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联箱和太阳能热管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2435发布日期:2018-12-07 22:5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集热联箱和太阳能热管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管,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联箱和太阳能热管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机等作为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要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是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集热能力直接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质量。

现有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由超导热管、铝翼、集热管、联集保温箱、边框等部分组成。太阳光透过集热管,照射在集热管内管的选择性吸收膜上,膜层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热能量通过铝翼传至内置热管上,迅速将热管蒸发段内的工质加热汽化,汽化工质上升至热管冷凝段,从而使冷凝段快速升温,并通过冷凝套管将能量传导、汇集至通过换热管道管的介质(水、乙二醇等)中。

为进一步提高太阳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质量,在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210313100.0、名称为使用内螺纹管作为吸热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中通过采用内螺纹管作为吸热管,增大了吸热管内壁与传热流体的接触面积,而且通过内螺纹的扰流作用使输出的传热流体周向温度均匀,从而提高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使用安全性和集热效率。由于该技术只是增大了吸热管的吸热效果,但冷凝头一端的散热不能满足吸热管的要求,就会造成热量大量积聚在吸热管内无法传送,这样还是无法提高太阳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具有较高传热效率的太阳能集热联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有效提高传热效率的太阳能热管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点是,设有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主流道,箱体与主流道之间设有保温层,主流道的侧壁上设有向主流道内延伸的若干换热支管,换热支管沿主流道的轴线并排设置,换热支管的外端设有热管插入口,在所述主流道内的换热支管外壁上设有散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散热单元为若干散热环片,散热环片沿换热支管的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散热环片与换热支管相接的内边沿呈波浪型设置,相邻散热环片的间距为0.1-5mm,优选1、2或3 mm,所述散热环片的高度为0.1-8mm,优选3m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散热单元为设在换热支管外壁上的螺纹或环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热管集热器,其特点是,包括热管、真空管以及上述的集热联箱,热管插装在真空管内,热管的蒸发端插在真空管内,热管的冷凝端插在集热联箱的换热支管上,热管的蒸发端和冷凝端内壁上设有竖条纹或斜条纹,在所述热管内相邻竖条纹或斜条纹的间距为0.1-3mm,优选0.5mm,高度为0.1-3mm,优选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支管的外壁上设散热单元,增加主流道内的水与换热支管之间的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通过在热管内壁上设竖条纹或斜条纹,不但增加换热效率,还方便介质的快速回流,提高吸热效率,吸热效率与传热效率同时提高,才可更加有效地提高集热器整体的热利用率,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集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太阳能热管集热器,包括热管2、真空管1以及上述的集热联箱,热管2插装在真空管1内,热管2的蒸发端插在真空管1内,热管2的冷凝端插在集热联箱的换热支管上,热管2蒸发端和冷凝端7的内壁上均设有竖条纹或斜条纹,在所述热管内相邻竖条纹或斜条纹的间距为0.1-3mm,优选0.5mm,高度为0.1-3mm,优选1.5mm,上述参数的设置,可有效提高热交换系数,降低加工难度,可有效提高吸热及传热效果;

所述的集热联箱设有箱体3,在箱体3内设有主流道4,箱体3与主流道4之间设有保温层,主流道4的侧壁上设有向主流道内延伸的若干换热支管5,换热支管5沿主流道4的轴线并排设置,换热支管5的轴线与主流道4的轴线垂直设置,换热支管5的内端封闭设置,换热支管5的外端设有热管插入口,在所述主流道4内的换热支管5外壁上设有散热单元6;

所述的散热单元6为若干散热环片,散热环片沿换热支管5的轴线均匀设置,所述散热环片与换热支管5相接的内边沿呈波浪型设置,增加散热环片与换热支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相邻散热环片的间距为0.1-5mm,优选1 、2或3mm,所述散热环片的高度为0.1-8mm,优选3mm,所述散热环片的高度是指散热环片的内径与外径之差;

所述的散热单元6为设在换热支管外壁上的螺纹或环纹,螺纹或环纹的间距为0.1-3mm,优选0.5mm。

所述热管的冷凝端内壁上设竖条纹或斜条纹,为了便于介质回流,从而提高集热器的整体集热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