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350发布日期:2018-10-12 22:2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换气装置,由于室外的冷空气与室内的湿热空气接触而导致收纳有操作开关等的电气功能盒结露。也就是说,因为电气功能盒内有室外的冷空气的通过,所以电气功能盒自身被冷却,但是为了提高的操作性,需要将调节电气功能盒的开关等设置在电气功能盒的外周侧,也就是设置在外部的面。这样,在电气功能盒中,电气功能盒的内部的冷却传至外部,使得外部的湿热空气被冷却,所以电气功能盒的外周侧会产生结露。然而,产生的结露会对电气功能盒内的电路板有不好的影响。

上述为了防止结露的产生,将电气功能盒完全收纳在框架内,并且将框架的外表面贴上海绵等,以防止因湿热空气的冷却导致结露。但是当需要调节操作开关等时,就需要拆开换气装置的框架壁后才能进行调节,这样会产生发生结露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既操作方便,又可以抑制结露的换气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换气装置,包括:形成外廓且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框架,引导空气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送风单元,控制送风单元的运作的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电路板调节送风单元的转速的操作开关,以及收纳控制电路板的电路板盒,其中,电路板盒包括:装有控制电路板的第二收纳部和装有操作开关的第一收纳部,第一收纳部包括:作为从电路板盒的外部可以接触到操作开关的操作口利用的第一开口以及覆盖第一开口的面板,框架在与第一开口相对向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面板从第二开口露出于框架外,第一开口的周围设有密封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部从第一开口往第二收纳部的方向突出。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部包括:设有操作口的第一面、与第一面相邻接的第二面和与第一面相对向的第三面,第二收纳部设置于第二面与电路板盒的内壁之间和第三面与电路板盒的内壁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包括:在面板面向第一收纳部侧的内表面的周边上延设有从面板向第一收纳部的方向的环状的第一筋,和与面板的周边相对向的第一开口的边缘部上延设有从第一收纳部侧往面板方向的环状第二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盒包括:围绕面板的引水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水筋至少有一面是弧面,且延设至高于面板的表面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电路板盒上,延设有抑制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撞上电路板盒的壁面的板状的挡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单元具有将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吸入送风单元内的吸气口,电路板盒构成了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路的一部分的壁,挡板包括将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引导到设置在下流侧的送风单元的倾斜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开口从框架的外部可以看到第一收纳部的内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部内设有提示替换设置在进风口的下游侧的过滤网单元的指示灯。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换气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

(1)在第一开口的周围设置密封部,密封部包括:第一筋和第二筋。第一筋,多条环状筋,从面板的内表面的周边往第一收纳部的方向延伸的筋。第二筋,围绕第一开口的环状的筋,从电路板盒上,从第一开口的周围往面板方向延伸的筋。面板在关闭状态时,第一筋和第二筋的位置相对空气的进入方向平行地重叠,抑制空气从面板和电路板盒壁之间的缝隙进入,以此抑制结露的产生。

(2)第二收纳部包围第一收纳部,但不是完全包围。第二收纳部将第二面、第三面与电路板盒的壁隔开。第一收纳部内可能与冷空气接触的地方都已被第二收纳部隔开,所以进风口进入框架内的冷空气,无法与第一收纳部接触,尽管有室内的湿热空气进入第一收纳部发生结露,也只能停留在第一收纳部,保护了第二收纳部的强电的控制电路板等不会发生结露。

(3)为了抑制结露的形成,在该电路板盒的壁上设置挡板,而该挡板设有将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的空气引导至送风单元的吸气口的倾斜面。这样,当有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框架后,就会与挡板碰撞,之后沿着倾斜面往送风单元的吸气口方向吹,这样,就能避免电路板盒受到冷空气的直吹,抑制了结露的形成。

(4)将第一开口相对向的框架的壁上设有使面板露出于框架外的第二开口,而第一开口与第一收纳部的操作口相对应,也就是说,当客户需要调节风速时,只要打开突出于框架外的面板,就可以通过第一开口将手伸入第一收纳部内,进行风速的调节,提高便利性。

(5)面板为透明材质形成,用户无需打开面板也可以看到收纳在第一收纳部内的操作开关。

(6)在第一开口的周围,设有往电路板盒的外部方向延设的引水筋。将位于引水筋上部的面设置为弧面,这样当面板的上方有水分渗出时,水分就会沿着弧面往面板的两侧流动。这样,就能抑制结露的水分进入电路板盒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换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除去电路板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电路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电路板盒打开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电路板盒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换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换气装置包括:框架100、送风单元200、电路板盒300、风路400、挡板500、过滤网单元600、指示灯700。

图3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框架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 所示,框架100呈中空长方体形状,具有为了使空气进入该框架内的进风口111和使进入该框架100内的空气从框架100内排出的出风口112。其中一个面上设有第二开口113。

请继续参照图3,进风口111为了吸入框架外的空气而设的开口,例如,换气装置设置在天花板时,进风口111设置在侧面。

请继续参照图3,出风口112是为了将从进风口111吸入的空气作为排气空气从框架100内吹出而设置的开口,例如,换气装置设置在天花板时,出风口112设置在与设有进风口111的侧面相对的面。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1,第二开口113与第一开口340形状相同,第二开口113比第一开口340大一圈。第二开口113可以使电路板盒的面板 330露出于框架100外,也就是说,通过第二开口113,用户可以接触到面板330。

请参照图2,送风单元200包括:马达210、扇叶220、蜗牛壳230 和吸气口240。其中,马达210通电后,驱动回转轴转动。扇叶220,如多翼扇叶,与回转轴连接,通过马达210的回转轴的转动而驱动空气流的生成。蜗牛壳230具有内藏扇叶220和马达210的外廓,该外廓具有例如蜗牛形状。吸气口240将框架内100的空气吸入蜗牛壳230的开口。

图4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电路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电路板盒打开面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换气装置中电路板盒的断面示意图。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电路板盒300设置在框架100内,且与蜗牛壳230的外侧邻接,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360和调节送风单元的转速的操作开关370等。电路板盒300包括:第一收纳部310、第二收纳部320、面板330、第一开口340、密封部350。

控制电路板360用于控制电路板在接收电气信号后控制送风单元的运作。

操作开关370,例如根据该操作开关的变更等可以变更控制电路板的工作的部件,可以是调节送风单元的转速的开关,也可以是启动或关闭送风单元的开关,也可以以发出信号的形式调节本装置或者其他装置的部件。

第二收纳部320收纳控制电路板360的空间,与第一收纳部310邻接,包围第一收纳部310,但不需要完全包围。第二收纳部320的一部分壁是电路板盒的壁,一部分的壁是第一收纳部的壁。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第一收纳部310是收纳操作开关370的空间,包括:第一面311;与第一面相邻接的第二面312;与第一面相对向的第三面313。第一收纳部的第二面312和第三面313与电路板盒的内壁不接触。也就是说,第一收纳部从第一开口340向第二收纳部320方向突出,在第一收纳部的第一面上设有的第一开口340,具有操作口的作用。

操作口314是电路板盒的第一开口340,设置在第一收纳部的第一面 311上。

面板330是为了防止空气从第一开口340进入第一收纳部310,通过螺丝和插销结构固定在电路板盒的壁上,用于覆盖第一开口340的盖。面板330为透明材质形成,用户无需打开面板330也可以看到收纳在第一收纳部内的操作开关370。

第一开口340设置在电路板盒的一面,即与框架相对向的壁上的开口。第一开口340与第二开口113的形状相同,但是第二开口113比第一开口 340大一圈。另外,在第一开口340的周围,设有往电路板盒的外部方向延设的下文提到的引水筋380。该引水筋的前端贯通第二开口113,并与框架的外周面齐平。也就是说,第二开口113可以使电路板盒的面板330 露出框架外。客户可以通过第一开口340以及第二开口113,从电路板盒以及框架的外部与操作开关接触。

如图3所示,引水筋380,设置在电路板盒设有第一开口340的壁上,围绕第一开口340的全周围。设置在面板和第二筋的外周侧,并高于面板的表面。当电路板盒竖着设置在换气装置内时,引水筋的上部是弧面。

如图6所示,密封部350围绕第一开口340的周围设置。密封部350 包括:第一筋351和第二筋352。其中,第一筋351,包括多条环状筋,从面板的内表面的周边往第一收纳部310的方向延伸的筋。第二筋352包括围绕第一开口的环状的筋,从电路板盒300上,从第一开口的周围往面板330方向延伸的筋。

其中,面板330在关闭状态时,第一筋351和第二筋352的位置相对空气的进入方向平行地重叠,抑制空气从面板和电路板盒壁之间的缝隙进入。

风路400连通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空气移动的空间。由设置在风路400的周围的风路壁所形成的风路。

如图2和图6所示,挡板500呈板状,设置在构成风路400的电路板盒的壁上,也就是说,与设有电路板盒300的面板330的面相反侧的面构成风路壁,该风路壁上延设有挡板500。该挡板500为了抑制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的撞上电路板盒300的壁面。

倾斜面501、引导从进风口111往出风口112流动的空气到下游侧的送风单元200的吸气口240,也就是说,倾斜面501往送风单元的吸气口倾斜。

请参照图1,过滤网单元600呈立体长方形形状,设置于送风单元200 的上游侧,由具有一种或多种过滤效果的过滤网或者是由多块具有一种或多种过滤效果的过滤网组成,能净化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阻挡灰尘及微细颗粒的进入。

指示灯700设置在用户可以通过透明的面板可以看到的第一收纳部 310内,显示过滤网单元状态。例如,指示灯700在点亮或熄灭时,意味着过滤网单元600的过滤网需要更换。另外,指示灯700的控制例如根据设置在控制电路板360上的控制部进行,又例如根据通过送风路的空气的总量或上回更换后所经过的时间等进行更换时期的判断。

上述是换气装置的构成。下文会根据换气装置的运作进行说明。

例如使用者通过操作放置在天花板内或者是地下的换气装置的操作开关,供电给送风单元200。这时,扇叶220转动,产生从进风口向出风口吹向的气流。例如在冬季等,室外气温较低的时候,换气装置的内部,也就是通过风路的空气的温度较低时,换气装置的整体就会被冷却。然而,天花板内或者是地下的空气温度比室外空气的温度高,所以该空气与换气装置接触后,也会被冷却,导致换气装置的外周围容易发生结露。

以下,对上述的结露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室内的湿热空气和露出于框架外的面板330接触,然后,室内的湿热空气从面板与电路板盒之间的缝隙进入电路板盒300后,与被从进风口111进入框架100内的冷空气冷却的电路板盒300接触。这样,湿热的空气就会被冷却,在电路板盒300内形成结露。

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开口340的周围设置密封部350。而该密封部 350包括在面板的内表面上从面板往第一收纳部的方向延伸的环状的第一筋351,和在设有第一开口的电路板盒的壁上从第一收纳部侧往面板方向延伸的环状的第二筋352。这样,湿热的空气就很难进入电路板盒内。另外,将第一筋351和第二筋352设置为多条,这样就可以多重地阻挡室内的湿热空气进入电路板盒内,以提高气密性,抑制结露的产生。

再者,因为通过密封部350的设置,抑制了室内的湿热空气进入电路板盒300内,所以面板330的外表面就不需要贴上海绵等妨碍热传导的部材。因此,第一收纳部内就可以设置显示过滤网单元的状态的指示灯700,或者是显示换气装置换气状态的液晶显示屏(图中未示),客户就不需要打开面板也能直观地看到内部,这样,基于指示灯700的点亮等就可以识别过滤网的交换时期,或者通过显示屏了解到换气装置的参数等。提高便利性。

另外,当粘贴在框架外的海绵吸收室内的湿热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有水分从海绵渗出。为了抑制渗出的水分不会流到密封部350,本实施例在面板关闭第一开口时,在面板外设有围绕面板的引水筋380,水分就会沿着引水筋的流走。再者,当电路板盒300竖着设置在框架100 内时,也就是说,当第一开口340与水平面垂直时,将位于引水筋380上部的面设置为弧面,这样当面板330的上方有水分渗出时,就会沿着弧面往面板的两侧流动。而且由于引水筋380高于面板330,所以水也不会滴落在面板330处。这样,就能抑制结露的水分进入电路板盒内。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收纳部310是从第一开口340往第二收纳部320的方向突出形成。也就是说,第二收纳部320包围第一收纳部 310,但不是完全包围。另外,第二收纳部320设置于第二面312与电路板盒的内壁之间和第三面313与电路板盒的内壁之间。也就是说,第二收纳部320将第二面312、第三面313与电路板盒的壁隔开。因此,从进风口进入框架内的冷空气,无法与第一收纳部310接触,也就是说,第一收纳部310内可能与冷空气接触的地方都已被第二收纳部320隔开,所以尽管有室内的湿热空气进入第一收纳部310发生结露,也只能停留在第一收纳部310,保护了第二收纳部320的强电的控制电路板等不会发生结露。

再者,电路板盒分为第二收纳部320和第一收纳部310,将带强电的控制电路板360收纳在第二收纳部320,将操作开关370等弱电部品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10。也就是说,将强电部品和弱电部品分开,能防止客户接触到强电部分的。这样,客户只能接触到第一收纳部310,提高安全性。而且由于分开了第二收纳部和第一收纳部,所以即使换气装置还在运行中,也能打开面板对第一收纳部的操作开关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另外,电路板盒300构成了风路壁,也就是说,有冷空气经过电路板盒300的壁,使得该电路板盒的壁的温度下降。因此为了抑制结露的形成,在该电路板盒的壁上设置挡板500,而该挡板设有将从进风口111流向出风口112的空气引导至送风单元的吸气口的倾斜面。这样,当有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框架后,就会与挡板500碰撞,之后沿着倾斜面 501往送风单元的吸气口方向吹,这样,就能避免电路板盒受到冷空气的直吹,抑制了结露的形成。

如图1、3所示,为了操作方便,本实施例将第一开口相对向的框架 100的壁上设有使面板330露出于框架外的第二开口113,而第一开口340 与第一收纳部的操作口相对应,也就是说,当客户需要调节风速时,只要打开突出于框架外的面板330,就可以通过第一开口340将手伸入第一收纳部310内,进行风速的调节,提高便利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换气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既操作方便,又可以抑制结露的换气装置,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