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及其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129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及其导风板。



背景技术:

空调导风板的作用在于将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处所吹出的空气输送至合适的位置,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体舒适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热空气的密度较小,因此其容易上升,在空调制热过程中,为了使靠近地面的位置能够获得热量,通常需要导风板将热风导流至尽量靠近地面的位置;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其容易下降,在空调制冷过程中,为了使房屋顶部能够获得冷量,通常需要使导风板将冷风导流至上方。

通常情况下,空调导风板都为矩形,然而,受制于空调出风口处安装空间的限制,目前的导风板的宽度都非常有限,这导致导风板的引风距离不足,导风效果较差。尤其是在制热工况下,热风常常无法落地,用户的舒适度体验较差;而在制冷工况切风机处于低转速时,送风距离明显不足。

因此,如何能够提高导风板的引风能力和导风角度调节能力,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空调的导风板,以便能够提高导风板的引风能力和导风角度的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导风板的空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板,包括:

用于与空调的导风板驱动机构相连的主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体,所述主导风板的下游边缘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相通的推出口;

活动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的副导风板支架;

与所述主导风板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和缩入所述中空腔体的驱动装置;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导风板支架上的副导风板,其中,所述副导风板的转轴轴线与所述主导风板的板面平行,并与所述副导风板支架的运动方向具有夹角α,且0°<α≤90°;

用于驱动所述副导风板转动的副电机。

优选的,所述副导风板支架包括沿所述主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两端并与所述支架主体垂直的两根侧柱。

优选的,所述夹角α为90°,且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副导风板相接触的一侧为主体半圆柱,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支架主体相接触的一侧为与所述主体半圆柱半径相等的导风板半圆柱。

优选的,所述主导风板呈矩形,至少一个所述主导风板的长边上开设有所述推出口。

优选的,所述副导风板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副导风板支架自身运动方向平行的齿条,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主导风板内的主电机,且所述主电机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优选的,所述齿条开设在所述侧柱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所述主电机,且两个所述主电机分别驱动所述支架主体两侧的所述侧柱。

优选的,两个所述主电机分别位于所述主导风板相对的两个角上。

优选的,所述主导风板的一个长边上开设有所述推出口,所述支架主体的下游侧设置有所述副导风板,上游侧设置有固定板。

优选的,其中一根所述侧柱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位置设置有销体,所述副导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销体适配的销孔,所述副电机设置在另外一根所述侧柱上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位置,且所述副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副导风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主导风板的两个长边上均开设有所述推出口,所述支架主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副导风板。

优选的,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其中一根所述侧柱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位置设置有销体,所述副导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销体适配的销孔,所述副电机设置在另外一根所述侧柱上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位置,且所述副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副导风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空调,设置有导风板板,并且所述导风板为上述任意一项中所公开的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空调导风板中,主导风板内开设了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活动设置了副导风板支架,用于驱动副导风板支架的驱动装置设置在主导风板内,副导风板支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副导风板,并且副导风板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副导风板转动的副电机。

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空调运行过程中,驱动装置可驱动副导风板支架从主导风板的中空腔体内伸出,这相当于增大了主导风板的宽度,增加了引风距离,从而有效提高空调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同时,副导风板在副电机的带动下还可以沿自身的转轴进行转动,由于副导风板的转轴轴线与主导风板的板面平行,并与副导风板支架的运动方向具有夹角α,且0°<α≤90°,因此副导风板的转动可以实现导风角度的调节,从而使得在制热过程中热风尽量落地,制冷过程中冷风尽量送至高处,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当然,在无增加引风距离和进行导风角度调节的情况下,副导风板支架可带动副导风板缩回至中空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空调由于采用了上述导风板,因此该空调兼具上述导风板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导风板进行导风角度调节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空调关机时导风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制热时第一工况下的导风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制热时第二工况下的导风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制热时第三工况下的导风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制冷时第一工况下的导风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制冷时第二工况下的导风板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主导风板,2为主电机,3为齿条,4为副电机,5为副导风板,6为支架主体,7为侧柱,8为主体半圆柱,9为导风板半圆柱,10为导风板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供一种空调的导风板,以便能够提高导风板的引风能力和导风角度的调节能力,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板的空调。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1、副导风板支架、驱动装置、副导风板5以及副电机4,其中,主导风板1用于与空调的导风板驱动机构10相连,在主导风板1内设置有中空腔体,主导风板1的下游边缘上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推出口;副导风板支架活动设置在中空腔体内,驱动装置与主导风板1相连,优选的,驱动装置设置在主导风板1内,其作用是驱动副导风板支架由推出口伸出或者缩入中空腔体内,副导风板5可转动地设置在副导风板支架上,并且副导风板5的转轴轴线与主导风板1的板面平行,副导风板5的转轴轴线与副导风板支架运动方向具有夹角α,0°<α≤90°,副电机4优选的设置在副导风板支架上,其作用在于驱动副导风板5沿自身转轴转动。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游”和“下游”是按照如下规则定义,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若空调出风先到达部件A,后到达部件B,那么部件A就处于部件B的上游,或者说部件B处于部件A的下游,对于一个部件中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定义与此相同。

所谓副导风板支架活动设置在中空腔体内具体是指副导风板支架相对于中空腔体是可以移动的。

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导风板,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空调运行过程中,驱动装置可驱动副导风板支架从主导风板1的中空腔体内伸出,这相当于增大了主导风板1的宽度,增加了引风距离,从而有效提高空调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同时,副导风板5在副电机4的带动下还可以沿自身的转轴进行转动,由于副导风板5的转轴轴线与主导风板1的板面平行,并与副导风板支架的运动方向具有夹角α,且0°<α≤90°,因此副导风板5的转动可以实现导风角度的调节,从而使得在制热过程中热风尽量落地,制冷过程中冷风尽量送至高处,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当然,在无增加引风距离和进行导风角度调节的情况下,副导风板支架可带动副导风板5缩回至中空腔体内。

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导风角度调节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副导风板5的转轴轴线与副导风板支架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为90°。

请参考图1和图6,主导风板1通常情况下呈矩形,并且主导风板1的至少一个长边上开设有上述推出口,副导风板支架上设置有与副导风板支架自身的运动方向平行的齿条3,如图2至图5中所示,驱动装置优选的为主电机2,主电机2上设置有与齿条3啮合的齿轮,主导风板1内设置有凹槽,主电机2嵌入该凹槽内并与主导风板1固定。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电机2”和“副电机4”实质上均是指电机,将其区分为不同名称是为了描述上的方便。

如图6中所示,副导风板支架具体包括沿主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架主体6和设置在支架主体6两端的侧柱7,侧柱7包括两根,两根侧柱7与支架主体6垂直并与中空腔体的两侧配合,齿条3具体设置在侧柱7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齿条3可以是设置在侧柱7上的附加件,也可以是直接将侧柱7加工为齿条3,为了简化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侧柱7上加工了上述齿条3,如图6中所示,驱动装置具体包括两个主电机2,两个主电机2分别驱动两根侧柱7进行运动。

为了增加主电机2对副导风板支架的驱动行程,本实施例中的两个主电机2位于主导风板1相对的两个角上,如图1中所示,当然,两个主电机2也可以对称设置在主导风板1的同一宽度位置上,本文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除此之外,主导风板1内还可设置直线电机或者活塞缸,将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与副导风板支架相连,或者将活塞缸的输出端与副导风板支架相连同样可以实现副导风板支架由推出口伸出或缩回至中空腔体内的目的。

空调的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时,若主导风板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不发生互换,那么主导风板1就可以仅在一个长边上开设推出口,此时支架主体6的下游侧设置有上述副导风板5,支架主体6的上游侧设置固定板即可。在此种情况下,副导风板支架的其中一根侧柱7靠近支架主体6的位置设置有销体,如图5中所示,副导风板5上设置有与该销体适配的销孔,副电机4设置在另外一个侧柱7上靠近支架主体6的位置,并且副电机4的输出轴与副导风板5相连,如图4中所示。

当然,空调的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下,若主导风板1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发生互换,那么主导风板1的两个长边上均开设有推出口,支架主体6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上述副导风板5,如图6中所示,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副导风板5与副导风板支架的连接方式相同,如图4和图5中所示,其中一根侧柱7靠近所述支架主体6的位置设置有销体,副导风板5上设置有与销体适配的销孔,副电机4设置在另外一根侧柱7上靠近支架主体6的位置,且副电机4的输出轴与副导风板5相连。

请参考图8和图9,为了增大副导风板5的导风角度调节范围,本实施例中的支架主体6与副导风板5接触的一侧为半圆柱,该半圆柱称为主体半圆柱8,副导风板5与支架主体6相接触的一侧为与主体半圆柱8半径相等的导风板半圆柱9。两个相抵的半圆柱结构使得副导风板5能够实现-90°-90°范围的角度调节,从而极大提高副导风板5导风角度的调节范围,有效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空调,该空调设置有导风板,并且该导风板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导风板。

请参考图10,在空调处于关机的状态下,导风板驱动机构10带动导风板盖住空调的出风口;

空调处于制热工况下,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后,副导风板可以不进行导风角度调节,或仅进行小范围角度调节,当然也可实现大范围角度调节,如图11中所示,在该种工况下,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副导风板并没有进行导风角度的调节,在该种情况下,主导风板1的宽度得以增加,引风距离增大;如图12中所示,在该种工况下,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副导风板进行了小范围的导风角度调节;如图13中所示,在该种工况下,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副导风板进行了大范围的导风角度调节,副导风板与竖直面平行,以尽量使热风落地。

空调处于制冷工况下,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后,副导风板可以不进行导风角度调节,或仅进行合适范围的角度调节,如图14中所示,在该种工况下,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副导风板并没有进行导风角度的调节,在该种情况下,主导风板1的宽度得以增加,引风距离增大,如图15中所示,在该种工况下,副导风板支架伸出,副导风板进行了合适范围的导风角度调节,以尽量使冷风吹送至高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及其导风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