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柱及其防冻结构、冷却三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837发布日期:2018-06-05 23:4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冷却柱及其防冻结构、冷却三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冷散热器防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却柱及其防冻结构、冷却三角。



背景技术:

目前,间接空冷系统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间接空冷系统中,汽轮机的乏汽在凝汽器中通过循环水来实现冷却,被加热的循环水进入空冷散热器与空气进行换热,冷却后的循环水再回到凝汽器继续冷凝汽轮机乏汽,构成密闭循环。

上述空冷散热器包括若干冷却三角,冷却三角包括两个冷却柱,冷却柱包括:进水换热管、出水换热管、翅片、上联箱和下联箱,其中,下联箱包括不连通的进水联箱和出水联箱,进水联箱具有进水口,出水联箱具有出水口,进水联箱与进水换热管连通,出水联箱与出水换热管连通,上联箱连通进水换热管和出水换热管。

循环水进入空冷散热器,进水换热管之间存在流量分配不均匀的现象,使得管束换热管内壁流体出现流动减慢或流动中止的现象,当环境温度不大于0℃时,由于管束换热管内流体流动减慢或流动中止,较易导致管束换热管内的流体结冰空冷散热器管束冻结,最终导致管束换热管被冻裂。

综上所述,如何减小空冷散热器管束冻结的几率,以提高空冷散热器的防冻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柱的防冻结构,减小空冷散热器管束冻结的几率,以提高空冷散热器的防冻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冻结构的冷却柱和一种具有上述冷却柱的冷却三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柱的防冻结构,包括进水联箱,与所述进水联箱连通的进水换热管,位于所述进水联箱内的节流通道;其中,所述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积小于所述进水换热管的流通截面积,且所述进水换热管通过所述节流通道与所述进水联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为所述进水换热管的流通截面积的0.6倍~0.8倍。

优选地,所述节流通道由节流管的管道形成。

优选地,所述节流管固定于所述进水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节流管固定于所述进水联箱。

优选地,所述节流管为钢管。

优选地,所述节流通道的轴线与所述进水换热管的轴线共线。

基于上述提供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柱,该冷却柱具有上述任意所述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

基于上述提供的冷却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三角,该冷却三角包括两个冷却柱,且两个所述冷却柱均为上述冷却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通过在所述进水联箱内设置节流通道,利用节流通道连通进水换热管与进水联箱,由于节流通道的流通截面积小于进水换热管的流通截面积,则当流体流至节流通道后,受流通截面积变化的影响,增大了流体进入该进水换热管的流速,有效减小了进水换热管之间的进水流量的差别,提高了进水换热管之间水量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减小了因流量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流体结冰空冷散热器管束冻结的几率,进而提高了空冷散热器的防冻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柱中下联箱、进水换热管和出水换热管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包括进水联箱11,与进水联箱11连通的进水换热管3,位于进水联箱11内的节流通道2;其中,节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小于进水换热管3的流通截面积,且进水换热管3通过节流通道2与进水联箱11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节流通道2的入口与进水联箱11的内壁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通过在进水联箱11内设置节流通道2,利用节流通道2连通进水换热管3与进水联箱11,由于节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小于进水换热管3的流通截面积,则当流体流至节流通道2后,受流通截面积变化的影响,增大了流体进入该进水换热管3的流速,有效减小了进水换热管之间的进水流量的差别,提高了进水换热管之间水量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减小了因流量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流体结冰空冷散热器管束冻结的几率,进而提高了空冷散热器的防冻性能。

上述节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小于进水换热管3的流通截面积,对于上述两个流通截面积的差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为了有效提高防冻性能,优先选择节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为进水换热管3的流通截面积的0.6倍~0.8倍。当然,也可选择节流通道2的流通截面积为进水换热管3的流通截面积的0.5倍或0.4倍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节流通道2的形成存在多种方式。为了便于生产制造,上述节流通道2由节流管的管道形成。可以理解的是,节流管的内径小于进水换热管3的内径。

上述节流管可固定于进水换热管3,也可固定于进水联箱11。为了便于安装,优先选择上述节流管固定于进水换热管3。进一步地,上述节流管与进水换热管3为一体式结构。

对于节流管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提高节流管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上述节流管为钢管。当然,也可选择上述节流管为不锈钢管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节流通道2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节流通道2为直通道。为了便于安装,优先选择上述节流通道2的轴线与进水换热管3的轴线共线。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柱,该冷却柱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柱的防冻结构。

由于上述冷却柱的防冻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冷却柱具有上述冷却柱的防冻结构,则上述冷却柱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上述冷却柱包括:进水换热管3、出水换热管5、上联箱4和下联箱1,其中,下联箱1包括不连通的进水联箱11和出水联箱12,进水联箱11具有进水口,出水联箱12具有出水口,进水联箱11与进水换热管3连通,出水联箱12与出水换热管5连通,上联箱4连通进水换热管3和出水换热管5。

上述进水换热管3和出水换热管5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上述进水换热管3和出水换热管5均为翅片管。该翅片管包括:基管和固定于基管外壁的翅片。当进水换热管3为上述翅片管时,节流通道2与上述翅片管的基管连通。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三角,冷却三角包括两个冷却柱,且两个冷却柱均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柱。

由于上述冷却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冷却三角具有上述冷却柱,则上述冷却三角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