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720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泵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炉(20)、热泵机组一、与烘干炉联通的水冷管路(11),所述烘干炉(20)上还设置有排风出口和排风入口,所述烘干炉(20)的排风出口通过排风管路与烘干炉的排风入口相联通,所述排风管路中和/或排风出口处和/或排风入口处设置有风机,所述热泵机组一中的蒸发器二(10)设置在排风管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全热交换芯体(19),所述烘干炉(20)的排风出口与全热交换芯体(19)的A风道入口相联通,全热交换芯体(19)的A风道出口与全热交换芯体(19)的B风道入口相联通,所述蒸发器二(10)设置于全热交换芯体(19)的A风道出口与全热交换芯体(19)的B风道入口之间,所述全热交换芯体(19)的B风道出口与烘干炉的排风入口相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与水冷管路(11)连接的真空泵(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一还包括蒸发器一(6),所述蒸发器一(6)并联在蒸发器二(10)的两端,所述水冷管路(11)与热泵机组一的蒸发器一(6)的水冷通道联通;或者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热泵机组三,所述水冷管路(11)与热泵机组三的蒸发器一(6)的水冷通道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给烘干炉(20)提供热源的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包括加热循环管路(22)、位于加热循环管路(22)中的流体介质、串接在加热循环管路(22)中的循环泵(18)以及加热循环管路(22)的热源,所述加热循环管路(22)的热源为热泵机组一的冷凝器一(2)和/或位于加热循环管路(22)上的电辅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路(11)与真空泵(13)之间还连接有封闭的储水箱(12),储水箱(12)分为两个腔室,腔室一连接真空泵(13)和水冷管路(11),腔室二通过管路一与大气相连,管路一上设置有阀门一(16),腔室二通过排水管路与大气相连,排水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三(17),阀门一(16)靠近储水箱的一端还通过管路二与腔室一连接,管路二上安装有阀门二(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一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一(2)、换热器一(4)、蒸发器一(6)、蒸发器二(10)、节流装置一(3)、节流装置二(5),所述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高温气体通过冷凝器一(2)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节流装置一(3)、换热器一(4)的M通道回到压缩机(1),另一路经换热器一(4)的N通道、节流装置二(5)、蒸发器一(6)后回到压缩机(1),所述换热器一(4)的M通道和N通道进行热交换,蒸发器一(6)和蒸发器二(10)并联;

或者所述热泵机组一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一(2)、换热器一(4)、蒸发器一(6)、蒸发器二(10)、节流装置一(3)、节流装置二(5),所述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高温气体通过冷凝器一(2)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换热器一(4)的M通道、节流装置一(3)回到压缩机(1),另一路经节流装置二(5)、换热器一(4)的N通道、蒸发器一(6)后回到压缩机(1),所述换热器一(4)的M通道和N通道进行热交换,蒸发器一(6)和蒸发器二(10)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热泵机组二,所述热泵机组二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一(2)、换热器一(4)、蒸发器一(6)、节流装置一(3)、节流装置二(5),所述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高温气体通过冷凝器一(2)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节流装置一(3)、换热器一(4)的M通道回到压缩机(1),另一路经换热器一(4)的N通道、节流装置二(5)、蒸发器一(6)后回到压缩机(1),所述换热器一(4)的M通道和N通道进行热交换;

或者所述热泵机组二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一(2)、换热器一(4)、蒸发器一(6)、节流装置一(3)、节流装置二(5),所述压缩机(1)排出的高压高温气体通过冷凝器一(2)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换热器一(4)的M通道、节流装置一(3)回到压缩机(1),另一路经节流装置二(5)、换热器一(4)的N通道、蒸发器一(6)后回到压缩机(1),所述换热器一(4)的M通道和N通道进行热交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