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型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152发布日期:2018-11-13 21:0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噪型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中式烹饪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保持厨房环境清洁及人体的健康,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厨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吸油烟机在运行过程中,气流运动产生湍流而发出噪音,影响人们的烹饪体验及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吸油烟机的噪音,人们发明了各种具有降噪结构的吸油烟机,如专利号为201310627547.X(授权公告号为CN 103697512 B)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静音式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在正对蜗壳的前进风口位置设置吸音导流罩,在吸音导流罩上设置微孔,且将吸音导流罩正对前进风口的后面板倾斜设置,使其和蜗壳的前进风口之间的前油烟通道口径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使气流加速上升,并引导进入蜗壳的前进风口。虽然,该静音式吸油烟机中的微孔起到了吸音降噪的作用,后面板倾斜设置起到了加速气流,使其快速进入进风口的作用,由于常见的吸油烟机的噪音频率主要分布在100HZ~2000HZ左右,属于低频噪音,上述专利中微孔板吸声结构虽然有着良好的降噪作用,但是对吸声频率的选择性很强,只对共振频率附近的噪音有良好的吸收,其吸声频带较窄。

此外,中式烹饪较为复杂多变,例如煎炸蒸煮等,所以常见的吸油烟机通常设置有多个档位,例如爆炒档、高速档、低速档、静音档等等,以提供给用户烹饪不同的菜肴时使用。显然,当用户使用不同的档位时,其产生的风量吸力不同,其产生的噪音也是不同的,而现有吸油烟机的降噪措施不能根据风机档位变化进行相应调节,更不能根据风机档位不同进行自适应无级调节,降噪效果不够智能化,用户体验较差。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吸油烟机的降噪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风机不同的档位来自适应无级调节降噪腔共振频率的降噪型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降噪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架和设于风机架内的风机,风机架前侧设有风机盖板,在所述风机盖板上安装有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降噪孔板、前盖板和气浮板,在所述降噪孔板上开有降噪孔,所述前盖板设于降噪孔板的前侧,且所述降噪孔板与前盖板之间形成有降噪腔,在所述降噪孔板与风机进风口之间形成有进风通道,所述气浮板设于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气浮板在所述进风通道内的气流冲击下能带动所述降噪孔板和前盖板作相对运动以调节所述降噪腔的体积大小。

优选地,所述降噪孔板为固定板,所述前盖板为活动板,所述气浮板连接在所述前盖板上。当然,也可以将降噪孔板设计成活动板,而将前盖板设计成固定板,只要满足这两者相对运动后能改变降噪腔的体积大小即可。

降噪孔板、前盖板以及气浮板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在所述风机盖板上开有与所述降噪孔板大小相适配的安装窗,所述降噪孔板安装在所述安装窗上,所述安装窗的左右两边沿分别向前延伸有挡板,所述前盖板的上边沿铰接有上连接板,所述前盖板的下边沿铰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均分别铰接于对应侧的挡板上,所述降噪孔板、前盖板、挡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共同围合成所述的降噪腔,所述气浮板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有气浮板连接杆,所述气浮板连接杆的前端铰接于所述的前盖板上。这样,气浮板在气流作用下向上翻转时,气浮板连接杆随之向下转动,进而带动前盖板向后下方移动,使前盖板与降噪孔板之间的间距变小,进而使降噪腔的体积变小。

进一步优选,所述气浮板呈条状并横向水平设置在所述降噪孔板的后侧,所述气浮板连接杆向前伸入所述降噪腔内,气浮板连接杆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前盖板的左右两侧。这样,气浮板可以均匀受到气流的作用,可以更稳定地带动前盖板运动。

为了使气浮板未受气流作用时能够顺利复位,所述气浮板前沿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转轴,在所述挡板的对应位置开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的外端穿过对应的转轴安装孔并伸出于挡板外,在所述转轴的外端安装有使气浮板保持有向下转动趋势的扭簧。工作时,气浮板绕着转轴转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降噪孔板的后表面上成型有水平分布的条形凹槽,所述气浮板的后部设于该条形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降噪孔板的上下边沿具有用来与所述安装窗的上下边沿相装配的安装台阶,所述降噪孔板的后表面与所述风机盖板的后表面整体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所述气浮板未受气流作用力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的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气浮板连接杆均处于水平位置,所述气浮板自前向后斜向下倾斜。这样,初始状态下的降噪腔的体积最大,并随着气流流速的变大,降噪腔的体积逐渐变小。

为了使气浮板受力较好且同时对风道流场的影响较小,所述气浮板设于以风机进风口的中心线为中线且上下间距为风机进风口半径值的区域内。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该降噪型吸油烟机还包括有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安装在风机架的下方,集烟罩具有与风机进风口相连通的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降噪型吸油烟机的降噪孔板与前盖板之间形成降噪腔,设置在进风通道内的气浮板在气流作用下能带动降噪孔板和前盖板作相对运动,以改变降噪腔的体积大小,进而使降噪腔的共振频率与吸油烟机的不同档位产生的风噪频率自动匹配,从而实现吸油烟机的自适应无级变频降噪,降噪效果更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噪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噪装置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噪腔体积最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噪腔体积变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降噪腔体积更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以图2中箭头A所示方向为前向,本实施例中的降噪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架1,风机架1内部安装有风机2,风机2的前侧具有风机进风口21,风机架1的前侧安装有风机盖板3,风机盖板3上安装有降噪装置4。风机架1下方安装有集烟罩7,集烟罩7具有与风机进风口21相连通的进风口。

本实施例中,降噪装置4包括降噪孔板41、前盖板42和气浮板43。其中,降噪孔板41为安装在风机盖板3上的固定板,在降噪孔板41上开有众多降噪孔411,降噪孔411为布满整个降噪孔板41的小孔,前盖板42为设于降噪孔板41的前侧的活动板,降噪孔板41与前盖板42之间形成降噪腔5。在降噪孔板41与风机进风口21之间形成进风通道6,气浮板43设于进风通道6内并连接在前盖板42上,气浮板43在进风通道6内的气流冲击下可以带动前盖板42相对降噪孔板41运动,进而调节降噪腔5的体积大小。

降噪装置4的具体安装结构如下:

在风机盖板3上开有与降噪孔板41大小相适配的安装窗31,降噪孔板41安装在安装窗31上,具体地,降噪孔板41的上下边沿具有用来与安装窗31的上下边沿相装配的安装台阶413,降噪孔板41安装完毕后,降噪孔板41的后表面与风机盖板3的后表面整体处于同一平面上。安装窗31的左右两边沿分别向前延伸有挡板32,前盖板42的上边沿铰接有上连接板44,前盖板42的下边沿铰接有下连接板45,上连接板44和下连接板45的左右两端均分别铰接于对应侧的挡板32上,降噪孔板41、前盖板42、挡板32、上连接板44和下连接板45共同围合成降噪腔5。在降噪孔板41的后表面上成型水平分布的条形凹槽412,气浮板43呈条状并横向水平设置,气浮板43的后部设于条形凹槽412内。气浮板43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有气浮板连接杆46,气浮板43与气浮板连接杆46为一体件,气浮板连接杆46向前伸入降噪腔5内,气浮板连接杆46的前端铰接在前盖板42的左右两侧。气浮板43前沿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转轴47,气浮板43和气浮板连接杆46绕转轴47转动;在挡板32的对应位置开有转轴安装孔33,转轴47的外端穿过对应的转轴安装孔33并伸出于挡板32外,在转轴47的外端安装有使气浮板43保持有向下转动趋势的扭簧48。

另外,为了使气浮板43受力较好且同时对风道流场的影响较小,本实施例中的气浮板43设于以风机进风口21的中心线为中线且上下间距为风机进风口半径值R的区域内,最优为上下间距为0.6R的区域内。

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所示,气浮板43处于未受气流作用力的初始状态,上连接板44、下连接板45和气浮板连接杆46均处于水平位置,气浮板43自前向后斜向下倾斜,此时,降噪孔板41与前盖板42之间的间距D最大,相应地,降噪腔5的体积最大。

如图7所示,吸油烟机工作时,气浮板43在进风通道6内的气流作用下向上翻转,气浮板连接杆46随着气浮板向上翻转而向下转动,气浮板连接杆46进而带动前盖板42向后下方移动,使前盖板42与降噪孔板41之间的间距变小,降噪腔5的体积变小。

如图8所示,进风通道6内的气流速度进一步增大,气浮板43在气流作用下进一步向上翻转,气浮板连接杆46进一步向下转动,气浮板连接杆46进而带动前盖板42进一步向后下方移动,使前盖板42与降噪孔板41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变小,降噪腔5的体积进一步变小。

由赫姆霍兹共振原理可知,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噪腔体积变大,共振频率f减小,反之,降噪腔体积变小,共振频率f变大,可见,该吸油烟机降噪装置的降噪腔共振频率能与吸油烟机的不同档位产生的风噪频率自动匹配,从而实现吸油烟机的自适应无级变频降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