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658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属于工业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指数就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编制的工业产品实物量指数,是西方国家普遍用来计算和反映工业发展速度的指标,也是景气分析的首选指标。工业生产指数是相对指标,衡量制造业、矿业与公共事业的实质产出,衡量的基础是数量,而非金额。该指数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工业经济的景气状况和发展趋势。如同其他相对指标一样,在使用工业生产指数时,必须注意资料的可比性,必须同绝对指标结合起来使用,方能比较客观、全面地说明问题。工业生产指数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报告期各种代表产品产量与基期相比计算出个体指数,然后用衡量各种产品在工业经济中重要性不同的权数。加权平均计算出产品产量的分类指数和总指数,而总指数就是工业综合发展速度。

现有的运转设备(如高压变频器、空气压缩机)自带降温风扇产生的热量,在室内循环,使室内温度升高,高温空气聚集在室内顶部,无法排出,导致环境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传统解决室内温度高的做法是侧面墙壁凿孔安装轴流风机或者是在室内顶部安装无动力通风器。轴流风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室内的热空气抽出室外,虽然是强制通风,但是由于室内面积大,热空气又多积聚在顶部,轴流风机进风口面积受限,降温效果不好。轴流风机使用电能驱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动力设备的使用增加了维修、维护成本。无动力通风器是顶部开孔安装,虽然解决了浪费电能和动力设备维修成本的问题,但是由于通风口面积有限,降温效果不好,且在机器不工作时易出现雨水倒流的情况,从而导致机器受到损伤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包括降温风扇,所述降温风扇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进风口端设置有吸水棉承接盒,所述吸水棉承接盒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下表面设置有承接盒活动盖,所述承接盒活动盖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动盖把手,所述导流筒的出风口端设置有串轴,所述串轴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翻板,所述串轴的另一侧设置有墙体,所述导流筒的内部靠近出风口端设置有保护扇叶支架,所述保护扇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扇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导流筒位于运转降温设备的顶部,并与运转降温设备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导流筒进风口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进风口端向外折边15-25mm;导流筒进风口截面为圆形,出风口端向外折边10-30mm。

进一步优选的,出风口端向外折边20m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导流筒筒体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导流筒设有平滑过渡的流线型弧度。弧度根据运转设备与房间墙体外缘的位置决定。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翻板共设置有3-6个,且均安装在串轴的一侧,翻板在一个垂直平面上,且均通过串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多个翻板的总面积大于等于导流筒截面积,翻板为不锈钢板,厚度为0.12mm-0.5mm。力求质量轻。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吸水棉承接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凹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承接盒活动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凹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导流筒的进风口外表面设置有孔洞,且孔洞外壁设置有螺纹凹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导流筒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涂层,防腐涂层厚度为0.1-0.5cm,防腐涂层外表面光滑。

本发明的翻板在热风风压作用下自动开启(作用在每块翻板上的风压>翻板的重力),将热风源源不断的导出室外。设备停止后,翻板防逆流装置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防止室外空气及灰尘倒流进设备内部。根据降温设备的风量、导流筒的截面积计算风压,根据翻板的大小及所选材质计算翻板的重力;当风压>重力时,翻板会自动开启,根据截面积及翻板的大小合理设计翻板的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导流筒使冷热空气隔离,有效降低了运转设备本身及室内的温度。

(2)本发明的装置采用无动力输送热空气,每个50㎡的隔离空间可降低强制动力通风电费3.2万元以上。

(3)本发明的导流筒末端的翻板在使用时被热空气冲击开启,停车时关闭,防止室外空气倒灌,有效阻止了粉尘的进入。

(4)本发明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导流筒一端下表面的吸水棉便于阻止水分侵入,解决了现有的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在不使用时极易被雨水入侵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导流筒一端内部的保护扇叶便于阻止外物进入导流筒的内部,解决了在翻板打开时外物进入导流筒的内部,从而损坏设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串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水棉、2-吸水棉承接盒、3-保护扇叶支架、4-保护扇叶、5-串轴、6-导流筒、7-活动盖把手、8-承接盒活动盖、9-降温风扇、10-墙体、11-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参见图1和图2,包括降温风扇9,降温风扇9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流筒6,导流筒6的一端设置有吸水棉承接盒2,吸水棉承接盒2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棉1,吸水棉1的下表面设置有承接盒活动盖8,承接盒活动盖8的下表面设置有活动盖把手7,导流筒6的另一端设置有串轴5,串轴5的一侧设置有翻板11,串轴5的另一侧设置有墙体10导流筒6的内部设置有保护扇叶支架3,保护扇叶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保护扇叶4。

导流筒6位于运转降温设备的顶部,并与运转降温设备相对设置;导流筒进风口截面为正方形,进风口端向外折边15mm;导流筒进风口截面为圆形,出风口端向外折边20mm。

导流筒筒体形状为长方体,导流筒设有平滑过渡的流线型弧度。弧度根据运转设备与房间墙体外缘的位置决定。

为了便于阻止了粉尘的进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翻板11共设置有三个,且均安装在串轴5的一侧。

为了便于翻板11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翻板11在一个垂直平面内,且均通过串轴5连接。多个翻板的总面积大于等于导流筒截面积,翻板为不锈钢板,厚度0.12mm。

为了便于和导流筒6连接且为了便于承接盒活动盖8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水棉承接盒2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凹槽。

为了便于在吸水棉承接盒2内部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承接盒活动盖8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凹槽。

为了便于与吸水棉承接盒2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流筒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孔洞,且孔洞外壁设置有螺纹凹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安装完成后,运转设备自身生热,为防止设备高温带来的隐患,需强制降低设备温度。自身携带的降温风扇9产生的热风通过导流筒6排出室外,翻板11在热风冲击下自动开启,将热风源源不断的导出室外。设备停止后,翻板11自动关闭,防止室外空气及灰尘倒流进设备内部,而在设备开启时,热气流带动保护扇叶4旋转,进而防止在翻板11打开的情况下异物进入导流筒6,设备关闭后,通过活动盖把手7旋转承接盒活动盖8,将吸水棉1推至导流筒6的内部,若遇到下雨天,雨水从导流筒6一端进入后,由于吸水棉1的存在,在导流筒6内部流通的水分被吸水棉1吸收,进而阻止水分进入设备,在设备再次开启之前,旋转承接盒活动盖8,使得吸水棉1从导流筒6的内部下落至吸水棉承接盒2的内部,而设备产生的热量即可对吸水棉1进行烘干,最终实现重复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述的降温风扇热风导流系统,不同之处在于:

导流筒进风口截面为圆形,导流筒进风口截面为圆形,出风口端向外折边22mm。

导流筒筒体形状为圆柱体,翻板11共设置有5个,且均安装在串轴5的一侧。5个翻板11在一个垂直平面内,且均通过串轴5连接。多个翻板的总面积大于等于导流筒截面积,翻板为不锈钢板,厚度0.15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