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7393发布日期:2018-11-16 21:5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室内空气的质量,使得室内的空气净化器以及空气清新系统在市场上特别的走俏。空气净化器通过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然后经过空气净化装置将空气进行净化,然后通过出风口将净化后的相对干净的空气释放到室内,对室内的空间进行逐步的净化。空气清新系统,通过将室外的空气净化后,输送到室内,通过室外提供的干净空气来逐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理论上可以使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空气清新系统出口处的空气质量水平。

对于室内空气净化器,由于房间不是绝对的密不透风的空间,因此,在进行室内空气的过程中,不断地有外界的脏空气进入室内,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能净化的特别高;并且,在增大净化器的净化能力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空气清新系统是通过将室外经过净化的空气输送到室内,使室内的空气质量逐步提高,但室外的空气与室内一般存在着一定的温差,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影响室内的温度(部分清新系统即使增加了一些加热装置,但依然很难避免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影响室内环境的宜居性,也造成室内原有热源的浪费;将室外的空气输入到室内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相当的电力,也会对室内、外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和用于盛装热交换设备和空气净化装置的机壳;机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口侧,热交换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其中,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进气口设置在机壳的底部区域,排气口设置在机壳的顶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中部区域以使空气经加热之后上升由排气口排出。

由此,通过增设加热设备,并将加热设备设置在排气口的下方,进气口的上方,从而当空气由进气口进入经过加热设备时,受热膨胀上升,从而借助受热膨胀上升的空气更易于从排气口排出,由于加热设备上方的热空气密度小于加热设备下方的空气的密度,加热设备下方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加热设备上方扩散,从而可以不用太多地借助外力就能实现空气不断地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和经过加热设备加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和用于盛装热交换设备和空气净化装置的机壳;机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口侧,热交换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其中,热交换设备为冷却设备,进气口设置在机壳的顶部区域,排气口设置在机壳的底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中部区域以使空气经冷却之后下沉由排气口排出。

由此,通过增设冷却设备,并将冷却设备设置在排气口的上方,进气口的下方,从而当空气由进气口进入经过冷却设备时,冷却收缩下沉,从而借助冷却收缩下沉的空气更易于从排气口排出,由于冷却设备下方的冷空气密度大于冷却设备上方的空气的密度,冷却设备上方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冷却设备下方扩散,从而可以不用太多地借助外力就能实现空气不断地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和经过冷却设备冷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净化器还包括流体输送装置、除湿装置、加湿装置和/或除菌装置;流体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口或者排气口以增加进入或者排出空气净化器的空气。

由此,通过加入额外的辅助流体装置,可以辅助空气更快地循环,使净化速度更快,通过加入除湿装置和/或加湿装置可以使空气具有更适宜的湿度,通过加入除菌装置,可以使净化后的空气更洁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气缸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驱动装置、吸气通道、输气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吸气通道处和输气通道处的用于保障流体在各通道内只能单向流动的逆止阀。

由此,流体输送装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活塞,活塞在气缸内运动从而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净化器或者将空气净化器内的气体更快地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气口和/或进气口还设置有气体导向阀门,气体导向阀门由支架和多个叶片组成,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栅格,叶片通过旋转连接装置与支架上的栅格相连,叶片绕着旋转连接装置旋转完成气体导向阀门的启闭;栅格的四周设置有凹槽,旋转连接装置安装在栅格的一侧的凹槽内,叶片与旋转连接装置连接的一端为圆弧状。

由此,通过设置气体导向阀门,可以更好地引导由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沿着指定的方向排出,叶片的一端设置为圆弧状也能使叶片能够更好地转动。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以及用于盛装净化装置和热交换设备的室内机机壳,室内机机壳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通道;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内或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以净化进入室内机的空气;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其中,室内机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侧面的下部或底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室内机排气通道之间以使空气经加热之后上升由排气通道排出。

由此,通过将加热设备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下方,进气通道的上方,从而当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经过加热设备时,受热膨胀上升,从而借助受热膨胀上升的空气更易于从排气通道排出,由于加热设备上方的热空气密度小于加热设备下方的空气的密度,加热设备下方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加热设备上方扩散,从而可以不用太多地借助外力就能实现空气不断地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和经过加热设备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加热设备的热源是室内已有的供热系统或利用电能直接或间接加热周围空气的设备。

由此,可以直接利用室内的供热系统对室内机空气加热,从而无需额外的加热设备,可以对现有的热源更好地利用。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以及用于盛装净化装置和热交换设备的室内机机壳,室内机机壳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通道;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内或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以净化进入室内机的空气;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和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其中,室内机热交换设备为冷却设备,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底部区域,冷却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以使空气经冷却之后下沉由排气口排出。

由此,通过将冷却设备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上方,进气通道的下方,从而当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经过冷却设备时,冷却收缩下沉,从而借助冷却收缩下沉的空气更易于从排气通道排出,由于冷却设备下方的冷空气密度大于冷却设备上方的空气的密度,冷却设备上方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冷却设备下方扩散,从而可以不用太多地借助外力就能实现空气不断地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和经过冷却设备冷却。

第五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以及用于盛装净化装置和热交换设备的室内机机壳,室内机机壳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通道;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内或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以净化进入室内机的空气;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热交换设备、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其中,室外机的热交换设备为制热设备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热源,室内机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侧面的下部或底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室内机排气通道之间以使空气经加热之后上升由排气通道排出。

由此,室内机中通过将加热设备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下方,进气通道的上方,从而当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经过加热设备时,受热膨胀上升,从而借助受热膨胀上升的空气更易于从排气通道排出,由于加热设备上方的热空气密度小于加热设备下方的空气的密度,加热设备下方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加热设备上方扩散,从而可以不用太多地借助外力就能实现空气不断地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和经过加热设备加热。

第六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以及用于盛装净化装置和热交换设备的室内机机壳,室内机机壳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通道;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内或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以净化进入室内机的空气;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热交换设备、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其中,室外机的热交换设备为制冷设备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冷源,室内机热交换设备为冷却设备,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侧面的上部或顶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底部区域,冷却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室内机排气通道之间以使空气经冷却之后下沉由排气通道排出。

由此,通过将冷却设备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上方,进气通道的下方,从而当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经过冷却设备时,冷却收缩下沉,从而借助冷却收缩下沉的空气更易于从排气通道排出,由于冷却设备下方的冷空气密度大于冷却设备上方的空气的密度,冷却设备上方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冷却设备下方扩散,从而可以不用太多地借助外力就能实现空气不断地经过净化装置净化和经过冷却设备冷却。

第七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以及用于盛装净化装置和热交换设备的室内机机壳,室内机机壳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通道;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内或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以净化进入室内机的空气;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进气通道、热交换设备;其中,室外机的热交换设备具有制冷制热功能并作为室内机的热交换设备的热源或冷源,使室内机热交换设备加热或冷却室内机空气,机壳上包括设置两个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两个进气通道处分别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其中,两个进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的上进气通道和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底部区域的下进气通道,两个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面的上排气通道和设置在室内机机壳底面的下排气通道,从而当加热冷却两用装置用作加热设备时,空气从下进气通道进入室内机经由加热设备加热后上升从上排气通道排出,当加热冷却两用装置用作冷却设备时,空气从上进气通道进入室内机经由冷却设备冷却后下沉从下排气通道排出。

由此,通过设置两个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热交换设备。

第八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用于盛装净化装置的室内机机壳,室内机机壳上设置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进气通道和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出的排气通道;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内或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以净化进入进气通道的空气;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其中,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侧面的下部或底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

由此,室内外温度存在温差时,室外空气经进气通道进入室内机,并被净化后,释放到室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室外机内设置有热交换设备具有制冷和/或制热功能,室外机的热交换设备通过连接装置与室内机的热交换设备连接以与室内机的热交换设备进行热交换。

由此,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热交换设备进行热量的交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包括用于室内空气向室外流通的室内排气阀门、用于室内空气向室外流通的排气管道和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大气的室外排气口,其中,排气管道包括热空气排气管道和冷空气排气管道,室外排气口包括热空气排气口和冷空气排气口;当室内空气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空气比重比室外空气小,室内热空气将上升,经室内排气阀门,通过热空气排气管道,由热空气排气口释放到室外;当室内空气低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空气比重比室外空气大,室内冷空气将下沉,经室内排气阀门,通过冷空气排气管道,由冷空气排气口释放到室外。

由此,热空气和冷空气将经过不同的管道排出,由于管道是基于热空气膨胀上升和冷空气冷却下沉的原理设置的,因此,可以更快的排出,无需借助过多的外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清新系统还包括流体输送装置、除湿装置、加湿装置和/或除菌装置;流体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通道或者排气通道以增加进入或者排出空气净化器的空气。

由此,通过加入额外的辅助流体装置,可以辅助空气更快地循环,使净化速度更快,通过加入除湿装置和/或加湿装置可以使空气具有更适宜的湿度,通过加入除菌装置,可以使净化后的空气更洁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和/或进气通道还设置有气体导向阀门,气体导向阀门由支架和多个叶片组成,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栅格,叶片通过旋转连接装置与支架上的栅格相连,叶片绕着旋转连接装置旋转完成气体导向阀门的启闭;栅格的四周设置有凹槽,旋转连接装置安装在栅格的一侧的凹槽内,叶片与旋转连接装置连接的一端为圆弧状。

由此,通过设置气体导向阀门,可以更好地引导由排气口和/或进气口排出和/或进入的气体沿着指定的方向排出,叶片的一端设置为圆弧状也能使叶片能够更好地转动。

第九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进气通道相连,室内机设置有滤网和回风阀门,进气通道的出气孔设置在滤网和回风阀门之间,外界空气通过进气通道经出气孔进入到室内机与经回风阀门进入室内机的室内空气混合,经过滤网过滤,再与空调的热交换设备进行热交换,最后由室内机释放至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让空气能够更快地在装置内流通,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噪音污染,保障室内温度、提高居住、办公适宜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和图3d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体导向阀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和图4d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和图6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及清新系统,同时,本专利还提供一种气体输送装置(不仅可以用于空气净化器及清新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需要流体输送的设备,例如空调等)。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噪音污染,保障室内温度、提高居住、办公适宜性。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空气净化装置和热交换设备;机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机壳用于盛装热交换设备和空气净化装置等装置,进气口为空气进入净化器的入口,排气口为将净化后的空气释放至室内的出口;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进气口侧,用于净化通过净化装置的空气;热交换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用于加热或者冷却热交换设备周围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可参考图1,进气口设置在机壳的底部区域,排气口设置在机壳的顶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中部区域以使空气经加热之后上升由排气口排出。

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主要由机壳、气体通道,热交换设备,空气净化装置,进气口,底座及移动装置,气体导向阀门组成。机壳用于盛装空气净化器的各设备,必要时,兼做流体通道;气体通道作为空气在净化器中流通的通道;热交换设备(如,电加热)用于与其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净化进入净化器的空气;进气口作为室内空气进入空气净化器的入口;底座及移动装置用于支撑其上的设备并便于设备的移动(如利用滚轮移动设备);气体导向阀门用于向室内释放净化后的空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净化器还包括流体输送装置(如本文所述装置,抽气扇等),除湿装置、加湿装置和除菌装置等辅助功能设施;流体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气口或者排气口以增加进入或者排出空气净化器的空气。从而除利用自然循环进行热交换外,增加的流体输送装置(如下文的流体输送装置,风扇等可以增加流体流动的设备)可以增加气体的流通性。根据功能需求,还可以增加相应的功能辅助设施,如,增设除湿和、或加湿装置以调整空气的湿度,增设除菌装置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含量,增设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以便根据空气状况调整净化能力及其他具有除净化功能外的辅助功能设施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的净化器中的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周围的空气经热交换设备加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从排气及气体导向阀门释放到净化器外,空气再经进气孔进入空气净化器,经热交换设备加热,再次释放到空气净化器外,依次循环,不断对空气进行净化。若安装流体输送装置,空气可以完全或部分依靠流体输送装置在净化器中的流通。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通过热交换设备对空气加热升温后排出净化器。例如,净化器中空气经热交换设备(如温度为80 ℃)加热后,高于净化器机壳外部环境(如,机壳外环境温度为20℃) 的温度,将会膨胀上升,并经过气体导向阀门排出;室内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补充受热排出的空气的空间,新进入的空气经过加热后,会继续上升并从净化器中排出;周而复始,空气经空气净化器净化后,释放到室内,室内的空气再补充进入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不断地进行净化。对于加热设备,可以利用室内已有的加热系统(如,供暖系统),也可以电力或其他能源直接或间接(如,利用电能加热水体或其他介质后,再将水体或其他介质的热量经过媒介传递给空气)加热空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设备为冷却设备(图中未示出),进气口设置在机壳的顶部区域,排气口设置在机壳的底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中部区域以使空气经冷却之后下沉由排气口排出。具体结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图1推出,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利用冷空气下降的原理,通过热交换设备对空气冷却、降温后排出。如,空气经冷却设备(如,冷却设备的温度为5℃)冷却后,低于净化器机壳外部环境的温度(如,机壳外环境温度为30℃),温度降低后空气将会密度增大、大于外界空气的密度,经冷却的空气下降,并经口排出;室内空气在经进气口进入到净化器内,新进入的空气经冷却设备冷却降温后,再经排气口排出;周而复始,空气经空气净化器净化后,释放到室内,室内的空气在补充进入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不断进行净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流体输送装置。对于设置有流体输送装置的,启动流体输送装置可以增强净化器的净化能力。流体输送装置设置在进气装置端时,空气经过流体输送装置及净化器中的自然吸力输送到加热设备,然后,再经排气口释放到净化器外;周而复始,不断对净化器外的空间进行净化。流体输送装置设置在排气端时,空气经加热后,空气浮力和流体输送装置的作用下释放到净化器外,净化器外的空气在吸力的作用下,经进气口进入到净化器,经过加热后,在空气浮力和流体输送装置的作用下释放到净化器外;周而复始,不断对净化器外的空间进行净化。流体输送装置可以是下文中提供的流体输送装置,也可以是抽气扇等吸气、吹气设备,也可以是各类泵等。

进一步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气缸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驱动装置、吸气通道、输气通道、以及分别设置在吸气通道处和输气通道处的逆止阀(图中吸气阀门和输气阀门);其中,气缸用于盛装从外界吸收进来的流体,驱动装置用于给气缸吸收外界流体提供动力,吸气通道为气缸从外界吸入流体的通道,输气通道为气缸向工作设备输送流体的通道,逆止阀用于保障流体在各通道内只能单向流动(如,吸气通道的逆止阀在气缸吸入流体时敞开,保证流体顺利进入气缸;气缸向工作设备输送流体时,吸气通道的逆止阀关闭,防止气体从吸气通道排出)。当需要给工作设备提供持续不间断的流通时,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气体输送装置 (例如,有A、B两列,A列装置从外界吸收流体时,B列装置向工作设备输送流体;A列装置向工作设备输送流体时,B列装置从外界吸收流体)。

请参考图3a、图3b、图3c和图3d,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气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排气口还设置有气体导向阀门,气体导向阀门由支架和多个叶片组成,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栅格,叶片通过旋转连接装置与支架上的栅格相连,叶片绕着旋转连接装置旋转完成气体导向阀门的启闭;栅格的四周设置有凹槽,旋转连接装置安装在栅格的一侧的凹槽内,叶片与旋转连接装置连接的一端为圆弧状。

支架负责支撑叶片并与其他部件连接;叶片安装在阀门支架的栅格内,负责阀门的启闭及启闭程度。叶片的旋转连接装置端为圆弧段,旋转连接装置的对向端可以为圆弧形,也可为其他形状,本申请在此没有限制。

上述设置在排气口的气体导向阀门同样可以设置在进气口,可以用于本申请中的所有设备的排气口和进气口,后续不再赘述。

虽在图中及文中未说明,但文中提及的各设备均包含控制元件(例如空气净化器包括用于控制空气净化器工作的控制系统,以下将要提到的清新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清新系统工作的控制系统)以及用于设备安装的固定部件,以下不再赘述。对于流体输送装置,净化系统工作时可以启用或不启用或仅启用流体输送装置,不仅可以用于空气净化器、清新系统,也可以用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时,吸入室内机的空气可部分为室内空气(在室内空气进入室内机调节前进行净化,或者温度调节后进行净化),部分为室外空气,并对空气进行净化、调温,以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体输送装置、加湿装置、除菌装置以及气体导向阀门均可用于后续的清新系统和空调中,后续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清新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新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机壳、进气通道、排气口、净化装置、热交换设备和排气通道,室外机包括室外机机壳和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为空气进入室内机的通道,排气通道为将净化后的空气释放至室内的通道,排气口为空气排出室内机的出口,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室内机的进气通道侧,用于净化通过净化装置的空气;热交换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用于加热或者冷却热交换设备周围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装置、气体导向阀门组成。连接装置用来连接室内、外的热交换设备;气体导向阀门用来控制排气口的启闭及净化后空气的排出。除利用自然循环外,可以增加流体输送装置(不仅限于上文中所示的流体输送装置或其他可增进流通的装置,如抽气扇等),保障流体的流量,增强换气能力。根据功能需求,可以增设相应的功能辅助设施设施,如,增设除湿和/或加湿装置以调整空气的湿度,增设除菌装置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含量,增设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以便根据空气状况调整净化能力及其他具有除净化功能外的辅助功能设施的工作。

请参考图4a,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一种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用以加热室内机的空气时,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底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的顶部区域,加热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室内机排气通道之间以使空气经加热之后上升由排气通道排出。其中,对于文中提到的所有的清新系统,进气通道可以不只有一条,例如可以有两条或者多条,当为两条时,可以是其中一条有流体输送装置,另一条没有,图中只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只要一条的情况;对于气体导向阀门,可以在排气口和室内机机壳底部区域均设置,室内机机壳排气口对向的气体导向阀门开启时,可以从室内吸收部分气体对其进行净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同样适用于后续的清新系统中。另外,对于净化装置(如空气过滤网),位置可以不限于图中所示,例如可以设置在进气通道的出口处,也可以设置在进气通道内,还可以设置在加热设备的下方等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例如,热交换设备(如温度为80℃)周围空气经过加热后,高于室内周围环境(如,周围环境温度为15℃)的温度,将会膨胀上升,并经排气及气体导向阀门释放到室内,室外冷空气(温度为0℃)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并补充受热排出的空气的空间,新进入的冷空气经过加热后,温度升高,继续上升、释放到室内;周而复始,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交换设备将空气加热升温后,释放到室内,通过自然循环向室内输送干净空气。对于加热设备,可以利用室内已有的供热系统 (如,房间内供暖系统),也可以电力或其他能源直接(如,加热电阻丝,电取暖器等)或间接(如,加热水体或其他介质后,再将水体或其他介质的热量经过媒介传递给空气,)加热空气。进一步参考图4b,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另一种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热交换设备为加热设备,加热设备包括设置为连接室内已有供热系统。如图中示出的室内暖气设备和暖气连接管道。

请参考图4c,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又一种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热交换设备为冷却设备用以冷却室内机的空气时,进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排气通道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底部区域,热交换设备设置在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以使空气经冷却之后下沉由排气口排出。利用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可以通过热交换设备对空气冷却降温后释放到室内。

请参考图4d,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另一种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热交换设备为加热冷却两用装置,机壳上包括设置两个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两个进气通道侧分别设置有净化装置,例如可以设置在进气通道的室内侧的进气口处,也可以设置在进气通道内部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在此没有限制;其中,两个进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区域的上进气通道和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底部区域的下进气通道,两个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机壳的顶部的上排气通道和设置在室内机机壳底部的下排气通道,从而当热交换设备用来加热周围空气时,空气从下进气通道进入室内机经由加热设备加热后上升从上排气通道排出,当热交换设备用来冷却周围空气时时,空气从上进气通道进入室内机经由冷却设备冷却后下沉从下排气通道排出。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新系统可不设置热交换设备,利用室内外的温差,实现空气的流通。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清新系统还可以设置流体输送装置的。当单纯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原理不能提供足够的干净空气时,可以设置流体输送装置。以流体输送装置设置于进气通道端为例,室外空气经过流体输送装置输送到室内机,再由热交换设备对进入室内机的冷空气进行加热,空气经加热后,释放到室内。流体输送装置也可以设置在排气通道端,冷空气经加热设备加热后,再由流体输送辅助输送装置输送到室内。流体输送装置可以是下文中提供的流体输送装置,也可以是抽气扇等的吸、吹气设备,也可以是各类泵等增进流体流动的设备;对于流体输送装置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进气通道端,也可以设置在排气通道端,可以设置在室内机,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清新系统中的各部件的位置可以适当的调整(如,加湿装置可以设置在清新系统的加热设备与排气及气体导向阀门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加热设备与进气通道之间),不拘泥于图示的相对位置。对于净化装置也可以设置于进气通道的室内侧或排气通道内,对其具体设置位置,不做强制性限制。对于本设备,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增添或去除部分构件(如,当用来向室外排气时,可以去掉过滤装置、热交换设备等;防止枯枝落叶堵塞进气通道时,可以给设备增添相应的防护网)。

热交换设备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用于加热或者冷却进入室内机的气体,室外部分用于将室内部分失去或者获得热量通道大气补充或者散放至大气中。以下介绍与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

图5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一种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室内机仅利用房间内的供暖系统作为热源或室内机热交换设备利用电能直接或间接加热周围空气时与之对应的室外机。

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室外机主要包括机壳和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气通道。机壳作为室外机的主体部分,既用来盛装室外机的部件又作为外界气体进入室内的一道通道(可以从机壳的底部、侧面或正面设置空气流通通道),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仅有进气通道没有机壳。必要时,可以在室外机内安装流体输送装置(如下文的流体输送装置,抽气扇等) 增进气体的流量。图中的进气通道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代表仅可设置一个进气通道。另外,对于上下文中提及的所有的进气通道的位置,结合室外机的功能(如制冷、制热),考虑室外机中空气的运动方向,可以选择在室外机中空气流通的上风向设置。进一步地,为增加热交换设备的热交换能力,可以增设增加空气流通的装置,可以选择设置在热交换设备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热交换设备的下部,可以选用前文中提到的流体输送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装置,例如抽气扇等,本实用新型在此没有限制,上述关于进气通道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后续的室外机进气通道,之后不再赘述。

图5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另一种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室外机主要用于将室内机热交换设备吸收的热量,释放至大气中,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冷源。

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外机主要包括机壳、气体通道、连接装置、热交换设备、进气通道、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体导向阀门。机壳作为盛装室外机的主体结构,气体通道作为空气在室外机的流通通道,连接装置用来连接室内、室外的热交换设备,热交换设备用于将室内部分失去的热量向大气中释放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冷源(该热交换设备例如可以为压缩机),进气通道作为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通道,气体导向阀门用于控制气体的流通,进气口作为外界空气进入室外机的入口。除利用自然循环外,可在室外机安装流体输送装置(如下文的流体输送装置,抽气扇等)增进气体的流量。

室外机热交换设备需要向大气释放热量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冷源时,热交换设备加热其周围的空气,热交换设备周围被加热的空气膨胀上升,通过机壳及排气通道经排气口的气体导向阀门排出室外机,外界大气从机壳底部进入机壳,经热交换设备加热,从气体通道及气体导向阀门排出室外机,以此循环,不断将热交换设备中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

进一步参考图5c,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又一种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室外机主要用作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热源。

如图5c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外机主要包括机壳、气体通道、连接装置、热交换设备、进气通道、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体导向阀门。机壳作为盛装室外机的主体结构,气体通道作为空气在室外机的流通通道,连接装置用来连接室内、室外的热交换设备,热交换设备用于将室内部分失去从大气中补充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热源,进气通道作为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通道,气体导向阀门用于控制气体的流通(可兼做进气孔),进气口作为外界空气进入室外机的入口。除利用自然循环外,可在室外机安装流体输送装置(如下文的流体输送装置,风扇等)增进气体的流量。当室外机启用时,气体导向阀门打开,停用时,气体导向阀门关闭。对于文中提到的所有的室外机,室外机的顶部可以设置成向某一或者某几个边缘侧倾斜的形状,或者在顶部增加排水通道,防止遇水从室外机顶部进入设备内,影响设备的使用,或者还可以在室外机的顶部设置防水装置,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虽然在图中仅示出上述部件,但是还有其他很多部件也是必要的,例如必要的安装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室外机热交换设备需要从大气补充热量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热源时,热交换设备冷却其周围的空气,热交换设备周围被冷却的气体下沉,经排气通道,通过气体导向阀门排出室外机,外界大气从机壳上部的进气孔,经热交换设备冷却,从气体通道及气体导向阀门排出室外机,以此循环,不断将大气中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设备中。

进一步参考图5d,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新系统的还一种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室外机内的热交换设备为既可以向大气中释放热量并作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的冷源,又可以从大气中吸收热量并为室内机热交换设备热量的两用装置。

如图5d中所示,在室外机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气体通道及气体导向阀门,热交换设备既可以制冷又可以制热。进一步地,可以在机壳的侧面和/或正面设置进气孔。当室外机启用时,可以选择性地打开全部或者部分阀门,停用时,阀门关闭。

当然,对于大气进入机壳的位置,不仅仅局限于文中所提的机壳顶部或底部。对于仅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的室外机,可以根据空气运动的原理,去除部分设备。考虑到雨水对室外机的影响,可把进气孔设置在侧面或正面或在室外机的顶部设置遮雨结构。除利用自然循环进行热交换外,若需增加室外机的空气流体性,可以在室外机增添流体输送装置(如文中的流体输送装置,但不限于文中的流体输送装置)增加空气的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新系统还包括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包括室内排气阀门、排气管道和室外排气口,其中,排气管道包括热空气排气管道和 /或冷空气排气管道,室外排气口包括热空气排气口和/或冷空气排气口;室内排气阀门作为室内空气向室外流通的控制阀门;排气管道为室内空气向室外流通的管道;室外排气口为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大气的出口;当室内空气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空气比重比室外空气小,室内热空气将上升,经室内排气阀门,通过热空气排气管道,由热空气排气口释放到室外;当室内空气低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空气比重比室外空气大,室内冷空气将下沉,经室内排气阀门,通过冷空气排气管道,由冷空气排气口释放到室外。

请参考图6a、图6b和图6c,其示出了三种不同的排气装置,图6a 中的排气装置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更快地向室外排放热空气;图 6b中的排气装置利用冷空气下沉的原理,可以更快地向室外排放冷空气;图6c中的排气装置则集前面二者于一体,既能更快地向室外排放热空气,也能更快地向室外排放冷空气。需要时,还可以在排气通道内设置逆止阀。除利用自然循环外,可在室外机安装流体输送装置(如下文的流体输送装置,风扇等)增进气体的流量。

请参考图7和图8,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该处室外机仅指用于向室内提供室外空气的部分,不涉及向室内提供冷源和热源的部分),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进气通道相连,室内机设置有滤网和回风阀门,进气通道的出气孔设置在滤网和回风阀门之间,外界空气通过进气通道经出气孔进入到室内机与经回风阀门进入室内机的室内空气混合,经过滤网过滤,再与空调的热交换设备进行热交换,最后由室内机释放至室内。

本实施例的室内机为空调的主体,在室内机的滤网及回风阀门之间设置进气管道,外界空气通过进气通道经出气孔进入到空调室内机与经回风阀门进入空调的室内空气混合、过滤,再与空调的热交换设备进行热交换,最后排出空调室内机。回风阀门作为室内空气进入空调室内机的通道及控制阀门,进气通道作为外界空气进入室内的通道,出气孔作为进气通道中空气进入空调室内机的通道,空调其他部分(如热交换器,贯流风扇等等) 为空调除上述结构外的部件。室外机主要由进气孔,机箱及进气通道组成;进气孔作为外界大气进入进气通道的第一道入口,机箱作为室外机盛装设备的容器,进气通道是外界大气进入室内的通道。除利用自然循环外,可安装流体输送装置(如下文的流体输送装置,风扇等)增进气体的流量。根据功能需求,可以增加相应的功能辅助设施设施,如,在出气口处设置过滤空气中粉尘的过滤网等。

虽在图中及文中未说明,但以上的各设备均包含控制元件以及用于设备安装的固定部件。对于流体输送装置,净化系统工作时可以启用或仅启用流体输送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清新系统,也可以用于空调系统,在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时,可吸入室内机的空气部分为室内空气(在室内空气进入室内机调节前进行净化,或者温度调节后进行净化),部分为室外空气,或,全部为室外或室内空气,并对空气进行净化、调温。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各个实施例中的内容互为补充,例如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中都可以包含控制元,关于控制元的具体表述请参见前文;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出气口、进气口或者进气通道、排气通道处均可设置气体导向阀门,气体导向阀门可用于引导气体的流动方向,具体请参见前文描述;空气净化器、清新系统、空调内均可设置流体输送装置、除湿装置、加湿装置和/或除菌装置,上文中关于流体输送装置的描述可以适用于上述任一,在各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