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分流换热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5996发布日期:2019-01-14 18:2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分流换热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分流换热站。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迅速发展,换热站作为连接热网与热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讲,一些换热站仍然停留在人工手动操作的水平上,即由人工凭经验来调节温度,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方法很难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供热温度的稳定性差,用户的舒适性很不理想,而且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分流换热站,该换热站可对供热温度进行自动精确调节,提高了供热温度的稳定性,优化了能源的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换热器;

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供水管,该一次侧供水管中串接供水阀;

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管;

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供水管,该二次侧供水管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度控制器,该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

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回水管,该二次侧回水管中串接循环泵,该循环泵电连接压力控制器;

所述一次侧供水管与一次侧回水管之间连接一次侧分流阀,该一次侧分流阀电连接温度控制器;

所述二次侧供水管与二次侧回水管之间连接二次侧分流阀,该二次侧分流阀电连接温度控制器。

所述温度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均为cpu控制器。

所述一次侧分流阀、二次侧分流阀为电磁阀。

所述循环泵为变频泵。

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浮头式换热器。

本发明可对供热温度进行自动精确调节,提高了供热温度的稳定性,优化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换热器1;

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供水管2,该一次侧供水管中串接供水阀3;

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管4;

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供水管5,该二次侧供水管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6以及压力传感器7,该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度控制器,该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

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回水管8,该二次侧回水管中串接循环泵9,该循环泵电连接压力控制器;

所述一次侧供水管2与一次侧回水管4之间连接一次侧分流阀10,该一次侧分流阀电连接温度控制器;

所述二次侧供水管5与二次侧回水管8之间连接二次侧分流阀11,该二次侧分流阀电连接温度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温度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均为cpu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一次侧分流阀10、二次侧分流阀11为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循环泵9为变频泵。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换热器1为板式换热器或浮头式换热器。

使用时,打开供水阀3,一次侧分流阀10处于关闭状态,循环泵9启动,二次侧分流阀11处于关闭状态,二次侧供水管5将换热器1传递来的热能输送至用户,当供热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6输入的实时信号先后开启一次侧分流阀10、二次侧分流阀11,对流经换热器的流量进行分流,从而达到调温的目的,压力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7输入的实时信号,控制循环泵9的转速,以达到控制供热压力的目的。

本发明可对供热温度进行自动精确调节,提高了供热温度的稳定性,优化了能源的消耗。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在一次侧供水管与一次侧回水管之间连接一次侧分流阀,二次侧供水管与二次侧回水管之间连接二次侧分流阀,不论其分流阀采用何种类型,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分流换热站,包括:换热器;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供水管,该一次侧供水管中串接供水阀;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回水管;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供水管,该二次侧供水管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温度控制器,该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压力控制器;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回水管,该二次侧回水管中串接循环泵,该循环泵电连接压力控制器;所述一次侧供水管与一次侧回水管之间连接一次侧分流阀,该一次侧分流阀电连接温度控制器;所述二次侧供水管与二次侧回水管之间连接二次侧分流阀,该二次侧分流阀电连接温度控制器。本发明可对供热温度进行自动精确调节,提高了供热温度的稳定性,优化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高遒;李斌;吴昊;彭鹏;李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4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