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的微环境品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1396发布日期:2018-09-29 00:0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空间的微环境品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大空间是指没有严格物理封闭边界的大面积室内区域,以大面积的室内办公区域为例,室外存在的颗粒物污染及广泛存在的室内空气污染以及考虑到人们对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的需求,对大空间内的温度调控以及空气品质调控都是保证在室内活动的人们的健康及舒适度的必要条件,需要空气净化器以及中央空调温控系统长时间的工作配合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舒适和健康程度。

而与大空间概念相对应的微环境最早是生态学中的概念,同时在生物医药制备领域早已成为必需的实验及制造条件。以展柜微环境为例,展柜中的文物藏品对环境因素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65%时,将导致微生物(特别是霉菌)生长,相对湿度低于30%时,将导致有机类文物变脆或者龟裂。另外,相对湿度波动太大将导致有机类文物机械受力发生变化,引起三维尺寸改变,或者变形。如果全年将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50%,±5%范围内,其能耗费用开支是非常庞大的。因此,以不同展柜为单元解决小环境温湿度控制冲突问题是唯一有效的能源解决途径。

开放性的大面积办公区域存在着与博物馆严苛的温湿度控制需求相同的巨大能耗问题,特别是对于只有少量工作人员出现在办公区域的时段来说尤为耗能。不同之处在于,开放性的大面积办公区域没有如同展柜的有形封闭小空间,需要在没有实际物理封闭性边界条件下形成局部微环境,还需考虑到人体的体感温度、新鲜空气的供给等影响舒适性感受的因素,其控制与实现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以大面积的室内办公区域为代表的大空间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品质调节在有无人员的情况下均为整体空间的统一调节,能源浪费严重,调节效果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空间的微环境品质控制系统,包括新风净化机、温度风速控制器、弹性新风微管以及多个新风微孔;

所述新风净化机上连接有交换风管,所述交换风管穿过墙体伸至室外;

所述温度风速控制器在气路上连接在所述新风净化机的出风口和所述弹性新风微管的进风口之间,并与所述新风净化机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弹性新风微管内的空气温度和风速,并据此调节所述新风净化机的出风温度和速度;

所述弹性新风微管的出风口连接至各所述新风微孔;

各所述新风微孔分设于每个办公桌的桌面上方和下方,各所述新风微孔内设有风道开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净化机内置有室内空气成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成分,并据此通过所述交换风管与室外进行气体交换。

进一步地,各所述新风微孔的外管壁附加有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所述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底部连接有用以控制所述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位移的微型位移电机,所述微型位移电机的电源端连接至微继电器。

进一步地,各所述办公桌上设有人体红外感知器,所述人体红外感知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风道开闭装置的开闭控制端。

进一步地,各所述新风微孔是包括一个主微孔和多个副微孔的微孔簇,各所述副微孔均匀环绕所述主微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所述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空气净化风机;

当所述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室外空气成分达不到预设质量标准时,所述空气净化风机自动切断与室外的空气交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微孔簇的形式可减少空气在出风口的喷注噪声并扩大系统的温度风速调节范围,通过微正压环境及微孔发散结构构造了局部微环境的新风净化系统,通过加载温度风速控制器、弹性新风微管及新风微孔,并根据人体环境感受力的不同对微孔风量与温度进行控制,以完成舒适感的调控,极大降低大面积办公区域的空气净化以及室内调温的能量损耗,降低大面积办公区域的调控运维成本。本发明也适用于学校、医院及公共车站等公共建筑内部大空间的室内空气品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办公桌部分为俯视);

图2是图1中单个办公桌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新风微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新风净化机1;温度风速控制器2;弹性新风微管3;办公桌4;办公桌面401;办公椅5;新风微孔6;主微孔601;副微孔602;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7;微型位移电机8;微继电器9;交换风管10;外墙11;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2;人体红外感知器13;主控制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大空间的微环境品质控制系统,包括新风净化机1、温度风速控制器2、弹性新风微管3以及多个新风微孔6;

新风净化机1上连接有交换风管10,交换风管10穿过墙体11伸至室外,兼具室内空气净化循环以及室外新风交换循环两种功能;

温度风速控制器2在气路上连接在新风净化机1的出风口和弹性新风微管3的进风口之间,并与新风净化机1电连接,用于检测弹性新风微管3内的空气温度和风速,并据此调节新风净化机1的出风温度和速度;

弹性新风微管3的出风口连接至各新风微孔6,弹性新风微管3的主管道上安装有主控制阀14,用于启闭弹性新风微管3的主管道;

弹性新风微管3铺设在办公桌4的垂直段和水平段是可拼接结构,即新风微孔6在输送管道上的数量和位置是根据室内空间布局以及室内温湿度等因素进行设计和调整的,如各新风微孔6分设于每个办公桌4的桌面上方和下方,即每个办公工位所在位置的微环境的构成包含了办公桌面401高度处的新风微孔以及桌底处的新风微孔,以提高人体各部分对新风风速以及温度的舒适感,各新风微孔6内设有风道开闭装置(图中未示出)。

优选地,新风净化机1内置有室内空气成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成分,并据此通过交换风管10与室外进行气体交换。

优选地,各新风微孔6的外管壁附加有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7,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7底部连接有用以控制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7位移的微型位移电机8,微型位移电机8的电源端连接至微继电器9,微继电器9用以微型位移电机8的用电通断控制,微型位移电机8控制新风微孔风量控制板7相对于新风微孔6移动,使流经每个新风微孔6的风量都能够得到控制。

优选地,各办公桌4上设有人体红外感知器13,人体红外感知器13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风道开闭装置的开闭控制端,风道开闭装置可以包括电机,当人体红外感知器13检测到办公桌有人办公时,自动启动电机打开风道开闭装置,对该办公桌区域的空气进行温度等环境品质调节,当检测到办公桌无人办公时,自动启动电机关闭风道开闭装置,不对该办公桌区域的空气进行温度等环境品质调节,节约能源。

优选地,各新风微孔6是包括一个主微孔601和多个副微孔602的微孔簇,各副微孔602均匀环绕主微孔601,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弹性新风微管3送风时空气流动所引发的微孔喷注噪声,从而达到小孔消声的降噪目的,同时扩大了温度与风速的可调节范围。

优选地,还包括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2,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2电连接至空气净化风机1;当室外空气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室外空气成分达不到预设质量标准时,空气净化风机1自动切断与室外的空气交换,保证室内空气不受室外空气的污染。

每个工位所在位置的微环境的构成包含了桌面高度的新风微孔以及桌底高度的新风微孔,以提高人体面部、上肢以及下肢对新风风速以及温度的舒适感。本发明利用现有建筑设计预留的新风管路进行办公环境的改造,根据办公区域的现有布局在不破坏现有设备安装的条件下进行微孔管路的铺设。通过微正压环境的形成以及微孔发散结构的气体交换,形成新风净化系统,避免了中央控制式的空调与新风系统所存在的公共空间病菌的潜在互传危险,极大降低大空间办公区域(较大面积的办公区域,没有严格的物理封闭边界)的空气净化以及室内调温的能量损耗,且可以根据个人对温度的适应力进行自动调控,进一步降低大面积办公区域的调控维护运行成本。

通过微正压环境的形成以及微孔发散结构的气体交换,形成新风净化系统,极大降低办公区域(尤其是较大面积办公区域)的空气净化以及室内调温的能量损耗,且可以根据个人对温度的适应力进行自动调控(例如在夏季,少数人喜欢调低温度,但对于他人来说则过低,造成能源与劳动资源的浪费),进一步降低大面积办公区域的调控运维成本。

不存在实际的物理封闭性边界条件下实现了一种开放区域的局部微环境的功能,所述系统由弹性新风微管及微孔输送一定温度的净化新风并形成微正压的局部微环境,并考虑到人体走动后形成的扰动气流对局部微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人体热舒适性的个体差异进行温度与风量的自动调整,可极大降低开放性大区域办公环境的调控运维成本。

采用了温度与风速的综合控制反馈技术,既能够控制新风净化系统本身所输送的空气温度,也能够结合空气温度与室内温度合理调整新风在弹性新风微管的输送速度,以达到适合人体感受程度的体感温度。

根据风速与人体热舒适性的对应关系,低速风管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所的最大风速(m/s)如表所示:

结合上述低速风管系统在不同场所的风速要求进行空气净化过滤器以及弹性新风微管送风速度的调整,考虑到弹性新风微管的铺设既包含垂直段也包含水平段,因此新风微管中的风速按照垂直段要求来进行整体控制。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