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834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



背景技术:

火炕又简称炕,或称大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东北人也把它引入了皇宫内,盛京皇宫内多设火炕,而且一室内设几铺,这样既解决了坐卧起居问题,又可以通过如此多的炕面散发热量,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如在东厢的关雎宫,一宫内就有七铺炕面,麟趾、衍庆、永福各宫中也是如此,而且不仅在各宫室内这样,甚至作为值更人员歇息住宿的崇政殿两翊门也铺设有火炕与火地,可见火炕的实用性十分强大。

然而现有的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烟气的排放不够快速,导致烟气流入室内,另一方面燃烧热量利用率不够高,降低了火炕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包括炕体,所述炕体一侧设置有进料出渣口,且进料出渣口顶部开设有烟筒,所述炕体顶部外边缘处焊接有垫板,且垫板上方设置有床架,所述床架底部两侧焊接有支架,所述炕体内部设置有保温烤箱,所述保温烤箱上方设置有热循环管,所述热循环管上方设置有滤板,且滤板上方设置有散热板,所述热循环管两侧设置有水套隔板,所述炕体另一侧开设有导热管,且导热管下方开设有导水管,所述炕体底部焊接有脚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料出渣口为上下双层结构,其上层前端密封,后端顶部与烟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垫板共安装有六个,且六个垫板的高度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热管和导水管分别安装有两个,且导热管和导水管关于保温烤箱的中心处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架、床架与炕体之间呈三角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热循环管为水平式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进料出渣口的上层前端密封,后端顶部与烟筒连接,并且烟筒竖直向上,能够将炕体内部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烟筒快速的排出,同时也提高了燃料燃烧的效率,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其次通过垫板,使得床架与炕体顶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避免了炕体过热引燃被褥和床板,同时支架的三角结构也提高了床架安装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床架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热循环管整体水平式平铺在炕体表面,在保证了热循环管不会压坏的同时,也最大化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提高了节能炕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烟筒、2-进料出渣口、3-床架、4-炕体、5-垫板、6-导热管、7-保温烤箱、8-导水管、9-支架、10-脚垫、11-水套隔板、12-散热板、13-滤板、14-热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户用高效低排放节能炕,包括炕体4,炕体4一侧设置有进料出渣口2,且进料出渣口2顶部开设有烟筒1,炕体4顶部外边缘处焊接有垫板5,且垫板5上方设置有床架3,床架3底部两侧焊接有支架9,炕体4内部设置有保温烤箱7,保温烤箱7上方设置有热循环管14,热循环管14上方设置有滤板13,且滤板13上方设置有散热板12,热循环管14两侧设置有水套隔板11,炕体4另一侧开设有导热管6,且导热管6下方开设有导水管8,炕体4底部焊接有脚垫10。

进料出渣口2为上下双层结构,其上层前端密封,后端顶部与烟筒1连接,垫板5共安装有六个,且六个垫板5的高度大小相等,导热管6和导水管8分别安装有两个,且导热管6和导水管8关于保温烤箱7的中心处对称,支架9、床架3与炕体4之间呈三角结构,热循环管14为水平式密封结构。

炕体4上表面和水套隔板11及炕体侧板组成水套,起到保温和防止炕体4内部过热引燃床板的作用,同时床架3整体通过螺栓卡扣连接,使得拆卸更加方便,便于移动和运输。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脚垫10将炕体4安装在房间内部,通过导热管6和导水管8分别连接散热器和自来水管,从进料出渣口2加入燃烧原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返回进料出渣口2的上层,然后通过烟筒1排出,燃烧热量在热循环管14内传导,通过散热板12后对床架3表面的床板进行加热作用,使得热量利用率更高,同时也可以将食物放置在保温烤箱7内进行加热烘烤,通过限风板调节进风量的大小,进而控制保温烤箱7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