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8535发布日期:2018-11-14 04:4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鸡汤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

背景技术

鸡汤是一道传统的汤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鸡、水、调料等。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向来以美味著称,鸡汤还可以起到缓解感冒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于鸡汤的大量需求,鸡汤自动化生产设备应运而生。

现有的鸡汤生产设备存在一定的弊端,鸡汤需要煨制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煨出香气和鸡内部的营养,在煨制过程中,设备内的鸡汤一直保持沸腾状态,十分消耗电力,而且热量就直接流散得不到利用,而且在鸡汤沸腾一段时间后,设备内的鸡汤水分会被蒸发掉,为了保持汤的浓度和鸡汤的温度,就会向里面添水,但如果添的是冷水就会破坏口感和鸡汤内的营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煨汤池,且所述煨汤池的底端设置有热源机构,所述热源机构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的内壁底端,所述煨汤池的顶部设置有与煨汤池相匹配的设备盖,所述煨汤池一端底部固定开设有出汤机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腔为隔热保温腔,所述设备主体的外表面一端通过紧固螺栓组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所述煨汤池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内埋有余热利用水管,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一端设置有第一水泵,且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套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上端与余热利用水管连通,所述余热利用水管的末端设置有热水管,且所述热水管的大部分处于装置外壳内部,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底端设置有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二水泵的上端与热水管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储水罐,且所述保温储水罐前端外侧靠近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保温储水罐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装置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水泵,且所述第三水泵的两开口端均连通有加水管。

优选地,所述余热利用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电磁进水阀,且所述余热利用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电磁出水阀,所述电磁进水阀与电磁出水阀上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余热利用水管呈螺旋状分布在煨汤池外表面,且余热利用水管螺旋直径略大于煨汤池的外部直径。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加水管与热水管均为保温隔热管,所述出水管的根部设置有出水阀。

优选地,所述加水管的一端与煨汤池连通,且所述加水管的另一端与保温储水罐的底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在煨制鸡汤时,通过第一水泵将水泵取到余热利用水管中,利用导热层与煨汤池之间的热传递对余热利用水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通过第二水泵将热水泵到保温储水罐中进行储存,在煨汤池内水分蒸发一部分时,为了保持鸡汤的浓度,直接对煨汤池内添加热水,或者通过出水管对生产鸡汤的其它工艺流程进行其他使用,通过在煨汤池外围设置余热利用水管及保温储水罐的技术效果,额外增加了煨汤池系统热量存储量和温度稳定性,有利于保持煨汤池鸡汤温度的恒定,在出现偶发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煨汤过程中也不容易失温,既环保且实用性强,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的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的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煨汤池;3、隔热保温腔;4、热源机构;5、导热层;6、设备盖;7、进水管;8、第一水泵;9、余热利用水管;901、电磁出水阀;902、电磁进水阀;10、出汤机构;11、装置外壳;12、热水管;13、第二水泵;14、保温储水罐;15、第三水泵;16、加水管;17、出水管;18、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4可知:本实施例的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煨汤池2,且煨汤池2的底端设置有热源机构4,热源机构4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1的内壁底端,煨汤池2的顶部设置有与煨汤池2相匹配的设备盖6,煨汤池2一端底部固定开设有出汤机构10,设备主体1的内腔为隔热保温腔3,设备主体1的外表面一端通过紧固螺栓组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11,煨汤池2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导热层5,且导热层5内埋有余热利用水管9,设备主体1的内壁一端设置有第一水泵8,且第一水泵8的一端套接有进水管7,第一水泵8的上端与余热利用水管9连通,余热利用水管9的末端设置有热水管12,且热水管12的大部分处于装置外壳11内部,装置外壳1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第二水泵13,且第二水泵13的上端与热水管12的末端连通,第二水泵13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储水罐14,且保温储水罐14前端外侧靠近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管17,保温储水罐14的上端设置有压力表18,装置外壳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水泵15,且第三水泵15的两开口端均连通有加水管16。

其中,余热利用水管9的进水端设置有电磁进水阀902,且余热利用水管9的出水端设置有电磁出水阀901,便于自动化模块控制进出水,电磁进水阀902与电磁出水阀901上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计,便于控制余热利用水管9水的流出。

其中,余热利用水管9呈螺旋状分布在煨汤池2外表面,且余热利用水管9螺旋直径略大于煨汤池2的外部直径,最大程度吸收煨汤池3内的热量。

其中,出水管17、加水管16与热水管12均为保温隔热管,减小热量流失,出水管17的根部设置有出水阀,出水管17接入鸡汤生产设备其它工艺流程,出水阀控制出水管17出水。

其中,加水管16的一端与煨汤池2连通,且加水管16的另一端与保温储水罐14的底部连通,在需要加水时,直接从保温储水罐14中泵取热水直接加入到煨汤池2中。

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该设备由设备主体1、隔热保温腔3、煨汤池2、热源机构4、设备盖6与出汤机构10组成,该余热利用机构由导热层5、余热利用水管9、第一水泵8、进水管7、热水管12、第二水泵13、保温储水罐14、第三水泵15与加水管16,在进行鸡汤煨制时,打开电磁进水阀902与电磁出水阀901,由第一水泵8及进水管7泵取干净水源,进入到余热利用水管9,然后关闭电磁进水阀902与电磁出水阀901,利用导热层5与煨汤池2之间的热传递对余热利用水管9里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后打开电磁进水阀902与电磁出水阀901,将热水通过第二水泵13将热水泵到保温储水罐14中进行储存,新的一批冷水又进入余热利用水管9进行加热,在煨汤池2内水分蒸发一部分时,通过第三水泵15泵取保温储水罐14内的热水,直接对煨汤池2内添加热水,保持鸡汤的浓度,还可以将出水管17连接鸡汤生产其它工艺流程设备当中,节省能源,实用性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鸡汤生产设备的余热利用机构,在煨制鸡汤时,通过第一水泵将水泵取到余热利用水管中,利用导热层与煨汤池之间的热传递对余热利用水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通过第二水泵将热水泵到保温储水罐中进行储存,在煨汤池内水分蒸发一部分时,为了保持鸡汤的浓度,直接对煨汤池内添加热水,或者通过出水管对生产鸡汤的其它工艺流程进行其他使用,通过在煨汤池外围设置余热利用水管及保温储水罐的技术效果,额外增加了煨汤池系统热量存储量和温度稳定性,有利于保持煨汤池鸡汤温度的恒定,在出现偶发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煨汤过程中也不容易失温,既环保且实用性强,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