现室内室外空气交换的功能。

进一步的,还设有连接支承部430,连接支承部430包括多块板连接形成的、带有开口的箱体,连接支承部430设在净化机构和新风机构之间,连接支承部430的上端设有第三开口也即新风通道的进风口,开关装置420设在第三开口位置的连接支承部430上,连接支承部430与第三箱体的内部相通以形成新风通道,开关装置420包括挡风板421、挡板驱动器422和曲臂423,挡风板421的两端通过曲臂423与连接支承部430的上板面连接,挡板驱动器422包括挡板驱动电机和挡板启动电容,挡板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挡板启动电容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挡板启动电容启动挡板驱动电机以带动两个曲臂423转动进而带动挡风板421开启和关闭新风通道的进风口。

如图1所示,还设有控制挡板驱动器422驱动挡风板421开启和关闭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传感器组件510。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组件510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驱动挡风板421开启和关闭。

如图1所示,传感器组件510包括粉尘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传感器组件510的各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给新风机的运行提供参考:如果空气质量满足要求,则关闭挡风板421,只启动室内循环机构200进行室内循环;若空气质量较差,则开启挡风板421,使得室外的空气可以通过新风机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换气,达到内外空气交换进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新风机构还可以有以下多种设置模式:

第一种:当挡风板421开启时,新风机构同时启动,以实现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换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当挡风板421关闭时,新风机构同时也关闭;

第二种:当挡风板421开启时,新风机构同时启动,以实现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换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当挡风板421关闭时,新风机构仍然工作,并不关闭。

进一步优选的,还设有用于检测挡风板421开启或关闭状态的挡风板传感器,挡风板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检测到挡风板421开启时,则启动新风机构的第三引风装置410进行室内室外空气的循环,当检测到挡风板421关闭时,则关闭新风机构内的第三引风装置410,停止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换,这种工作模式节能环保,并不会对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换产生影响。

如图5和图6所示,外壳本体100包括矩形箱,回风口140设有至少一个,回风口140设在外壳本体100的至少一个侧板面上。多个回风口140的设置不仅使得回风更加顺畅,同时还使得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多角度放置,无需过多考虑新风机放置位置的周边是否影响回风口140的正常回风,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外壳本体100为矩形箱,送风口150设在矩形箱的上板面上,回风口140设有三个,三个回风口140分别设在外壳本体100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换风口130设在外壳本体100的侧板上。

再进一步的,回风口140所在位置的侧板上还设有回风滤网,还设有延伸至室外的外接进风管180,外接管道和换风口130相通,外接进风管180和换风口130所在的外壳本体100之间还设有形成中转室的中转罩。

如图4所示,还设有连接送风口150和室内循环通道的出风口的送风管道,还设有防止异物进入送风管道的防护网630。送风管道将从室内循环机构200出来的洁净空气通过送风口150送入室内,防护网630的设置可避免外部的杂物进入送风口150,避免可能产生的对送风口150的阻塞,提高新风机的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如图4所示,位于送风口150一侧的送风管道的端部还设有发光部,发光部包括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用于显示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的灯体。通过灯体不同颜色的显示来提醒用户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给用户以提醒和参考。

如图4所示,送风管道内还设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件670和用于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640。加热件670对即将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冬天天冷时可起到对室内保暖的作用,还能够通过负离子发生器640产生负离子,负离子通过空气进入室内进而起到对室内空气的进一步净化。

进一步的,送风管道包括封装部610、送风部620和风道连接管680,风道连接管680的下部管道截面小于上部管道截面,使得净化后的空气在管径逐渐变大的风道连接管680内有充分的空间缓冲,同时,由于室内循环机构200内输出的空气带有一定的压力,这样的缓冲设置还起到将一定压力的空气减压为正常的气压并稳定输出的作用,风道连接管680的下端与室内循环机构200的出风端连接,发光部设在风道连接管680和送风部620之间,发光部包括导光件650和将导光件650的发光导出的透光件660,导光件650即为灯体,导光件650为连续的光带,透光件660为透明塑料件,透光件660为环形透明框架,导光件650环绕设在透光件660的内壁上,导光件650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以控制导光件650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提醒用户当前室内空气质量情况。送风部620为方形框,送风部620的一端与封装部610连接,送风部620的另一端与透光件660连接,防护网630设在送风部620和透光件660之间,进一步的,防护网630为铁网。送风口150设在外壳本体100的上端面,防护网630起到防止放置在上端的封装部610上的物品掉落入新风机内,保证新风机的正常运行。封装部610为对送风管道的末端部件进行封装的元件,为了美观,封装部610为装饰板,送风口150设在封装部610的板面上。加热件670为ptc加热元件,加热件670设在风道连接管680上。负离子发生器640设在送风部620和透光件660之间,还设有配合负离子发生器640将其所产生的负离子发散至室内的碳刷头。送风管道内还设有方便走线的走线槽,走线槽设在透光件660的内壁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净化机构包括设在净化通道内的滤芯组件320,滤芯组件320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的滤孔半径大于第二过滤层的滤孔半径,第二过滤层的滤孔半径大于第三过滤层的滤孔半径,第二过滤层设在第一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层层过滤及过滤精度的逐层提高,对外界空气中所含的杂志和有害物质进行层层去除,并得到质量度更高的空气。

进一步的,净化机构还包括净化箱310,净化通道设在净化箱310内,滤芯组件320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第一过滤层为初效滤网,第二过滤层为中效滤网,第三过滤层为高效滤网;

更进一步的,第一过滤层为铝合金滤网,第二过滤层为hepa滤纸,第三过滤层为夹碳布。

如图1所示,还包括:

第一智能装置520和与第一智能装置520电连接的第一电源模块530,第一智能装置520包括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tft显示屏及用于安装tft显示屏的tft底壳和tft上盖,第一电源模块530包括用于提供tft显示屏的电源板和用于安装电源板的第一电源盒底座及第一电源盒上盖;

第二智能装置540,第二智能装置540包括用于杀菌的led紫外灯及用于给led紫外灯供电的第二电源模块,第二智能装置540还包括第二电源盒底座和第二电源盒上盖。

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智能装置520、第二智能装置540、挡板驱动器422、第一驱动装置230、第三驱动器415和控制板,第一智能装置520、第二智能装置540、挡板驱动器422、第一驱动装置230和第三驱动器415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控制第一智能装置520、第二智能装置540、挡板驱动器422、第一驱动装置230和第三驱动器415以控制新风机各部分的运行。

更进一步的,还设有wifi模块和遥控器接收头,第一智能装置520的tft显示屏设在外壳本体100的外壁上,wifi模块和遥控器接收头设在tft显示屏的下方。

外壳本体100包括第一外壳110和与第一外壳110连接在一起形成箱体的第二外壳120,第一外壳110和第二外壳120之间还设锁紧机构170。

进一步的,锁紧机构170包括电磁锁扣和与电磁锁扣配合连接的电磁锁,电磁锁扣合电磁锁的设置便于新风机的维修或维护时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电磁锁扣打开外壳本体100,提高拆装效率。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外壳本体100还设有底座机构160,底座机构160包括设在外壳本体100底部的底板161、及设在底板161底部的四个调节脚轮,还底板161上设有水槽162,水槽162用于接收新风机空气过滤出的水,底板161上还设有用于抽拉水槽162的移动槽。

本发明可实现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新风机输送至室内,实现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换,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解决了室内空气循环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