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吹凉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0319发布日期:2018-07-31 21:4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吹凉风机。



背景技术:

风扇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吹凉工具,但是现有的风扇一般都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吹凉,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诸多种类的便携式风扇,例如头戴式、手持式风扇,这些便携式风扇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随身携带,提高了便利性,另外也还可以腾出双手,便于双手干别的工作。但是当人们在户外高温、粉尘大的环境下作业时,需要冷却降温的同时还需要新鲜空气,现有的这些风扇只能吹动原有的空气进行降温,无法过滤粉尘,容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尘吹凉风机,能吹凉风降低温度、能过滤粉尘吹出洁净空气、便于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尘吹凉风机,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过滤空气的过滤装置,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降温装置、风机和给风机供电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风机相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输出端经所述壳体的内腔与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降温装置布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风机之间,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一端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所述出风管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背带可随身携带,便于使用;通过过滤装置和降温装置,吹出洁净凉风供人使用,保证健康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进风管,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过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降温装置固定在所述进气腔内,所述风机和所述供电装置均固定在所述出气腔内,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将壳体内分为两个独立腔室并通过进风管连通,保证吹出的空气是经过滤装置过滤和降温装置降温后的洁净空气,防止壳体内腔的空气相互串联。

进一步,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冷源和多个热管,多个所述热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冷源连通,多个所述热管的另一端均伸入所述进风管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热管降温,降温效果好。

进一步,多个所述热管位于所述进风管内的一段外均套设有多个环形的散冷片,多个所述散冷片沿所述热管轴线方向均匀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多个散冷片扩大空气与冷源的接触面积,提升降温效果。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固定设有可伸缩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环形件,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贯穿所述环形件的内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能将出风管固定好,同时能调节出风管的高度及角度。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包括滑动连接的内杆和外筒,所述内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筒内且与所述外筒滑动配合,所述环形件固定在所述内杆的另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使出风管在调节杆上的固定位置能够随内杆高度变化而变化,能固定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吹到人体的不同位置,如头部、脖子、前胸等等。

进一步,所述出风管至少有两个,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出风管对应的设置有至少两个,一个所述出风管位于所壳体外的一段上沿径向开设有两个排气孔,两个所述排气孔沿所述出风管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所述排气孔之间的一段出风管为软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能够多出吹凉,吹凉效果好,通过软管可挂在人耳上,调节排气孔向下,还能通过排气孔向下吹凉,同时减轻软管挂在人耳上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风机上设有控制板,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和电池保护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保护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电池保护板能对电池过度充电、过度放电、过度高温或者短路等进行保护,维护电池的均衡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风机控制板可对风机进行漏电保护、调速控制。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还设有用于冷却风机的气管A,所述气管A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风机和所述供电装置位于所述散热口和所述气管A的另一端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气管A吹气,带走电池和风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并从散热口吹出,降低出气腔内的温度,防止壳体内过热。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背带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背带和所述出风口均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侧且所述出风口位于两个所述背带之间,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还设有用于冷却背部的气管B,所述气管B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气管B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当人通过背带将壳体背在背上时,气管B吹出的风经出风口吹向人体背部,给背部冷却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I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环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背带,3、过滤装置,4、冷源,5、风机,6、出风管,7、隔板,8、进风管,9、进气腔,10、出气腔,11、储冷容器,12、保温层,13、热管,14、散冷片,15、外筒,16、内杆,17、环形件,18、排气孔,19、软管,20、风机控制板,21、散热口,22、气管A,23、出风口,24、气管B,25、电池保护板,2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尘吹凉风机,包括中空的壳体1和背带2,背带2的两端均固定在壳体1上,壳体1上固定设有过滤空气的过滤装置3,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降温装置、风机5和给风机5供电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与风机5相连接,过滤装置3的输出端经壳体1的内腔与风机5的输入端连通,降温装置布置在过滤装置3与风机5之间,风机5的输出端设有出风管6,出风管6一端连通风机5的输出端,出风管6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优选的,风机5为高压风机,高压风机的风压大能将空气吸入并压进出风管6内,吹风效果好。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壳体1上固定设有可伸缩的调节杆,调节杆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环形件17,出风管6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贯穿环形件17的内孔。出风管6至少有两个,调节杆与出风管6对应的设置有至少两个,调节杆包括滑动连接的内杆16和外筒15,内杆16的一端位于外筒15内且与外筒15滑动配合,环形件17固定在内杆16的另一端。一个出风管6位于所壳体1外的一段上沿径向开设有两个排气孔18,两个排气孔18沿出风管6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排气孔18之间的一段出风管6为软管19。

使用时,出风管6的管口对准人体进行吹凉,通过调节内杆16的高度调节环形件17的位置,调节出风管6穿过环形件17的位置,从而调整管口对准人体的不同部位吹风。同时,可将软管19弯曲挂在耳朵上进行吹凉,调整排气孔18的位置使向下吹风,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软管19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减轻软管19挂在耳朵上的重量,防止压在耳朵上过重对耳朵产生不良影响。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壳体1内设有隔板7,隔板7上设有进风管8,隔板7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进气腔9和出气腔10,过滤装置3的输出端与进气腔9连通,降温装置固定在进气腔9内,风机5和供电装置均固定在出气腔10内,风机5的输入端与进风管8的一端连通,进风管8的另一端与进气腔9连通。

降温装置包括冷源4和多个热管13,多个热管13的一端均与冷源4连通,多个热管13的另一端均伸入进风管8内。多个热管13位于进风管8内的一段外均套设有多个环形的散冷片14,多个散冷片14沿热管13轴线方向均匀布置。其中,散冷片14的形状也可为与进风管8内孔形状相适应,散冷片14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散冷片14上的多个通孔同轴对应布置,每个热管13贯穿多个散冷片14上同轴布置的多个通孔。

壳体1上靠近风机5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口21,风机5的输出端还设有用于冷却风机5的气管A22,气管A22的一端与风机5的输出端连通,风机5和供电装置位于散热口21和气管A22的另一端之间。风机5上设有控制板20,供电装置包括电池26和电池保护板25,控制板20与电池26连接,电池保护板25固定在壳体1内,电池26安装在电池保护板25上。

其中优选的,冷源4为储存有低温材料的储冷容器11,储冷容器11外设有保温层12,隔绝低温材料与外界的热交换,低温材料采用液氮,散冷片14为铝片。热管13为条形管并与储冷容器11连通,热管13内装有如酒精、水或者其他能传导能量的液体;比如采用酒精时,酒精遇热变成蒸气,升腾,遇冷变成液体,利用管壁的毛细的作用回流到原位置,同时热管13与储冷容器11连通部分的外表面与液氮或者其他低温材料接触并进行热传递,给热管13提供冷量,使热管13能对进气腔9内的空气冷却降温。过滤装置3内设有滤芯,空气穿过滤芯,滤芯将粉尘等杂质吸附后,过滤装置3向进气腔9内输出洁净的空气。两个出风管6和气管A22可通过四通接头与风机5的输出端连通。

使用时,外界空气经过滤装置3过滤后进入进气腔9,进气腔9内的空气在风机5作用下进入进风管8,热管13将冷传递给散冷片14,进风管8内的空气通过与散冷片14和热管13热交换降温,降温后的空气进入风机5,由风机5经出风管24和气管A22吹出,出风管24同实施例1中对人体进行吹风降温。气管A22内的空气吹向电池26和风机5最后经散热口21离开出气腔10,将电池26和风机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了出气腔10内的温度。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壳体1上开设有出风口23,背带2至少有两个,两个背带2和出风口23均布置在壳体1的同侧且出风口23位于两个背带2之间,风机5的输出端还设有用于冷却背部的气管B24,气管B24的一端与风机5的输出端连通,气管B24的另一端与出风口23连通。

其中优选的,风机5的输出端固定有出风筒,出风筒上开设有至少四个孔,气管A22、气管B24和至少两个出风管6的一端均贯穿该孔经出风筒与风机5的输出端连通。或者气管A、气管B24和至少两个出风管6通过五通接头或者更多通路的管件接头与风机5的输出端连接。

使用时,人体通过两个背带2将整个装置背在背上,风机5吹出的风经气管B24从出风口23吹出,正好吹到背部,对背部降温,避免出现背部和壳体1之间空气不流通过热,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