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727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型电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环境堪忧,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近年来全国煤炭消费量居高不下,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显而易见。雾霾日益严重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冬季北方燃煤供暖极易带来环境的污染,使供暖期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导致雾霾形成。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

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实施电能替代,加快推进采暖电气化,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采暖方式并存的局面,建筑室内采暖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多,采暖设计方式也更加科学环保,采暖效率更高。在我国电力已相对缓和及电采暖具有众多明显优势的前提下,电采暖已成为今后城市供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申请公布号cn102182308a公开了一种使用发热电缆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步骤为:施工前地面和墙面的处理,地面和墙面铺设塑料薄膜进行防潮处理,在塑料薄膜上平整铺设隔热层,在隔热层上采用无纺布基镀铝箔或夹金铝箔纸平整铺设反射层,在反射层上平整铺设钢丝网,在钢丝网上布设发热电缆线及安装外置传感器,安装面层及温控器。该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对地板下方的混凝土垫层进行找平,工作量大,而且在钢丝网和发热电缆在铺设过程中存在移位的问题,可控性差。

授权公告号cn203160622u公开一种快速式电地暖的铺设结构,它包括需铺设地面的基层,在基层上设有找平层,在找平层上铺设有防潮垫,在防潮垫上设有保温板,在保温板上铺设有发热电缆,在发热电缆上设有导热板,在导热板上铺设有地面装饰物。该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对地板下方的混凝土垫层进行找平,工作量大,而且在钢丝网和发热电缆在铺设过程中存在移位的问题,可控性差,而且容易发生空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结构,本发明通过在网筛上方设置找平层,省略掉常规铺设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层进行找平的程序,而且压条找平的方式更加灵活,不仅可用于网筛的定位效果,而且本发明在压条上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可以提供受热膨胀空间,有效避免了整体受热膨胀造成地板与混凝土分离发生空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反射层、网筛、发热电缆、混凝土层和地板,所述网筛上方设置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为多个压条,多个压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条的上端面设置与发热电缆相匹配的绕线槽,所述压条的上端面设置伸缩缝,所述混凝土层的上端面与压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找平层上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显示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设置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条纵横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板材,所述网筛为铁网。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为铝箔,所述混凝土层的砂石为米石。

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地面及踢脚线的整体平整度,对施工现场进行找平;

s2:依次铺设保温层、反射层和网筛,相邻的反射层之间通过胶带进行粘接;

s3:铺设找平层和发热电缆,将压条两端通过楔形块与墙面进行定位,使之固定在网筛的上方并与网筛相贴合,通过水平仪对多个压条的上端面进行找平,使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网筛上铺设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回转的部位稳固在压条的绕线槽;

s4:铺设混凝土层和地板,在相邻压条之间的网筛上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终凝状态时,其上端面与压条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找平层和混凝土层上铺设地板。

进一步的,在压条内安装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保温层、反射层、网筛、发热电缆、混凝土层和地板,网筛上方设置找平层,找平层为多个压条,多个压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条的上端面设置与发热电缆相匹配的绕线槽,压条的上端面设置伸缩缝,混凝土层的上端面与压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结构设计在施工时,多个压条为找平层,省略掉常规铺设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层进行找平的程序,而且压条找平的方式更加灵活;另外,压条不仅用于网筛的定位效果,而且其上设置绕线槽,可以对发热电缆的绕线提供便利的绕线空间,有效预防人员走动造成网筛移动的问题,并且利于发热电缆的回转布置,对其进行防护;此外,在铺设混凝土层过程中人员可以踩踏压条进行出入,压条有效分散了人员踩踏的局部压强,在提高人员出入的便利性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了由于人员出入造成网筛与保温层之间的摩擦,提高保温层的结构完整性;

特别重要的是,由于地热使用过程中,在地面受热的情况下,混凝土层会存在受热膨胀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墙边预留间隙,但是该做法很容易造成墙边的地板下空洞的问题,本发明在压条上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可以提供受热膨胀空间,混凝土层和地板铺设时可以紧贴墙边,而且相对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受热膨胀,本发明的混凝土层为多块分离式结构,受热膨胀方式为局部分布,有效避免了整体受热膨胀造成地板与混凝土分离发生空鼓的问题。

2.找平层上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显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设置在墙体上,本结构设计是利用数显控制实现对地热的温度监控和调控,需指出的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压条内,有效预防混凝土对其腐蚀的问题发生,提高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3.在铺设面积较大的施工场所使用时,本发明将压条纵横交错设置,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全面抵消混凝土受热膨胀过程中的形变量。

4.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地面及踢脚线的整体平整度,对施工现场进行找平;

s2:依次铺设保温层、反射层和网筛,相邻的反射层之间通过胶带进行粘接;

s3:铺设找平层和发热电缆,在压条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将压条两端通过楔形块与墙面进行定位,使之固定在网筛的上方并与网筛相贴合,通过水平仪对多个压条的上端面进行找平,使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网筛上铺设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回转的部位稳固在压条的绕线槽;

s4:铺设混凝土层和地板,在相邻压条之间的网筛上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终凝状态时,其上端面与压条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找平层和混凝土层上铺设地板。

通过上述方法,压条的设计用于整体式找平,不仅可实现快速、局部式的铺设混凝土层,而且压条为地板铺设时提供初支撑力,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载荷,特别是压条上设置伸缩缝,改变了传统技术中在墙边预留伸缩缝的施工方式,有效改善长期地热使用环境下地板空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压条7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保温层,2-反射层,3-网筛,4-发热电缆,5-混凝土层,6-地板,7-压条,8-绕线槽,9-伸缩缝,10-温度传感器,11-中央处理模块,12-显示模块,13-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1、反射层2、网筛3、发热电缆4、混凝土层5和地板6,保温层1为聚苯乙烯板材,反射层2为铝箔,混凝土层5的砂石为米石,网筛3为铁网,网筛3上方设置找平层,找平层为多个压条7,多个压条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条7的上端面设置与发热电缆4相匹配的绕线槽8,压条7的上端面还设置伸缩缝9,伸缩缝9的深度位于压条7厚度的1/2-4/5,伸缩缝9延伸方向与压条7的长边方向相平行,混凝土层5的上端面与压条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找平层上均匀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压条7内,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11,中央处理模块11的输出端设置显示模块12,中央处理模块11和显示模块12设置在墙体13上。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发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1、反射层2、网筛3、发热电缆4、混凝土层5和地板6,保温层1为聚苯乙烯板材,反射层2为铝箔,混凝土层5的砂石为米石,网筛3为铁网,网筛3上方设置找平层,找平层为多个压条7,多个压条7纵横交错设置,多个压条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压条7的上端面设置与发热电缆4相匹配的绕线槽8,压条7的上端面还设置伸缩缝9,伸缩缝9的深度位于压条7厚度的1/2-4/5,伸缩缝9延伸方向与压条7的长边方向相平行,混凝土层5的上端面与压条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找平层上均匀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压条7内,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11,中央处理模块11的输出端设置显示模块12,中央处理模块11和显示模块12设置在墙体13上。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压条7纵横交错设置,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全面抵消混凝土受热膨胀过程中的形变量,适合面积较大的施工场所推广使用。

实施例三

采用发热电缆的电采暖铺设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地面及踢脚线的整体平整度,对施工现场进行找平;

s2:依次铺设保温层、反射层和网筛,相邻的反射层之间通过胶带进行粘接;

s3:铺设找平层和发热电缆,找平层为多个压条,将压条两端通过楔形块与墙面进行定位,使之固定在网筛的上方并与网筛相贴合,通过水平仪对多个压条的上端面进行找平,使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网筛上铺设发热电缆,发热电缆回转的部位稳固在压条的绕线槽;

s4:铺设混凝土层和地板,在相邻压条之间的网筛上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终凝状态时,其上端面与压条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找平层和混凝土层上铺设地板。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s3中在找平层内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压条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