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485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箱,具体涉及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



背景技术:

涂料在试制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样品晾干,采用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一般采用热风式烘箱,现有的烘箱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涂料在烘箱中烘干后,取出时需要将手伸入烘箱内,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刚刚烘干的涂料容易烫手,而人们将手伸入拿取更加不方便,可能将涂料摔在地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烘箱取出涂料时需要将手伸出烘箱,不仅操作不方便容易烫手,还容易摔坏涂料损坏式样,并且现有的烘箱功能单一,对于需要检测腐蚀性的涂料而言,操作麻烦,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解决不方便拿取烘箱中的涂料以及检测腐蚀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包括烘箱本体、位于烘箱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在靠近与其开口所在水平面垂直的两条侧边上分别有一条滑道,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有水平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方有两条小滑道,所述小滑道上连接有若干可在小滑道上滑动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滑道上并且在滑道上滑动,所述放置板在靠近烘箱本体开口的侧面上连接有挂钩A,所述放置板的其他三个侧面上连接有竖直的挡板,所述放置板上两个相对的挡板上均连接有挂钩B,所述挂钩B连接一个带有小挂钩的把手,所述把手勾住两个挂钩B并将放置板提起,所述放置板上方并排连接有若干小隔板,所述小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注射杆,所述小隔板与注射杆将放置板分隔成若干用于放置涂料的区域,所述注射杆的内部有凹槽并且与小隔板垂直的两个侧面上有若干并列排列的注射孔,每个注射孔对于一个涂料区域,所述注射孔包括三个竖直排列的小孔,所述注射杆具有凹槽开口的底部有注射液体的注射口,所述注射杆用于装盛腐蚀液,并且腐蚀液从小孔中流出。所述注射杆内部的凹槽从凹槽开口方向向内逐渐向下倾斜,并且凹槽的底部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向下倾斜,并且所述凹槽为防腐蚀材料。

进一步的,当烘箱烘干完毕后,通过把手带有小挂钩的一端将放置板侧面上的挂钩A勾住,并向外拖拉,此时放置板下方的滚轮在滑道和小滑道之间滑动,这样便于放置板滑出烘箱,进而使放置板带动涂料一起移出烘箱,这样就不需要将手伸入烘箱中取出涂料了,并且在取出涂料时通过放置板将涂料一起拿出,这样更加方便,不需要重复拿取,并且当将放置板移出烘箱一定距离时,将把手从挂钩A中取下,在放置在挂钩B上,进而可通过把手将放置板提拉起来放置到需要的地方。并且,在使用时有的涂料要检测耐腐蚀性,进而在腐蚀时可直接通过注射杆,将腐蚀液从注射口注入,最后腐蚀液从注射孔中的小孔中流出,流入涂料中,进而对其进行腐蚀。这样使用时更加方便,不需要拿出来进行腐蚀后在放入烘箱中。

更进一步的,本装置的腐蚀液从凹槽中流入最后从小孔中流出,凹槽从注射口处向内逐渐向下倾斜,更加便于腐蚀液流入里面的注射孔,并且每个注射孔在分隔的一个涂料区域中,每个注射孔具有三个小孔,在流出腐蚀液时更加均匀,腐蚀效果也更加好。

本装置与现有的烘箱相比,可通过手不与烘箱接触进而将涂料取出,并且同时将涂料取出,操作更加方便,在移出放置板时,可通过把手将放置板提拉出来,更加方便移动的任意位置。

优选的,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所述放置板上方并排连接有若干小隔板,所述小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注射杆,所述小隔板与注射杆将放置板分隔成若干用于放置涂料的区域。将涂料放置在分隔好的区域,在拿取放置板时不会将涂料打翻或者混在一起,更加方便使用。

优选的,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所述放置板、挡板均为传热材料。这样不会影响烘箱的烘干效果。

优选的,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所述放置板的大小与隔板的大小相同。这样放置的涂料更多,更加使用。

优选的,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所述烘箱本体的侧面连接有用于挂放把手的挂放装置。不使用把手时,将把手挂在烘箱本体的侧面,不仅方便随时使用,也更加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本装置在使用后,不需要将手伸入烘箱本体中拿取涂料,通过放置板直接将涂料全部取出,操作更加方便,也不会将涂料摔在地上损坏涂料;

2、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本装置通过把手不仅可将放置板拉出,还可通过把手将放置板提拉出来,有效防止放置板翻倒,并且放置板上的挡板也可防止涂料滑落出放置板,更加实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本装置将涂料放置在放置板上通过小隔板和注射杆分隔出的区域中,防止在搬运的过程中,涂料混在一起,发生翻倒混合等现象;并且,本装置的注射杆可装盛腐蚀液,可直接对涂料进行腐蚀,不需要拿出后进行腐蚀,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烘箱本体,2-隔板,3-滑道,4-放置板,5-滚轮,6-挡板,7-挂钩A,8-小隔板,9-注射杆,10-挂钩B,11-把手,12-挂放装置,13-小孔,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包括烘箱本体1、位于烘箱内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在靠近与其开口所在水平面垂直的两条侧边上分别有一条滑道3,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有水平的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下方有两条小滑道,所述小滑道上连接有若干可在小滑道上滑动的滚轮5,所述滚轮5位于滑道3上并且在滑道3上滑动,所述放置板4在靠近烘箱本体1开口的侧面上连接有挂钩A7,所述放置板4的其他三个侧面上连接有竖直的挡板6,所述放置板4上两个相对的挡板6上均连接有挂钩B10,所述挂钩B10连接一个带有小挂钩的把手11,所述把手11勾住两个挂钩B10并将放置板4提起,所述放置板4上方并排连接有若干小隔板8,所述小隔板8之间连接有若干注射杆9,所述小隔板8与注射杆9将放置板4分隔成若干用于放置涂料的区域,所述注射杆9的内部有凹槽14并且与小隔板8垂直的两个侧面上有若干并列排列的注射孔,每个注射孔对于一个涂料区域,所述注射孔包括三个竖直排列的小孔13,所述注射杆9具有凹槽14开口的底部有注射液体的注射口,所述注射杆9用于装盛腐蚀液,并且腐蚀液从小孔13中流出。

实施例2

所述的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包括烘箱本体1、位于烘箱内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在靠近与其开口所在水平面垂直的两条侧边上分别有一条滑道3,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有水平的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下方有两条小滑道,所述小滑道上连接有若干可在小滑道上滑动的滚轮5,所述滚轮5位于滑道3上并且在滑道3上滑动,所述放置板4在靠近烘箱本体1开口的侧面上连接有挂钩A7,所述放置板4的其他三个侧面上连接有竖直的挡板6,所述放置板4上两个相对的挡板6上均连接有挂钩B10,所述挂钩B10连接一个带有小挂钩的把手11,所述把手11勾住两个挂钩B10并将放置板4提起,所述放置板4上方并排连接有若干小隔板8,所述小隔板8之间连接有若干注射杆9,所述小隔板8与注射杆9将放置板4分隔成若干用于放置涂料的区域,所述注射杆9的内部有凹槽14并且与小隔板8垂直的两个侧面上有若干并列排列的注射孔,每个注射孔对于一个涂料区域,所述注射孔包括三个竖直排列的小孔13,所述注射杆9具有凹槽14开口的底部有注射液体的注射口,所述注射杆9用于装盛腐蚀液,并且腐蚀液从小孔13中流出。注射杆9内部的凹槽14从凹槽14开口方向向内逐渐向下倾斜,并且凹槽14的底部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向下倾斜,并且所述凹槽14为防腐蚀材料。所述放置板4、挡板6均为传热材料。

实施例3

所述的用于实验室的新型涂料烘箱,包括烘箱本体1、位于烘箱内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在靠近与其开口所在水平面垂直的两条侧边上分别有一条滑道3,所述隔板2的上表面有水平的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下方有两条小滑道,所述小滑道上连接有若干可在小滑道上滑动的滚轮5,所述滚轮5位于滑道3上并且在滑道3上滑动,所述放置板4在靠近烘箱本体1开口的侧面上连接有挂钩A7,所述放置板4的其他三个侧面上连接有竖直的挡板6,所述放置板4上两个相对的挡板6上均连接有挂钩B10,所述挂钩B10连接一个带有小挂钩的把手11,所述把手11勾住两个挂钩B10并将放置板4提起,所述放置板4上方并排连接有若干小隔板8,所述小隔板8之间连接有若干注射杆9,所述小隔板8与注射杆9将放置板4分隔成若干用于放置涂料的区域,所述注射杆9的内部有凹槽14并且与小隔板8垂直的两个侧面上有若干并列排列的注射孔,每个注射孔对于一个涂料区域,所述注射孔包括三个竖直排列的小孔13,所述注射杆9具有凹槽14开口的底部有注射液体的注射口,所述注射杆9用于装盛腐蚀液,并且腐蚀液从小孔13中流出。注射杆9内部的凹槽14从凹槽14开口方向向内逐渐向下倾斜,并且凹槽14的底部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向下倾斜,并且所述凹槽14为防腐蚀材料。所述放置板4、挡板6均为传热材料。放置板4的大小与隔板2的大小相同。烘箱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用于挂放把手11的挂放装置1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