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托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035发布日期:2018-09-14 22:0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轮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回转窑托轮。



背景技术:

托轮是回转窑支撑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回转窑全部重量,并对筒体起着定位作用,托轮轴承通常采用滑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载摩擦需要对内腔轴承部位进行润滑,由于该润滑油流动性较差,在夏季中轴承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润滑油失效,轮轴磨损加剧,在冬季低温导致油品粘度较大,造成事故,现有加热装置是在托轮轴承处加入加热管与润滑油直接接触,加热时会导致润滑油局部碳化、润滑油品质变差,造成托轮轴的发热、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升降温效果好、适用性广泛的回转窑托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包括托轮、轮轴、壳体和底座,所述轮轴一端与所述托轮轴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轮轴底部连接有轴承,该轴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窑托轮还包括壳体内的油盘、油勺,该油盘倾斜设置,并通过油盘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该油勺对称设置,分别连接于油勺支架的两端,该油勺支架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温度表,内侧设置有夹层,该夹层中设置有盘管,该盘管进口连接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盘管沿所述夹层的侧面进入,在该夹层的底部蛇形盘绕,再经该夹层的侧面盘出。

进一步,所述轮轴与所述托轮的连接端外侧设有轴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托轮轴壳体内侧设置夹层,在夹层中设置盘管,通过在盘管内通入蒸汽或自来水给壳体内腔中的润滑油进行加热或降温,在盘管内通入蒸汽给润滑油进行升温,能对壳体内腔中的润滑油进行均匀加热,避免加热过程中由于加热管与油品直接接触导致油品焦化、品质变差,当壳体内腔由于重载摩擦温度过高时,则盘管中通入冷却水进行循环降温,有效降低油温,使得润滑油达到最佳润滑效果,保障托轮正常运行。

(2)本实用新型壳体外侧设置有温度表,并对壳体内腔中的油温进行实施监测,能有效避免润滑油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影响托轮正常使用,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加热成本低,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盘管示意图。

图中:1、托轮,2、轮轴,3、壳体,4、阀门、5、盘管,6、油盘,7、夹层、8、油勺,9、油盘支架,10、油勺支架,11、温度表,12、轴承,13、内腔,14、底座,15、轴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所示一种回转窑托轮,包括托轮1、轮轴2、壳体3和底座14,轮轴2一端与托轮1轴动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壳体3内,轮轴2底部连接有轴承12,轴承12与底座14固定连接,回转窑托轮还包括壳体3内的油盘6、油勺8,该油盘6倾斜设置,并通过油盘支架9固定连接于壳体3内腔13的顶部;该油勺8对称设置,分别连接于油勺支架10的两端,该油勺支架10与轮轴2固定连接;壳体3外侧设置有温度表11,内侧设置有夹层7,该夹层7中设置有盘管5,该盘管5进口连接有阀门4,盘管5沿夹层7的侧面进入,在该夹层7的底部蛇形盘绕,再经该夹层7的侧面盘出,轮轴2与托轮1的连接端外侧设有轴封装置15。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工作时,回转窑带动托轮1转动的同时,带动轮轴2的转动,通过轮轴2带动一端油勺支架10的转动,油勺8将壳体3内腔13内的润滑油盛装倒入油盘6中,并通过油盘6将润滑油均匀的分布到轮轴2和轴承12上,起到润滑作用;工作前需要对托轮壳体3各部件进行检查,待各个指标检查正常后,通过观察壳体3外部温度表11来确定内腔13润滑油的温度是否超过规定温度;若油温较高时,将盘管5中通入自来水,打开阀门4通过自来水的循环来降低油温;若油温较低时,将盘管5中通入高压蒸汽,打开阀门4通过高压蒸汽进行循环加热来升高油温;通过控制阀门4的开度调整内腔13中润滑油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润滑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