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蓄冷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3280发布日期:2018-06-19 23:0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蓄冷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水蓄冷技术是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蓄藏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即空调主机晚上谷段电价制冷通过蓄冷槽蓄冷,高峰电价时段空调主机尽量不开机,为电网“移峰填谷”而节约电费支出。

目前,通过实施水蓄冷空调工程,取得国家电力部门的相关优惠电价政策,在实际的“谷制峰用”中,节约大量的空调电费,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及运行费用已被现在的市场迫切的需要。

申请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节约电费支出的水蓄冷节能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蓄冷节能系统,包括蓄冷水槽、高压气体罐、一气泵和一用于控制所述水蓄冷节能系统的蓄冷量的蓄冷量控制装置,所述高压气体罐的一端与所述蓄冷水槽通过一第一管路连通,所述高压气体罐的另一端通过一气泵与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自所述蓄冷水槽的侧壁伸入所述蓄冷水槽的内腔中并且在末端设有一具有多个小孔的第一喷头,所述蓄冷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具有靠近所述蓄冷水槽的前段与背离所述蓄冷水槽的后段,所述第二管路的前段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后段之间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沿所述第二管路的前段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后段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与第三净化层,所述蓄冷水槽的内壁上设有碳海绵,所述碳海绵与所述蓄冷水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冷量控制装置包括一PC端和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PC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水槽的底壁上下倾斜设置并设有供所述蓄冷水槽内水流排除的出水口,所述蓄冷水槽的底部设有一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蓄冷水槽内壁的多个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的头部指向所述蓄冷水槽的底壁,所述第二喷头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高压气体罐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一阀门。

进一步的,蓄冷水槽内倾斜设有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自靠近所述第一喷头的侧壁向背离所述第一喷头的侧壁上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管路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导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喷头相对设置并且设有多个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一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净化层为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二净化层为无纺布静电网,所述第三净化层为紫外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中空的管体和设于所述管体内腔的内防腐蚀涂层以及设于所述管体外壁的外防腐蚀涂层,所述内防腐蚀涂层设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所述外防腐蚀涂层设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防腐蚀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外防腐蚀涂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防腐蚀涂层的厚度小于1.5mm。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设置高压气体罐与水蓄冷水槽,可以使整个设备实现在夜间蓄冷,在白天释放,从而有效节约电能,通过设置第一喷头和导流板,可以使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充分与水接触,通过设置的清洁装置可以使本设备的蓄冷水槽在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定期的清理污垢,从而保证后续释放的冷气清新。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图1是本申请的水蓄冷节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2是蓄冷水槽、4是高压气体罐、6是清洁装置、601是第二喷头、602是第三管路、603是阀门、8是第一管路、10是进气管、12是第一喷头、14是导流板、16是锯齿、18是第二管路、20是空气净化装置、2001是第一净化层、2002是第二净化层、2003是第三净化层、22是电磁阀、24是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参见附图1,本说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蓄冷节能系统,包括蓄冷水槽2、高压气体罐4、一气泵24和一用于控制所述水蓄冷节能系统的蓄冷量的蓄冷量控制装置,所述高压气体罐4的一端与所述蓄冷水槽2通过一第一管路8连通,第一管路上设有一电磁阀22,所述高压气体罐4的另一端通过一气泵24与进气管10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管10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8的另一端自所述蓄冷水槽2的侧壁伸入所述蓄冷水槽2的内腔中并且在末端设有一具有多个小孔的第一喷头12,所述蓄冷水槽2的顶部设有第二管路18,所述第二管路18具有靠近所述蓄冷水槽2的前段与背离所述蓄冷水槽2的后段,所述第二管路18的前段与所述第二管路18的后段之间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20,所述空气净化装置20沿所述第二管路18的前段与所述第二管路18的后段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净化层2001、第二净化层2002与第三净化层2003,为了防止蓄冷水槽内误掺入油性液体,在蓄冷水槽的内壁上设有碳海绵,所述碳海绵与所述蓄冷水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为了能够对第二天的需冷量进行预估并且做出合理的蓄冷,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优选蓄冷量控制装置包括一PC端和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PC端电连接,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当日的气象数据并将信息发送给PC端,PC端根据以往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通过PC端内的数据分析器分析出所需要的需冷量从而有效避免需冷量浪费的情况发生。

为了便于蓄冷水槽2内的水排出,所述蓄冷水槽2的底壁上下倾斜设置并设有供所述蓄冷水槽内水流排除的出水口,所述蓄冷水槽2的底部设有一清洁装置6,所述清洁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蓄冷水槽内壁的多个第二喷头601,所述第二喷头601的头部指向所述蓄冷水槽2的底壁,所述第二喷头601通过第三管路602与所述高压气体罐4相连接,所述第三管路602上设有一阀门603。

为了使充入蓄冷水槽内的气体充分与蓄冷水槽内的水接触,在蓄冷水槽2内倾斜设有一导流板14,所述导流板14自靠近所述第一喷头12的侧壁向背离所述第一喷头12的侧壁上下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14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管路8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导流板1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喷头相对设置并且设有多个锯齿16。

具体的优选第一净化层为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二净化层为无纺布静电网,所述第三净化层为紫外灯。

由于第一管路会浸入到蓄冷水槽内,所以为了防止第一管路长期使用后被腐蚀,本申请的第一管路包括中空的管体和设于所述管体内腔的内防腐蚀涂层以及设于所述管体外壁的外防腐蚀涂层,所述内防腐蚀涂层设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所述外防腐蚀涂层设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内防腐蚀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外防腐蚀涂层的厚度,所述外防腐蚀涂层的厚度小于1.5m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