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与氟泵驱动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626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冷与氟泵驱动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风冷冷水机组在低环境温度-7℃以下时,不开启制冷运行,制冷剂循环系统处于停止状态,需要开启载冷剂自然冷却系统;现有的载冷剂自然冷却系统一般由自然冷却盘管、中间换热器、水泵、防冻载冷剂组成,载冷剂自然冷却系统自然冷却循环如下:水泵将载冷剂输送到自然冷却盘管,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载冷剂温度降低;低温载冷剂再进入中间换热器与空调系统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制取空调系统用冷冻水;然后,载冷剂再回到水泵。然而,在低环境温度-7℃以下时,虽能通过载冷剂自然冷却系统解决制冷剂循环系统不能开启的问题,但是,需要增加载冷剂自然冷却循环系统,会导致机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成本高,而且运行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与氟泵驱动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通过在较高环境温度时运行压缩机制冷循环,在低环境温度-7℃以下时,通过运行氟泵,进行制冷剂循环系统的自然冷却过程,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冷与氟泵驱动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包括磁悬浮压缩机、EC轴流风机、风冷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氟泵、经济器、满液式蒸发器,所述磁悬浮压缩机的排气出口经过排气管道与风冷冷凝器的入口连接,该排气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风冷冷凝器上端设置有EC轴流风机,

所述风冷冷凝器的出口与干燥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与储液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分为两管路与经济器相连通,其中一管路经电子膨胀阀C与经济器的液态制冷剂进口相连通,另一管路直接与经济器的液态制冷剂入口相连通,所述经济器的汽态制冷剂出口与磁悬浮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通,所述经济器的液态制冷剂出口经电子膨胀阀A与满液式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还与氟泵入口相连通,所述氟泵的出口经电子膨胀阀B与满液式蒸发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满液式蒸发器的出口经过吸气管道分别与磁悬浮压缩机的吸气口、风冷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并且所述满液式蒸发器的出口与风冷冷凝器的入口之间的吸气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B。

所述储液器的出口还通过一冷却管道与磁悬浮压缩机的电机冷却口连通,从而对电机进行冷却。

所述吸气管道还通过旁通管路与排气管道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设置有电子膨胀阀D和球阀A。

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与储液器上均设置有安全阀。

所述风冷冷凝器出口与干燥过滤器入口之间设置有球阀B。

所述风冷冷凝器呈W结构布设在机架上。

所述的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和氟泵驱动自然冷却循环两种制冷模式,

当冷冻水出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7℃、且环境温度>-7℃时,运行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磁悬浮压缩机运行,排气经过单向阀A进入风冷冷凝器进行冷凝,风冷冷凝器通过EC轴流风机进行冷却,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和储液器,再分成两路进入经济器;其中一路经电子膨胀阀C节流后通过液态制冷剂进口进入经济器,在经济器中蒸发后变成汽态制冷剂,并通过汽态制冷剂出口回到磁悬浮压缩机的补气口,另一路通过液态制冷剂入口直接进入经济器进行过冷却,过冷后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A节流,再进入满液式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在满液式蒸发器中蒸发制取冷冻水,蒸发后的汽态制冷剂经过吸气管道回到磁悬浮压缩机的吸气口,在此过程中,单向阀B、氟泵、电子膨胀阀B关闭;

当环境温度<-7℃或冷冻水出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9℃时,运行氟泵驱动自然冷却循环模式,氟泵运行,液态制冷剂从氟泵的出口经过电子膨胀阀B进行节流,再进入满液式蒸发器,液态制冷剂在满液式蒸发器中蒸发制取冷冻水,蒸发后的汽态制冷剂经过单向阀B进入风冷冷凝器进行冷凝,风冷冷凝器通过EC轴流风机进行冷却,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储液器再回到氟泵的进口,在此过程中,单向阀A、磁悬浮压缩机、电子膨胀阀A、电子膨胀阀C关闭;

当7℃≤冷冻水出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9℃时,维持之前的运行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压缩机的吸气、排气管道上增加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接单向阀,以及在储液器与蒸发器之间增加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接氟泵、电子膨胀阀;通过压缩机、氟泵、电子膨胀阀、单向阀的切换,来达到冷水机组实现制冷循环与自然冷却循环的目的,在较高环境温度时运行压缩机制冷循环,在低环境温度-7℃下运行氟泵进行自然冷却循环,从而避免了在低环境温度-7℃以下时运行载冷剂自然冷却循环系统,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运行成本,并且机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流程框图,

图中,1-单向阀B,2-磁悬浮压缩机,3-单向阀A,4-EC轴流风机,5-风冷冷凝器,6-干燥过滤器,7-储液器,8-氟泵,9-经济器,10-电子膨胀阀A,11-电子膨胀阀B,12-电子膨胀阀C,13-满液式蒸发器,14-排气管道,15-吸气管道,21-排气出口,22-补气口,23-吸气口,91-液态制冷剂进口,92-汽态制冷剂出口,93-液态制冷剂入口,94-液态制冷剂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制冷与氟泵驱动自然冷却风冷冷水机组,包括磁悬浮压缩机2、EC轴流风机4、风冷冷凝器5、干燥过滤器6、储液器7、氟泵8、经济器9、满液式蒸发器13,

所述磁悬浮压缩机2的排气出口21经过排气管道14与风冷冷凝器5的入口连接,该排气管道14上设置有单向阀A3,所述风冷冷凝器5呈W结构布设在机架上,所述风冷冷凝器5上端设置有EC轴流风机4,

所述风冷冷凝器5的出口与干燥过滤器6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干燥过滤器6的出口与储液器7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储液器7的出口分为两路与经济器9相连通,其中一路经电子膨胀阀C12与经济器9的液态制冷剂进口91相连通,另一路与经济器9的液态制冷剂入口93相连通,所述经济器的汽态制冷剂出口92与磁悬浮压缩机2的补气口22相连通,所述经济器9的液态制冷剂出口94经电子膨胀阀A10与满液式蒸发器13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储液器7的出口还与氟泵8入口相连通,所述氟泵8的出口经电子膨胀阀B11与满液式蒸发器13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满液式蒸发器13的出口经过吸气管道15分别与磁悬浮压缩机2的吸气口23、风冷冷凝器5的入口相连通,并且所述满液式蒸发器13的出口与风冷冷凝器5的入口之间的吸气管道15上设置有单向阀B1。

所述储液器7的出口还通过冷却管道与磁悬浮压缩机2的电机冷却口连通,从而对电机进行冷却。

所述吸气管道15还通过旁通管路与排气管道14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还设置有电子膨胀阀D和球阀A。

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13与储液器7上均设置有安全阀。

所述风冷冷凝器5的出口与干燥过滤器6入口之间设置有球阀B。

所述的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和氟泵驱动自然冷却循环两种制冷模式,

当冷冻水出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7℃、且环境温度>-7℃时,运行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磁悬浮压缩机2运行,排气经过单向阀A3进入风冷冷凝器5进行冷凝,风冷冷凝器5通过EC轴流风机4进行冷却,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6和储液器7,再分成两路进入经济器9;其中一路经电子膨胀阀C12节流后通过液态制冷剂进口进入经济器9,在经济器9中蒸发后变成汽态制冷剂,并通过汽态制冷剂出口回到磁悬浮压缩机2的补气口,另一路通过液态制冷剂入口直接进入经济器9进行过冷却,过冷后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A10节流,再进入满液式蒸发器13中,液态制冷剂在满液式蒸发器13中蒸发制取冷冻水,蒸发后的汽态制冷剂经过吸气管道回到磁悬浮压缩机2的吸气口,在此过程中,单向阀B1、氟泵8、电子膨胀阀B11关闭;

当环境温度<-7℃或冷冻水出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9℃时,运行氟泵驱动自然冷却循环模式,氟泵8运行,液态制冷剂从氟泵8的出口经过电子膨胀阀B11进行节流,再进入满液式蒸发器13,液态制冷剂在满液式蒸发器13中蒸发制取冷冻水,蒸发后的汽态制冷剂经过单向阀B1进入风冷冷凝器5进行冷凝,风冷冷凝器5通过EC轴流风机4进行冷却,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依次经过干燥过滤器6、储液器7再回到氟泵8的进口,在此过程中,单向阀A3、磁悬浮压缩机2、电子膨胀阀A10、电子膨胀阀C12关闭;

当7℃≤冷冻水出水温度减去环境温度≤9℃时,维持之前的运行模式。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