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618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净化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调节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净化除湿机。
背景技术
: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现有的家用除湿机能够通过蒸发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达到除湿的目的,但是却不能将空气中的细小有害杂质颗粒除去,达不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另外,现有的家用除湿机仅仅在湿度较高的时期(如雨季)才会使用,这样其他大部分时间除湿机都处于闲置状态,其使用效率较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除湿机,旨在将空气净化以及空气除湿功能集为一体,提高净化除湿机的使用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净化除湿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除湿进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于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连通所述除湿进风口、净化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的风道;除湿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除湿进风口设置;净化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对应所述净化进风口设置;隔断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除湿进风口与净化进风口之间,所述隔断组件打开或闭合所述风道;及风机,所述风机驱使由所述除湿进风口和/或净化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由所述出风口排出。可选地,所述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均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分布。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筒体以及盖合于所述筒体上端的端盖,所述筒体的周壁形成有所述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所述端盖形成有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临近所述出风口设置。可选地,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可选地,所述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占据所述筒体的中部区域,且所述净化进风口位于所述除湿进风口的上方。可选地,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覆盖所述除湿进风口设置,且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外侧。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净化进风口设置。可选地,所述过滤网至少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HEPA滤网层。可选地,所述隔断组件包括:阻隔板,位于所述风道内;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阻隔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筒体;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阻隔板绕所述转轴旋转,以打开或闭合所述风道。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下部的集水箱,所述蒸发器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通过导管连通所述集水箱。可选地,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下部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集水箱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并于壳体内分别对应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设置除湿组件和净化组件,在风机的驱动下,由除湿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进行干燥后进入风道,由净化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净化组件进行过滤处理后进入风道,最终外界空气可经过过滤和干燥双重作用后再由出风口排出,如此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多重需求。同时本方案还于除湿进风口和净化进风口之间设隔断组件,通过隔断组件对风道进行打开和闭合操作,人们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单独使用空气除湿或者空气净化功能,或者同时使用空气除湿或者空气净化功能,特别是当空气干燥时,可选择空气净化功能,如此使得本净化除湿机的使用方便性以及使用率大大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化除湿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净化除湿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净化除湿机17水箱10壳体30净化组件11筒体50除湿组件111净化进风口51压缩机113除湿进风口53蒸发器115风道55冷凝器117活动门70隔断组件13端盖71阻隔板131出风口90风机15接水盘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化除湿机100。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净化除湿机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除湿组件50、净化组件30、风机90、以及隔断组件70。其中,壳体10具有除湿进风口113、净化进风口111、以及出风口131,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于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连通除湿进风口113、净化进风口111、以及出风口131的风道115,所述除湿组件50设于风道115内并对应除湿进风口113设置,所述净化组件30设于风道115内并对应净化进风口111设置,所述隔断组件70设于风道115内并位于除湿进风口113与净化进风口111之间,隔断组件70打开或闭合风道115,所述风机90驱使由除湿进风口113和/或净化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由出风口131排出。本方案除湿组件50、净化组件30、风机90、以及隔断组件70均可通过支架结构连接壳体10,其中壳体10可以是塑料材质,也可以是金属材质,还可以是其内部设置有一塑料材质层再于塑料材质层外部包裹有一金属材质层,如此使得壳体10整体结构强度较大,并且美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并于壳体10内分别对应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设置除湿组件50和净化组件30,在风机90的驱动下,由除湿进风口113进入的空气经过除湿组件50进行干燥后进入风道115,由净化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经过净化组件30进行过滤处理后进入风道115,最终外界空气可经过过滤和干燥双重作用后再由出风口131排出,如此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多重需求。同时本方案还于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之间设隔断组件70,通过隔断组件70对风道115进行打开和闭合操作,人们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单独使用空气除湿或者空气净化功能,或者同时使用空气除湿或者空气净化功能,特别是当空气干燥时,可选择空气净化功能,如此使得本净化除湿机100的使用方便性以及使用率大大提升。具体地,所述壳体10包括筒体11以及盖合于筒体11上端的端盖13,筒体11的周壁形成有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端盖13形成有出风口131,风机90临近出风口131设置。本方案壳体10形成风道115的部分为筒体11状,同时,将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均沿筒体11的周向分布,其中,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均为多个间隔分布的小圆孔构成网格形状,同时将出风口131设置顶端的端盖13,如此在风机90的驱动下,净化除湿机100外部的空气由筒体11周身四面八方经过除湿组件50或者净化组件30的作用后进入风道115,再通过净化除湿机100顶部的出风口131排出,如此通过筒体11以及周向设置的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的结构配合,使得进入净化除湿机100的空气量大大提升,除湿机的效率得到提升。可以理解的,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壳体10位于筒体11的部分设置为横截面呈椭圆的形状或者多边形形状的腔体结构。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机90为轴流风机。本方案出风口131于端盖13上呈环形设置,其中出风口131处可设置有栅条结构。轴流风机可悬挂固定在端盖13的下表面,并且呈环形设置出风口131可与轴流风机同轴设置,轴流风机具有可360度吸风并且送风距离远的优点,通过与轴流风机同轴设置的环形出风口131、圆筒状的壳体10、以及360度周向设置地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多个要素的配合,如此可以进一步增大净化除湿机100的出风量,提高除湿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轴流风机还具有功耗低、散热快、噪音低、节能环保等优点。具体地,本实施例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占据筒体11的中部区域,且净化进风口111位于除湿进风口113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方案为将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上下间隔设置,使得除湿与净化两个功能进行分离,如此进入筒体11内的空气风阻较小,进风量得到增大。在净化除湿机100于家庭环境使用时,当室内空气温度较高,并且湿度较大时,可通过设置在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之间的隔断组件70控制风道115打开,使得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同时进风,实现空气的除湿和净化双重作用后再由出风口131排出。当只需要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时,通过隔断组件70控制风道115闭合,室内空气只能通过净化进风口111进入风道115,经过净化作用后有出风口131排出。通过将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上下间隔设置,并且设置隔断组件70,使得本净化除湿机100的使用方便性以及使用率大大提升。于其他实施例中,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的上下位置也可以颠倒设置,即,当关闭隔断组件70时,可单独使用除湿功能。可以理解的,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于筒体11外部或内部设置有覆盖所述除湿进风口113的风门组件以代替本实施例的隔断组件70,其中风门组件可设置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格栅,每一格栅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筒体11,或者转动连接于与筒体11连接的支架,风门组件还设置有一驱动多个格栅绕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设于驱动电机和转轴之间的齿轮与齿条配合而成的传动组件,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格栅旋转而打开或者闭合除湿进风口113。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4,本实施例所述除湿组件50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覆盖除湿进风口113设置,且蒸发器53位于所述冷凝器55外侧。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净化除湿机100还包括有压缩机51,通过压缩机51为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提供冷媒循环的动力。本方案通过环形设置的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与环形设置的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相配合,在风机90驱动下,吸入筒体11内的外界空气可充分进行除湿作用,使得本净化除湿机100的工作效率高。具体而言,在净化除湿机100运行过程中,吸入的外界空气首先通过蒸发器53进行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呈液体从而实现空气干燥,被干燥后的空气再通过冷凝器55的作用升温到达舒适的温度再由出风口131排出。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5,所述净化组件30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过滤网,过滤网覆盖所述净化进风口111设置。本方案过滤网也呈环形设置,与周向360度设置净化进风口111相配合,使得空气净化的效果最佳。所述过滤网至少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HEPA滤网层。活性炭过滤层是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使空气中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去除对象包括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微生物、病毒和一定量的重金属,并能够脱色、除臭、空气净化。活性炭经过活化后碳晶格形成形状和大小不一的发达细孔,大大增加比表面积,提高吸附能力。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它对直径为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下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HEPA分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和熔喷玻璃纤维五种材质。特点:风阻大,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适合不同的机型使用。通过活性炭过滤层和HEPA滤网层,可使得空气的有机污染物和颗粒都被净化,提升空气的净化质量。可以理解的是,过滤网的弯曲和排布方式要与筒体11的形状以及净化进风口111的设置方式相匹配。可以理解的,上述的过滤网、蒸发器53、及换热器呈环形设置可以是闭合的圆环或者断开的圆环,具体结构应该与除湿进风口113和净化进风口111的分布结构相匹配。本方案隔断组件70的具体结构包括:阻隔板71、转轴、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阻隔板71位于风道115内,转轴一端固定连接阻隔板71,另一端转动连接筒体11,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阻隔板71绕转轴旋转,以打开或闭合风道115。本方案可于筒体11的内壁设置驱动电机固定支架,驱动电机与转轴可通过齿轮传动进行连接,即转轴上可套设有从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可安装有主动齿轮,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阻隔板71的翻转实现风道115的开合,如此实现可自动控制选择是否启用除湿功能。请再次参照图3,本实施例净化除湿机100于筒体11的设置由集水箱17,蒸发器53下方设置有接水盘15,接水盘15通过导管连通集水箱17。通过将接水盘15设置在蒸发器53的下方,使得该接水盘15可以承接由蒸发器53流下的冷凝水,再将该冷凝水导流至水箱内,如此,使得冷凝水能较好地导流至水箱内。该集水箱17内可设有液位检测装置,该液位检测装置与净化除湿机100的主控器连接,当该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集水箱17内的水位达到预设阈值时,传递报警信号到主控器,主控器发出提示音或提示信息。如此,可提醒用户是否要将集水箱17内的水导流出。集水箱17的水导流出的方式可为两种:一种为设置出水管,在该出水管上设置阀门,通过阀门来控制水的流出。另一种是在筒体11上有让位口,该让位口上设置有活动门117,集水箱17对应该让位口设置。通过将活动门117打开,将集水箱17取出,然后将水倒掉即可。进一步地,压缩机51位于筒体11的下部并与水箱相对设置。将压缩机51设置在筒体11的下部并设于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的下方,可方便管路的连通,由于蒸发器53和冷凝器55的形状要适配于壳体10形成的除湿进风口113的形状。因水箱和压缩机51均为重量较重的部件,将水箱和压缩机51均设置在筒体11的下端,可使得净化除湿机100的安放更加稳定。同时将水箱与压缩机51相对设置可节约筒体11内部的安放排布空间,使得净化除湿机100的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本方案该净化除湿机100还可以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具体可为颗粒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与主控板电性连接,当检测到空气内的粉尘较多时,主控器控制风门组件开启净化进风口111,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当检测到空气内的湿气较大时,主控器控制风门组件开启除湿进风口113,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当然,当检测到粉尘较多和湿气较大同时存在的情况时,主控器控制风门组件开启净化进风口111和除湿进风口113,对空气进行除湿净化。可以理解的是,该净化除湿机100还可以为家庭智能物联网中的一部分,如该净化除湿机100设置有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与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为WiFi、蓝牙、红外或4G,通过该信号传输装置,移动终端可接受净化除湿机100的监测数据和工作状态,通过移动终端可控制净化除湿机100的工作模式,同时,该净化除湿机100还可形成空气质量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供客户查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