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0316发布日期:2018-07-31 21:41阅读:1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尤其涉及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



背景技术:

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场合,如何利用有限的能源进行有效利用一直都是节能领域追求的目标。

目前的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基本都能满足场合对制冷的要求,然而,针对大型的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一般情况下,针对需要制冷的设备,中央空调均无差别地进行制冷,提供等同的制冷量。然而,每个待冷却设备所需的制冷量并不一定相同,例如酒店大堂或酒店房间,其制冷量明显就不同,但这种无差别地输出制冷使得能源被无差别地输入到不同对象。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也无法保证每个待冷却设备或环节都能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能够动态平衡整个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和冷却能效,在满足正常使用地同时,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包括冷水机组、制冷机组、冷却塔电动蝶阀、冷却侧电动蝶阀、冷却水泵、冷冻侧电动蝶阀、冷冻水泵、分水器、集水器、至少两个电动阀、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冷冻测温计和中央控制器,所述冷水机组、制冷机组、冷却塔电动蝶阀、冷却侧电动蝶阀、冷却水泵、冷冻侧电动蝶阀、冷冻水泵、分水器、集水器、至少两个电动阀、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冷冻测温计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制冷剂在所述冷水机组和制冷机组中循环以交换热量,所述冷水机组的入水口通过冷却塔电动蝶阀后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口通过冷却侧电动蝶阀及冷却水泵后与冷却塔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制冷机组的出水口与分水器入水口连接,所述分水器的出水口与至少两个待冷却设备的入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制冷机组的入水口通过冷冻侧电动蝶阀、冷冻水泵计冷冻侧温计后与集水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水器的入水口与所述至少两个待冷却设备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每个电动阀及温度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一个分水器与待冷却设备之间的管道上,中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及冷冻侧温计侦测到的温度分别控制冷却水泵及冷冻水泵的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利用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对冷却机组和制冷机组的实际使用环境进行有效动态监控,进而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有效调整冷却水泵及冷冻水泵的工作效率,在自动调整以满足正常使用地同时,降低了整体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1,包括冷水机组10、制冷机组20、冷却塔电动蝶阀301、冷却侧电动蝶阀302、冷却水泵40、冷冻侧电动蝶阀303、冷冻水泵50、分水器60、集水器70、至少两个电动阀808、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809、冷冻测温计804和和中央控制器90,所述冷水机组 10、制冷机组20、冷却塔电动蝶阀301、冷却侧电动蝶阀302、冷却水泵 40、冷冻侧电动蝶阀303、冷冻水泵50、分水器60、集水器70、至少两个电动阀808、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809、冷冻测温计810分别与中央控制器90电连接,制冷剂在所述冷水机组10和制冷机组20中循环以交换热量。

冷水机组10的入水口通过冷却塔电动蝶阀301后与冷却塔1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机组10的出水口通过冷却侧电动蝶阀302及冷却水泵 40后与冷却塔11的入水口连接。制冷机组20的出水口与分水器60连接,分水器60的出水口与多个待冷却设备12的入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制冷机组20的入水口通过冷冻侧电动蝶阀303、冷冻水泵50、冷冻侧温计804 后与集水器70连接,集水器70的入水口与多个待冷却设备12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每个电动阀808及温度传感器809为一组,每个组分别设置在分水器60出水管与每个待冷却设备12之间的管道上,中央控制器9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808及冷冻侧温计804侦测到的温度分别控制冷却水泵40、冷冻水泵50及电动阀808的工作模式。

具体为,当某个传感器808侦测到的温度与冷冻侧温计804的差值高于预设温度(例如5度)时,控制器90控制对应管路的电动阀809开启至最大状态,并进一步提升冷冻水泵50和冷却水泵40的工作效率,提升转速,加快冷却。当侦测到的所有管路的温度差均低于该预设温度时,控制器90控制冷却水泵40及冷冻水泵50降低工作效率,降低转速,将冷却水缓慢送至冷却塔11进行冷却,从而进行自动节能。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泵40及冷冻水泵50可以通过变频器与中央控制器90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90的控制策略可以更加精准些。例如当所有传感器808侦测到温度参数后,控制器90先求得平均值,即通过平均温度值与冷冻侧温计804的温差进行判断并执行策略,当温差大于预设范围时,控制器90控制冷冻水泵50及冷却水泵40提升工作效率,提升转速,将冷冻水尽快送至制冷机组20进行冷却,当温差小于于预设范围时,控制器90控制冷冻水泵50及冷却水泵40降低工作效率,从而进行自动节能。

当然,为了更加精细地控制,在集水器70与每个待冷却设备12之间的管路上可以设置多个温度计,所述多个温度计用于测量每个支路输出的水流温度,从而控制器90可以根据每个支路上待冷却设备12的出口温度和进口温度的差值具体控制每个支路上的电动阀808的工作状态,从而对每个待冷却设备均可以提供个性化供冷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冷却设备12可以为风机盘管、风柜、大堂、酒店房间等各种需要冷源的设备或地区,多个待冷却设备并联设置。

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1还包括冷却侧温计801,所述冷却侧温计801与中央控制器90电连接,并设置在冷水机组10与冷却侧电动蝶阀 302之间。

此外,为了能够使分水器60和集水器70的工作姿态联动,在优化地实施方式中,该系统1还包括与中央控制器90连接的压差旁通阀601,压差旁通阀601通过管道分别与分水器60和集水器70连接,从而动态调整分水器60和集水器70的水压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制节能策略,实施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空调1还包括冷却塔温计802,冷却塔温计802与中央控制器90 电连接,冷却塔温计802设置在冷水机组10与冷却塔电动蝶阀301之间的管道上,所述中央控制器90还用于根据冷却塔温计802和冷却侧温计 801的温度值控制冷却水泵40及冷冻水泵50的工作状态。

具体为,当冷却塔温计802和冷却侧温计801的差值超过预设值(例如10度),则说明制冷机组20需要大量的冷源,则中央控制器90控制冷却水泵40及冷冻水泵50提升转速,将冷却水尽快送回冷却塔11进行冷却,加快冷却效果。

为了更加准备地控制空调1,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该空调1还可以包括水流量计805,水流量计805设置在温度计804与冷冻水泵50之间,用于侦测管道中的水流量大小,所述中央控制器90还用于根据水流量计测定的流速控制冷冻水泵50的工作状态。

为了进一步减轻制冷机组20的工作压力,提升效率,该空调1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80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07,第一压力传感器80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07分别与中央控制器90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06 设置在制冷机组20与分水器60之间的管道上,第二压力传感器807设置在水流量计805和冷冻水泵50之间的管道上。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冷水机组10、制冷机组20、冷却塔电动蝶阀301、冷却侧电动蝶阀302、冷冻侧电动蝶阀303、冷冻水泵40、冷却水泵50、冷却侧温计801、冷却塔温计802、冷冻侧温计804、温度传感器809、水流量计805、第一压力传感器806、第二压力传感器807、分水器60、集水器70和压差旁通阀601均与中央控制器90 连接,从而中央控制器90可以根据各传感设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传感数据及节能策略综合控制冷水机组10及制冷机组20的工作联动模式,并通过各种电动蝶阀及水泵等终端设备最终控制整个系统进行联动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高效节能。当然各部件与中央控制器的连接模式可以是PLC可编程芯片式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具体控制策略或方式对系统中的各个部件进行协调统一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