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329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房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电子通讯行业发展迅猛,对应的电子设备机房面积越来越大,一个房间内放的电子机柜数量逐渐增多,由小型数据中心发展成内置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子机柜的大型或超大型idc数据中心。由于房间面积的增大,机柜数量增多及每个机柜功率负荷不同,以及房间内降温空调布置的不合理,大型数据机房房间内很容易造成局部热点问题,房间某个位置或多个位置不能得到有效降温,造成该位置的机柜温度升高,即该机柜存在局部热点,温度升高后电器元件处于高温环境,散热变差造成元器件稳定性变差,寿命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出现烧损、服务器宕机等不良现象。

现有机房为电子设备降温的空调多为独立式,房间内放置几个空调器,每个空调器独自运行,之间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容易造成房间局部热点的生成。另外由于房间每个地点的温度不均匀,各个空调器独自运行,温度低的区域空调制热运行,温度高的区域空调制冷运行,湿度高的区域空调除湿运行、湿度低的区域空调加湿运行,同一房间区域内这种空调异模式(制冷和制热为异模式,除湿和加湿为异模式)的运行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解决了机房内局部热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n个空调器,每个所述的空调器均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或/和,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

(2)计算平均回风温度或/和,平均回风湿度

其中,twi为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tsi为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i=1,2,3,...,n,n为开机空调器的数量;n≤n;

(3)根据平均回风温度twp、目标温度设定值tws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

(31)当twp≥tws+δt时:

若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冷运行;

若tws-δt<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32)当tws-δt<twp<tws+δt时:

若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冷运行;

若tws-δt<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热运行;

(33)当twp≤tws-δt时:

若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s-δt<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i≤tws-δt,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热运行;

其中,δt为温度控制精度值;

或/和,(4)根据平均回风湿度tsp、目标湿度设定值tss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

(41)当tsp≥tss+δh时:

若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除湿运行;

若tss-δh<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42)当tss-δh<tsp<tss+δh时:

若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除湿运行;

若tss-δh<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加湿运行;

(43)当tsp≤tss-δh时:

若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s-δh<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i≤tss-δh,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加湿运行;

其中,δh为湿度控制精度值。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1)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依次循环选择n个空调器开机运行第二设定时间,其余空调器待机,n个空调器的总制冷量≥机房内所有发热设备的总满热负荷;其中,n≤n,n为所有空调器的数量;第二设定时间大于第一设定时间。

又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本次计算出的twp与上一次计算出的平均回风温度的差值δtwp;

若twp≥tws+δt,且δtwp≥第一设定温差值,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制冷运行;其中,第一设定温差值>0;

若twp≤tws-δt,且δtwp≤第二设定温差值,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制热运行;其中,第二设定温差值<0;

若tws-δt/2<twp<tws+δt/2,则控制所有增开的空调器待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本次计算出的tsp与上一次计算出的平均回风湿度的差值δtsp;

若tsp≥tss+δh,且δtsp≥第一设定湿差值,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除湿运行;其中,第一设定湿差值>0;

若tsp≤tss-δh,且δtsp≤第二设定湿差值,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加湿运行;其中,第二设定湿差值<0;

若tss-δh/2<tsp<tss+δh/2,则控制所有增开的空调器待机。

优选的,δt的取值范围为1~5。

优选的,δh的取值范围为1~10。

优选的,第一设定温差值为1,第二设定温差值为-1。

优选的,第一设定湿差值为2,第二设定湿差值为-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任选一个空调器为主机,其余空调器为从机;主机的控制板分别与每个从机的控制板连接,控制每个从机的运行;当主机待机时,其控制板仍控制每个从机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或/和回风湿度;计算平均回风温度或/和平均回风湿度;根据平均回风温度、目标温度设定值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或/和,根据平均回风湿度、目标湿度设定值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从而解决了机房内的局部热点问题,保持机房内温度或/和湿度的稳定性,为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n个空调器,每个空调器均包括一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空调器和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安装在机房内,室外机安装在机房外。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任选其中一个空调器为主机,其余空调器为从机;主机的控制板分别与每个从机的控制板连接,控制每个从机的运行;当主机待机时,其控制板仍控制每个从机的运行。也就说是,主机和从机的区别在于,主机的控制板始终控制从机的运行,即使主机处于待机状态。即,主机待机时,主机的控制板始终运行,主机的其他部件待机。因此,n个空调器通过物理连线组网,进行统一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避免空调器疲劳运行以及达到节能的目的,所有的机房空调器轮值运行。即依次循环选择n个空调器作为一组,开机运行第二设定时间,其余空调器待机。

n的选取原则为:n个空调器的总制冷量≥机房内所有发热设备的总满热负荷;这样才能使得机房温度降下来,其中,n≤n,n为所有空调器的数量。

例如,空调系统共包括15个空调器,编号为1#、2#、3#、4#、5#、6#、……、15#,即n=15;房间内设备的总满热负荷100kw,每个空调器的制冷量为10kw,则n=10。

首先选择1#~10#作为一组运行第二设定时间(如2小时),其余5个空调器待机。在运行过程中,执行下述步骤s1~s4。

第二设定时间后,重新选择10个空调器运行,即,选择11#~15#以及1#~5#作为一组运行第二设定时间,其余5个空调器待机。在运行过程中,执行下述步骤s1~s4。

第二设定时间后,选择6#~15#作为一组运行第二设定时间,其余5个空调器待机。在运行过程中,执行下述步骤s1~s4。

依次类推。

通过空调器按组轮值运行,提高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延长了每个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了机房内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时间为1小时~7小时,既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空调器过度疲劳影响运行效率以及寿命;又避免时间过短导致过度频繁启停空调器造成能源浪费(空调器开机过程耗电较大)。因此,选择该时间范围,保证了每个空调器合理的运行时间,既保证了空调器的运行效率及寿命,又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1所示。

步骤s0:依次循环选择n个空调器开机运行第二设定时间,其余空调器待机。

步骤s1: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或/和,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第一设定时间小于第二设定时间。

通过布设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回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回风温度。

通过布设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回风口处的湿度传感器采集回风湿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时间为10分钟,既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的无法及时采集温湿度造成空调系统无法及时响应机房内的温湿度变化,又避免时间过短导致的温湿度采集过于频繁增加空调器负担。

步骤s2:计算平均回风温度或/和,平均回风湿度

其中,twi为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tsi为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i=1,2,3,...,n,n为开机空调器的数量;n≤n。

步骤s3:根据平均回风温度twp、目标温度设定值tws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

主机控制板获取每个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并计算平均回风温度,根据平均回风温度、目标温度设定值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整个空调系统具有统一的目标温度设定值。

具体来说:

(31)当twp≥tws+δt时,平均回风温度较高,整个机房为制冷方向需求,主机控制板将制冷方向需求下发至每个开机空调器,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温度与目标温度设定值tws的比较结果决定具体运行状态。

若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较高,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冷运行。

若tws-δt<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较低,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禁止该空调器制热运行,防止该空调器与主机控制板下发的制冷方向需求异模式运行,避免引起能源浪费。

即当twp≥tws+δt时,平均回风温度较高,整个机房为制冷方向需求,即空调系统大的运行方向为制冷运行;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温度,可以制冷运行或送风运行,但是不能制热运行,避免异模式运行引起能源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与制热为异模式,除湿与加湿为异模式,送风与制冷/制热/除湿/加湿不是异模式。

(32)当tws-δt<twp<tws+δt时,平均回风温度合理,整个机房为送风方向需求,主机控制板将送风方向需求下发至每个开机空调器,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温度与目标温度设定值tws的比较结果决定具体运行状态。

若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较高,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冷运行。

若tws-δt<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较低,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热运行。

即当tws-δt<twp<tws+δt时,平均回风温度合理,整个机房为送风方向需求,即空调系统大的运行方向为送风运行;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温度,可以制冷运行、制热运行或送风运行,不存在异模式运行。

(33)当twp≤tws-δt时,平均回风温度较低,整个机房为制热方向需求,主机控制板将制热方向需求下发至每个开机空调器,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温度与目标温度设定值tws的比较结果决定具体运行状态。

若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较高,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禁止该空调器制冷运行,防止该空调器与主机控制板下发的制热方向需求异模式运行,避免引起能源浪费。

若tws-δt<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wi≤tws-δt,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较低,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制热运行。

即当twp≤tws-δt时,平均回风温度较低,整个机房为制热方向需求,即空调系统大的运行方向为制热运行;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温度,可以制热运行或送风运行,但是不能制冷运行,避免异模式运行引起能源浪费。

δt为温度控制精度值。在本实施例中,δt的取值范围为1~5,既避免取值过大导致的空调器对制冷/制热需求不灵敏,不能及时满足机房的制冷/制热需求;又避免取值过小导致的空调器对制冷/制热需求过于灵敏,导致频繁转换运行模式,影响空调器的寿命。在该取值范围内,既保证了空调器可以灵活响应机房的制冷/制热需求,又保证了空调器的正常运行。δt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并计算平均回风温度,然后与目标温度设定值比较,确定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然后每台开机空调器比较各自的回风温度与平均回风温度,确定具体运行状态,消除机房内局部热点,达到机房内温度均衡;若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为送风运行,则开机空调器可以为制冷、制热或送风运行;若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为制冷运行,则开机空调器可以为制冷运行或送风运行,禁止制热运行;若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为制热运行,则开机空调器可以为制热运行或送风运行,禁止制冷运行;避免空调器与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异模式运行,避免异模式运行导致的能源浪费,使得整个机房逐渐达到合理的温度范围,保持机房内温度的稳定性,为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由于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每个时间段使用强度不同,高强度使用阶段内电子设备发热量短时间激增,造成房间温度骤升;夜晚闲置时间段内电子设备发热量少,空调系统仍以原状态运转造成能源浪费。针对此情况,为了保证机房内恒温,同时又高效节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1)获取本次计算出的twp与上一次计算出(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计算一次)的平均回风温度的差值δtwp。

(2)若twp≥tws+δt,且δtwp≥第一设定温差值,第一设定温差值>0;说明在制冷方向需求下,平均回风温度仍在上升,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制冷运行。

若twp≤tws-δt,且δtwp≤第二设定温差值,第二设定温差值<0;说明在制热方向需求下,平均回风温度仍在下降,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制热运行。

若tws-δt/2<twp<tws+δt/2,说明平均回风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则控制所有增开的空调器待机。

即,根据平均回风温度以及平均回风温度的变化,控制待机空调器临时增开制冷或制热运行,以应对机房内热负荷的骤升或骤降;当机房内的平均回风温度恢复到合理范围,即满足tws-δt/2<twp<tws+δt/2时,控制临时增开的空调器待机;实现了快速响应机房内温度的变化,避免机房内温度骤升或骤降,保证机房内温度的稳定性。

第一设定温差值为1,即,在平均回风温度的增值为1时确定机房内温度骤升;选择该值,既避免由于取值过大导致的无法及时响应机房内温度的骤升,没有及时增开空调器制冷影响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又避免由于取值过小导致的对机房内温度过于敏感造成频繁临时增开待机空调器制冷,影响空调器的寿命。

第二设定温差值为-1,即,在平均回风温度的降值为1时确定机房内温度骤降;选择该值,既避免由于取值过大导致的无法及时响应机房内温度的骤降,没有及时增开空调器制热影响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又避免由于取值过小导致的对机房内温度过于敏感造成频繁临时增开待机空调器制热,影响空调器的寿命。

例如,现在轮值的是10台空调器,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整个机房的温度控制需求。当机房内的某个服务器高峰时间段内工作量骤增,发热量超出常规水准,10台空调器制冷运行也无法达到降温需求,则需要在10台空调器的基础上一台一台的追加待机空调器制冷运行,直至平均回风温度恢复合理范围。

例如,每隔第一设定时间(10分钟)计算一次twp、δtwp。

若twp≥tws+δt且δtwp≥1,则叠加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制冷运行;10分钟后,若仍twp≥tws+δt且δtwp≥1,则叠加第二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制冷运行;依次类推,直至tws-δt/2<twp<tws+δt/2,控制所有叠加的空调器转为待机状态。

若twp≤tws-δt且δtwp≤-1,则叠加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制热运行;10分钟后,若仍twp≤tws-δt且δtwp≤-1,则叠加第二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制热运行;依次类推,直至tws-δt/2<twp<tws+δt/2,控制所有叠加的空调器转为待机状态。

步骤s4:根据平均回风湿度tsp、目标湿度设定值tss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

主机控制板获取每个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并计算平均回风湿度,根据平均回风湿度、目标湿度设定值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整个空调系统具有统一的目标湿度设定值。

具体来说:

(41)当tsp≥tss+δh时,平均回风湿度较高,整个机房为除湿方向需求,主机控制板将除湿方向需求下发至每个开机空调器,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湿度与目标湿度设定值tss的比较结果决定具体运行状态。

若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较高,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除湿运行。

若tss-δh<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在合理范围内,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较低,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禁止该空调器加湿运行,防止该空调器与主机控制板下发的除湿方向需求异模式运行,避免引起能源浪费。

即当tsp≥tss+δh时,平均回风湿度较高,整个机房为除湿方向需求,即空调系统大的运行方向为除湿运行;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湿度,可以除湿运行或送风运行,但是不能加湿运行,避免异模式运行引起能源浪费。

(42)当tss-δh<tsp<tss+δh时,平均回风湿度合理,整个机房为送风方向需求,主机控制板将送风方向需求下发至每个开机空调器,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湿度与目标湿度设定值tss的比较结果决定具体运行状态。

若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较高,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除湿运行。

若tss-δh<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在合理范围内,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较低,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加湿运行。

即当tss-δh<tsp<tss+δh时,平均回风湿度合理,整个机房为送风方向需求,即空调系统大的运行方向为送风运行;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湿度,可以除湿运行、加湿运行或送风运行,不存在异模式运行。

(43)当tsp≤tss-δh时,平均回风湿度较低,整个机房为加湿方向需求,主机控制板将加湿方向需求下发至每个开机空调器,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湿度与目标湿度设定值tss的比较结果决定具体运行状态。

若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较高,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禁止该空调器除湿运行,防止该空调器与主机控制板下发的加湿方向需求异模式运行,避免引起能源浪费。

若tss-δh<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在合理范围内,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送风运行。

若tsi≤tss-δh,说明第i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较低,则第i台开机空调器加湿运行。

即当tsp≤tss-δh时,平均回风湿度较低,整个机房为加湿方向需求,即空调系统大的运行方向为加湿运行;每个开机空调器根据各自的回风湿度,可以加湿运行或送风运行,但是不能除湿运行,避免异模式运行引起能源浪费。

δh为湿度控制精度值。在本实施例中,δh的取值范围为1~10,既避免取值过大导致的空调器对除湿/加湿需求不灵敏,不能及时满足机房的除湿/加湿需求;又避免取值过小导致的空调器对除湿/加湿需求过于灵敏,导致频繁转换运行模式,影响空调器的寿命。在该取值范围内,既保证了空调器可以灵活响应机房的除湿/加湿需求,又保证了空调器的正常运行。δh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湿度,并计算平均回风湿度,然后与目标湿度设定值比较,确定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然后每台开机空调器比较各自的回风湿度与平均回风湿度,确定具体运行状态,消除机房内局部热点,达到机房内湿度均衡;若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为送风运行,则开机空调器可以为除湿、加湿或送风运行;若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为除湿运行,则开机空调器可以为除湿运行或送风运行,禁止加湿运行;若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为加湿运行,则开机空调器可以为加湿运行或送风运行,禁止除湿运行;避免空调器与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方向异模式运行,避免异模式运行导致的能源浪费,使得整个机房逐渐达到合理的湿度范围,保持机房内湿度的稳定性,为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由于机房内电子设备存在高强度使用阶段和闲置阶段,造成机房内的湿度存在骤升和骤降的情况,若空调系统仍以原状态运转,容易造成能源浪费,且无法保持机房内恒湿。针对此情况,为了保证机房内恒湿,同时又高效节能,控制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1)获取本次计算出的tsp与上一次计算出(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计算一次)的平均回风湿度的差值δtsp。

(2)若tsp≥tss+δh,且δtsp≥第一设定湿差值,第一设定湿差值>0;说明在除湿方向需求下,平均回风湿度仍在上升,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除湿运行。

若tsp≤tss-δh,且δtsp≤第二设定湿差值,第二设定湿差值<0;说明在加湿方向需求下,平均回风湿度仍在下降,则增开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加湿运行。

若tss-δh/2<tsp<tss+δh/2,说明平均回风湿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则控制所有增开的空调器待机。

即,根据平均回风湿度以及平均回风湿度的变化,控制待机空调器临时增开除湿或加湿运行,以应对机房内湿度的骤升或骤降;当机房内的平均回风湿度恢复到合理范围,即满足tss-δh/2<tsp<tss+δh/2时,控制临时增开的空调器待机;实现了快速响应机房内湿度的变化,避免机房内湿度骤升或骤降,保证机房内湿度的稳定性。

第一设定湿差值为2,即,在平均回风湿度的增值为2时确定机房内湿度骤升;选择该值,既避免由于取值过大导致的无法及时响应机房内湿度的骤升,没有及时增开空调器除湿影响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又避免由于取值过小导致的对机房内湿度过于敏感造成频繁临时增开待机空调器除湿,影响空调器的寿命。

第二设定湿差值为-2,即,在平均回风湿度的降值为2时确定机房内湿度骤降;选择该值,既避免由于取值过大导致的无法及时响应机房内湿度的骤降,没有及时增开空调器加湿影响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又避免由于取值过小导致的对机房内湿度过于敏感造成频繁临时增开待机空调器加湿,影响空调器的寿命。

例如,现在轮值的是10台空调器,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整个机房的湿度控制需求。当机房内的某个服务器高峰时间段内工作量骤增,湿度超出常规水准,10台空调器除湿运行也无法达到除湿需求,则需要在10台空调器的基础上一台一台的追加待机空调器除湿运行,直至平均回风湿度恢复合理范围。

例如,每隔第一设定时间(10分钟)计算一次tsp、δtsp。

若tsp≥tss+δh且δtsp≥2,则叠加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除湿运行;10分钟后,若仍tsp≥tss+δh且δtsp≥2,则叠加第二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除湿运行;依次类推,直至tss-δh/2<tsp<tss+δh/2,控制所有叠加的空调器转为待机状态。

若tsp≤tss-δh且δtsp≤-2,则叠加一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加湿运行;10分钟后,若仍tsp≤tss-δh且δtsp≤-2,则叠加第二台处于待机状态的空调器开启加湿运行;依次类推,直至tss-δh/2<tsp<tss+δh/2,控制所有叠加的空调器转为待机状态。

因此,本实施例的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每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每台开机空调器的回风温度或/和回风湿度;计算平均回风温度或/和平均回风湿度;根据平均回风温度、目标温度设定值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或/和,根据平均回风湿度、目标湿度设定值控制每台开机空调器的运行;从而解决了机房内的局部热点问题,保持机房内温度或/和湿度的稳定性,为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