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00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尤指一种凭借保护罩将太阳能板保护其中,以提升保护太阳能板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近年各国正面临能源缺乏危机,且由于大量开采地球能源与产生温室气体,更加快全球暖化的速度,致使极端气候导致的灾害损失频传,因此为解决能源缺乏问题及温室气体的产生,现今须找出替代的永续能源以解决前述问题。

其中,太阳能系地球上取的不尽的能源的一,因此太阳能可谓再生能源中被广泛利用;当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时,其系通过太阳能板收集太阳光,进而转换成电能,如此达致发电的目的,且现今生活周遭充满便利的工具都脱离不了以电进行驱动,诸如行动电子用品或生活日用品,因此,凭借太阳能进行发电势在必行。

现有提供一种中国台湾公告第M426010号的「太阳能增效聚光装置及其反射镜」一案,其系将二相对应的反射镜间相互反射太阳光,如此增加聚光的功效;然而,现有中国台湾第M426010号的「太阳能增效聚光装置及其反射镜」一案,其系于反射镜的反射面涂抹具有防尘及防水保护层,仅可防止灰尘或水滴粘附于反射面,并非利用罩体将反射面直接隔绝外部空气,因此也遭外在因素导致毁损;此外,由于光电转换单元系平放的状态且两侧设置反射镜,但需放置特定方向以接收各方向的太阳光,因此于使用上也造成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特地针对立体太阳能板加以研究及改良,期以一较佳设计改善上述问题,并在经过长期研发及不断测试后,始有本实用新型的问世。

爰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包含:一本体,其设有至少一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有复数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用以接收太阳光来转换为热能;一支撑装置,其用以固设所述导热件并传递所述导热件转换的热能,且该支撑装置呈立体状,使导热件接收以不同角度照射的太阳光;一能量转换装置,其耦接并接收该支撑装置所传递的热能,且能量转换装置将接收的热能据以转换为电能;一反射板,其组设于该能量转换装置相对所述太阳能板的一端;以及一保护罩,其组设于该反射板对应该本体一侧,使该反射板与该保护罩之间形成一空间,该本体放置于该空间。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导热件内部分别更形成一导热空间,且所述导热件对应导热空间处分别设有一开口;太阳光凭借所述开口处传至每一所述导热空间,所述导热空间内聚集经由多重反射的太阳光而产生的热能。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导热件的开口分别朝向不同角度。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导热件的开口呈几何形状。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导热件内部可接收太阳光的材质。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反射板相对该本体一侧更组设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内设有一换气元件,该换气元件贯通至该空间。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换气元件更包含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连通一第一通道,而该第二通孔连接一第二通道,且该第一通道及该第二通道连接至外部空气。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支撑架相对该太阳能板处更设有一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且该第二通道连通至该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又该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耦接该能量转换装置。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更设有一风力发电装置,该风力发电装置包含至少一风力扇叶及至少一涡轮叶片,该风力扇叶设于该本体外部并枢接所述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设于该保护罩底端且设于该支撑架的内部;该风力扇叶凭借外部风力进行运作时,进而带动所述涡轮叶片旋转,如此令该换气元件产生空气对流,且该风力发电装置耦接该能量转换装置,如此将风力转换产生电能。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涡轮叶片分别对应设于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通孔处。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太阳能板呈圆盘状。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支撑装置呈立体状的金属板,且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于该支撑装置的侧边。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支撑装置呈立体状的反光或透光材质。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所述导热件呈矩阵排列于该支撑装置的一侧。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反射板呈弧型,且该保护罩对应该反射板呈圆弧型。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反射板是镜面的材质制成。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反射板是具有反光作用的材质制成。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保护罩是透光材质制成。

据上所述的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中,该保护罩是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

是由上述说明及设置,显见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下列数项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将太阳能板放置于反射板与保护罩间形成的空间,因此保护罩可降低太阳能板遭受外在因素而破坏、损毁的概率,如此保护太阳能板的功效。

2.由于保护罩对应反射板而呈圆弧型,且圆弧型是具有光滑且无边角的型态,因此可提升使用者清洁时的便利性。

3.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可利用风力扇叶凭借外部风力进行运作,进而带动支撑架内部的涡轮叶片旋转,其一所述涡轮叶片将外部空气凭借第一通道由第一通孔导入至空间中,而原空间的空气也利用另一所述涡轮叶片运作经第二通孔由第二通道将空气导出,如此达致空气对流以及空间恒温的功效,并可将热空气导入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中。

4.本实用新型可凭借经太阳光照射于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与太阳能板的热空气传递至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内的水流,以提升水流的温度;也可凭借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传递至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以抬升水流温度,如此达致使用的便利性。

5.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呈立体状,且导热件系阵列排列于支撑装置,因此,当光线照射于保护罩收光后,部分光线系直接折射至本体的导热件及支撑装置,而部分光线系折射后再经反射板反射至本体的导热件及支撑装置,故反射板的设置可接收照射不同方向的太阳光,如此有效提升太阳能板接收太阳光的光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换气元件将空气流通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本实用新型〕;1本体;11太阳能板;111导热件;112支撑装置;113能量转换装置;2反射板;3保护罩;4支撑架;41换气元件;411第一通孔;412第二通孔;413第一通道;414第二通道;415风力发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实施手段、特点及其功效,兹举数种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于下文进行详细说明,俾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实用新型。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立体太阳能板保护罩,其包含:

一本体1,其设有至少一太阳能板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板11呈圆盘状;且所述太阳能板11设有复数导热件111,所述导热件111分别用以接收太阳光来转换为热能;又所述导热件111内部分别更形成一导热空间(图未绘示),此外,所述导热件111对应导热空间处分别设有一开口(图未绘示);太阳光凭借所述开口处传至每一所述导热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111的开口分别朝向不同角度;且由于所述导热件111的开口呈几何形状,因此,所述导热空间内聚集经由多重反射的太阳光而产生的热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111内部可接收太阳光的材质;

一支撑装置112,其用以固设所述导热件111并传递所述导热件111转换的热能,且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装置112呈直立式的立体状;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111呈矩阵排列于该支撑装置112的一侧;故令导热件111接收以不同角度照射而来的太阳光;该支撑装置112呈立体状的金属板,且所述导热件111分别设置于该支撑装置112的侧边,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支撑装置112呈立体状的反光或透明材质;

一能量转换装置113,其耦接并接收该支撑装置112所传递的热能,且将能量转换装置113接收的热能据以转换为电能;

一反射板2,其组设于该能量转换装置113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1的一端,在一实施例中,该反射板2是镜面或具反光作用的材质制成;

一保护罩3,其组设于该反射板2对应所述太阳能板11一侧,使该反射板2与该保护罩3之间形成一空间(图未绘示),所述太阳能板11放置于该空间,在一实施例中,该反射板2呈弧型,且该保护罩3对应该反射板2呈圆弧型,使该反射板2与该保护罩3对应呈一球状者;且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保护罩3是透光材质制成;又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保护罩3是玻璃;以及

该反射板2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1一侧更组设一支撑架4,该支撑架4内设有一换气元件41,该换气元件41贯通至该空间,该换气元件41更包含一第一通孔411及一第二通孔412,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孔411系入气孔,而该第二通孔412系排气孔,惟并不以此作为限定;该第一通孔411连通一第一通道413,而该第二通孔412连接一第二通道414,且该第一通道413及该第二通道414连接至外部空气;

一风力发电装置415,该风力发电装置415包含一风力扇叶(图未绘示)及至少一涡轮叶片(图未绘示),该风力扇叶设于该本体1外部并枢接所述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设于该保护罩3底端且设于该支撑架4的内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叶片分别对应设于该第一通孔411及该第二通孔412处;该风力扇叶凭借外部风力进行运作时,进而带动所述涡轮叶片旋转,如此令该换气元件41产生空气对流,且该风力发电装置415耦接该能量转换装置113,如此将风力转换产生电能者;以及

一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图未绘示),在一实施例中,其设于该支撑架4的底端处;该第二通道414连通至该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又在一实施例中,该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一热水储存筒(图未绘示)处耦接该能量转换装置113。

藉此,使用者将反射板2装设于太阳能板11的底端,且将支撑架4组设于反射板2的底侧,而后将保护罩3对应组设于反射板2,如此将太阳能板11包覆其中即告完成;由于太阳能板11被放置于反射板2与保护罩3间形成的空间,因此保护罩3可降低太阳能板11遭受外在因素而破坏的概率,如此保护太阳能板11的功效;此外,由于保护罩3对应反射板2而呈圆弧型,由于具光滑且无边角的型态,因此提升清洁时的便利性。

又由于风力发电装置415利用风力扇叶利用外部风力进行运作时,进而带动支撑架4内部的涡轮叶片旋转,其一所述涡轮叶片将外部空气凭借第一通道413由第一通孔411导入至空间中,而后利用另一所述涡轮叶片将原空间的空气经第二通孔412由第二通道414传至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如此达致空气对流以及空间恒温的功效;此外,因太阳能板11的支撑装置112呈直立式的立体状,导热件111呈矩阵排列于支撑装置112的一侧,故当光线照射于保护罩3收光后,部分光线系直接折射至太阳能板11的导热件111及支撑装置112,而部分光线系折射后再经反射板2反射至太阳能板11的导热件111及支撑装置112,故反射板2的设置可接收照射于不同方向的太阳光,如此有效提升太阳能板11接收太阳光的光照量。

再者,本实用新型也可于支撑架4相对太阳能板11处设有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设于支撑架4接近一地面(图未绘示)处;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的顶面更包含至少一真空管(图未绘示),所述真空管系吸收太阳热能后,将流经真空管的水流提升温度;且使用者可自行设定一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的热水温度值;若水流温度无法凭借太阳热能达至该温度值时,由于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耦接该能量转换装置113,故可凭借该能量转换装置113产生的电能进行加热水流;此外,也可凭借将空间的热空气经由第二通道传送至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经由热传导将真空管太阳能热水装置内的水流提升温度。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手段不仅为前所未见,且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故兼具新颖性与进步性,诚属专利法所称的新型无误,以其整体结构而言,确已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