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709发布日期:2018-10-19 21: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是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器皿,玻璃培养皿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等,玻璃培养皿在使用之后需要经过浸泡、刷洗、浸酸、和清洗四个步骤,清洗之后的玻璃培养皿需要晾干后包装备用,但利用自然风干方式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来使玻璃培养皿能尽快晾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它利用电机带动转动扇叶转动并将发热丝周围的热空气吹向玻璃培养皿可对其进行快速烘干,且能烘干两种尺寸的玻璃培养皿;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方便在实验台上移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包括防尘罩、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大支撑桶、支撑座、万向轮、基座、第一轴承、第一从动轮、主动轮、第五轴承、把手、把手座、第二轴承、第二从动轮、第二侧轴、第二转盘、第三支撑部、小支撑桶、第一侧轴、第一转盘、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发热丝、转动扇叶、电机、中心轴,所述防尘罩罩在大支撑桶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内侧面均与大支撑桶的外侧面固连,所述支撑座扣在大支撑桶的下端,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安装四个万向轮,所述基座的上端与支撑座的下端连接,所述中心轴的下端固定在大支撑桶上,所述第五轴承的内圈套在中心轴的上端,外圈卡在主动轮上,所述主动轮上设有四个圆形孔,所述把手座插入主动轮上的一个圆形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把手的下端插入把手座上端的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第一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且对称设置于主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一侧轴与第一从动轮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侧轴与第二从动轮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在第一侧轴上,外圈卡在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套在第一侧轴上,外圈卡在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在第二侧轴上,外圈卡在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套在第二侧轴上,外圈卡在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二侧轴的下端与第二转盘固连,所述第一侧轴的下端与第一转盘固连,所述第一转盘的下端面设有毛毡,所述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小支撑桶设有两个,均卡在大支撑桶上,所述小支撑桶的下端与支撑座固连,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下端与大支撑桶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设有八个,其中四个均布在一个小支撑桶的外侧,另外四个均布在另一个小支撑桶的外侧,所述电机处于小支撑桶内,其下端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转动扇叶固连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发热丝设有四个,呈螺旋状,且均匀固定在小支撑桶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扇叶位于发热丝的下端,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一转盘均位于小支撑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小支撑桶包括小支撑桶主体、防护网、第二进风孔、第二电线孔,所述小支撑桶主体的上端设有防护网,外壁上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二进风孔和一个第二电线孔。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包括拉手、防尘罩主体、侧缝,所述防尘罩主体的上端设有拉手,侧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侧缝,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处于两个侧缝内。

优选的,所述大支撑桶包括大支撑桶主体、圆形支撑板、大通孔、内轴孔、外轴孔、中心轴孔、第一进风孔、第一电线孔、中心支柱、侧支柱,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外圆柱面与大支撑桶主体的内圆柱面固连,所述大支撑桶主体上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一进风孔和一个第一电线孔,所述圆形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孔,所述中心轴的下端插入中心轴孔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圆形支撑板上端面上设有内轴孔和外轴孔,所述圆形支撑板上设有两个大通孔,每个大通孔的周围均设有周向均布的四个内轴孔和周向均布的四个外轴孔,所述外轴孔位于内轴孔的外侧,四个第三支撑部插在其中一个大通孔外侧的内轴孔内,另外四个第三支撑部插在另一个大通孔外侧的外轴孔内,所述中心支柱与圆形支撑板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固连,所述侧支柱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中心支柱的两侧,所述侧支柱与圆形支撑板下端面固连,所述中心支柱和侧支柱远离圆形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座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环形凸起、支撑座主体、环形凹槽,所述支撑座主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下部、第一挡板、基座上部、第二挡板,所述基座上部的下端与基座下部固连,所述基座上部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空心圆柱,所述基座下部为上端设有圆形凹槽的圆台,所述基座上部的内腔与基座下部的内腔相通,所述基座上部的内径与基座下部的圆形凹槽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固连,两者之间呈90度夹角且两者形状尺寸均相等,所述第一挡板同时与基座下部和基座上部固连,所述第二挡板同时与基座下部和基座上部固连,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端面均与基座下部固连,所述基座上部的上端插入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竖直支撑板、第一圆形通孔、第一水平支撑板、第二圆形通孔、第二水平支撑板,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第二水平支撑板均与竖直支撑板固连,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卡在第一圆形通孔内,第三轴承的外圈卡在第二圆形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竖直支撑柱、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下端与竖直支撑柱固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能烘干两种尺寸的玻璃培养皿;底部设有四个万向轮,方便在实验台上移动;利用电机带动转动扇叶转动并将发热丝周围的热空气吹向玻璃培养皿可对其进行快速烘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第三轴承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小支撑桶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电机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大支撑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大支撑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第一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的第三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防尘罩,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大支撑桶,5、支撑座,6、万向轮,7、基座,8、第一轴承,9、第一从动轮,10、主动轮,11、第五轴承,12、把手,13、把手座,14、第二轴承,15、第二从动轮,16、第二侧轴,17、第二转盘,18、第三支撑部,19、小支撑桶,20、第一侧轴,21、第一转盘,22、第三轴承,23、第四轴承,24、发热丝,25、转动扇叶,26、电机,27、中心轴,101、拉手,102、防尘罩主体,103、侧缝,201、竖直支撑板,202、第一圆形通孔,203、第一水平支撑板,204、第二圆形通孔,205、第二水平支撑板,401、大支撑桶主体,402、圆形支撑板,403、大通孔,404、内轴孔,405、外轴孔,406、中心轴孔,407、第一进风孔,408、第一电线孔,409、中心支柱,410、侧支柱,501、环形凸起,502、支撑座主体,503、环形凹槽,701、基座下部,702、第一挡板,703、基座上部,704、第二挡板,1801、竖直支撑柱,1802、扇形板,1901、小支撑桶主体,1902、防护网,1903、第二进风孔,1904、第二电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培养皿用加热烘干装置,包括防尘罩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大支撑桶4、支撑座5、万向轮6、基座7、第一轴承8、第一从动轮9、主动轮10、第五轴承11、把手12、把手座13、第二轴承14、第二从动轮15、第二侧轴16、第二转盘17、第三支撑部18、小支撑桶19、第一侧轴20、第一转盘21、第三轴承22、第四轴承23、发热丝24、转动扇叶25、电机26、中心轴27,所述防尘罩1罩在大支撑桶4上,所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的内侧面均与大支撑桶4的外侧面固连,所述支撑座5扣在大支撑桶4的下端,所述支撑座5的下端安装四个万向轮6,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所述基座7的上端与支撑座5的下端连接,所述中心轴27的下端固定在大支撑桶4上,所述第五轴承11的内圈套在中心轴27的上端,外圈卡在主动轮10上,所述主动轮10上设有四个圆形孔,所述把手座13插入主动轮10上的一个圆形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把手12的下端插入把手座13上端的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第一从动轮9与主动轮10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轮15与主动轮10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5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且对称设置于主动轮10的两侧,所述第一侧轴20与第一从动轮9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侧轴16与第二从动轮15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圈套在第一侧轴20上,外圈卡在第一支撑部2上,所述第三轴承22的内圈套在第一侧轴20上,外圈卡在第一支撑部2上,所述第二轴承14的内圈套在第二侧轴16上,外圈卡在第二支撑部3上,所述第四轴承23的内圈套在第二侧轴16上,外圈卡在第二支撑部3上,所述第二侧轴16的下端与第二转盘17固连,所述第一侧轴20的下端与第一转盘21固连,所述第一转盘21的下端面设有毛毡,所述第二转盘17与第一转盘21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小支撑桶19设有两个,均卡在大支撑桶4上,所述小支撑桶19的下端与支撑座5固连,所述第三支撑部18的下端与大支撑桶4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18设有八个,其中四个均布在一个小支撑桶19的外侧,另外四个均布在另一个小支撑桶19的外侧,所述电机26处于小支撑桶19内,其下端固定在支撑座5上,所述转动扇叶25固连在电机26的输出轴上,所述发热丝24设有四个,呈螺旋状,且均匀固定在小支撑桶19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扇叶25位于发热丝24的下端,所述第二转盘17和第一转盘21均位于小支撑桶19的上端。

如图5所示,所述小支撑桶19包括小支撑桶主体1901、防护网1902、第二进风孔1903、第二电线孔1904,所述小支撑桶主体1901的上端设有防护网1902,外壁上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二进风孔1903和一个第二电线孔1904,给发热丝24、电机26通电的电线均从第二电线孔1904穿出。

如图7所示,所述防尘罩1包括拉手101、防尘罩主体102、侧缝103,所述防尘罩主体102的上端设有拉手101,侧壁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侧缝103,所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分别处于两个侧缝103内。

如图8~9所示,所述大支撑桶4包括大支撑桶主体401、圆形支撑板402、大通孔403、内轴孔404、外轴孔405、中心轴孔406、第一进风孔407、第一电线孔408、中心支柱409、侧支柱410,所述圆形支撑板402的外圆柱面与大支撑桶主体401的内圆柱面固连,所述大支撑桶主体401上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一进风孔407和一个第一电线孔408,从第二电线孔1904穿出的电线再从第一电线孔408穿出,所述圆形支撑板402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孔406,所述中心轴27的下端插入中心轴孔406并与之过盈配合,所述圆形支撑板402上端面上设有内轴孔404和外轴孔405,所述圆形支撑板402上设有两个大通孔403,每个大通孔403的周围均设有周向均布的四个内轴孔404和周向均布的四个外轴孔405,所述外轴孔405位于内轴孔404的外侧,四个第三支撑部18插在其中一个大通孔403外侧的内轴孔404内,另外四个第三支撑部18插在另一个大通孔403外侧的外轴孔405内,所述中心支柱409与圆形支撑板402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固连,所述侧支柱410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中心支柱409的两侧,所述侧支柱410与圆形支撑板402下端面固连,所述中心支柱409和侧支柱410远离圆形支撑板402的一端与支撑座5贴合。

如图10所示,所述支撑座5包括环形凸起501、支撑座主体502、环形凹槽503,所述支撑座主体502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凸起501,下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503。

如图11所示,所述基座7包括基座下部701、第一挡板702、基座上部703、第二挡板704,所述基座上部703的下端与基座下部701固连,所述基座上部703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空心圆柱,所述基座下部701为上端设有圆形凹槽的圆台,所述基座上部703的内腔与基座下部701的内腔相通,所述基座上部703的内径与基座下部701的圆形凹槽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挡板702与第二挡板704固连,两者之间呈90度夹角且两者形状尺寸均相等,所述第一挡板702同时与基座下部701和基座上部703固连,所述第二挡板704同时与基座下部701和基座上部703固连,所述第一挡板702和第二挡板704的下端面均与基座下部701固连,所述基座上部703的上端插入环形凹槽503内。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2包括竖直支撑板201、第一圆形通孔202、第一水平支撑板203、第二圆形通孔204、第二水平支撑板205,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203上设有第一圆形通孔202,所述第二水平支撑板205上设有第二圆形通孔204,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板203、第二水平支撑板205均与竖直支撑板201固连,所述第一轴承8的外圈卡在第一圆形通孔202内,第三轴承22的外圈卡在第二圆形通孔204内。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三支撑部18包括竖直支撑柱1801、扇形板1802,所述扇形板1802的下端与竖直支撑柱1801固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拿下防尘罩1,将需要烘干的玻璃培养皿倒扣在第三支撑部18上方使得扇形板1802的上端面与玻璃培养皿贴合,增加玻璃培养皿的稳定性,由于四个第三支撑部18插在其中一个大通孔403外侧的内轴孔404内,另外四个第三支撑部18插在另一个大通孔403外侧的外轴孔405内,因此本装置可以烘干两种大小的玻璃培养皿,插在内轴孔404上的四个第三支撑部18可以支撑小的培养皿,插在外轴孔405上的四个第三支撑部18可以支撑大的培养皿,给发热丝24和电机26通电,发热丝24发热使其周围的空气升温,电机26带动转动扇叶25转动并将发热丝24周围的热空气吹向玻璃培养皿对其进行快速烘干。转动把手12带动主动轮10转动,主动轮10的转动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5转动,第一从动轮9的转动带动第一侧轴2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21转动,第二从动轮15的转动带动第二侧轴16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盘17转动,转动中的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17下端的毛毡对培养皿下端面进行擦拭,擦拭之后使其底部快速晾干。当本装置需要在实验台上移动时,将基座7从支撑座5上取下,万向轮6落在实验台上,方便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