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5486发布日期:2018-11-07 22:1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整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整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对建筑物内温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并由此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机器。在空调器机壳内安装有室外风机及冷凝器等部件;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在室外风机的带动下,空气从空调器机壳外进入机壳内,并形成特定方向的气流对高温的冷凝器降温,气流与的冷凝器完成热交换后,被室外风机吹出机壳外。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壳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室外风机及壳体上开设的入风口共同决定的,导致冷凝器受风不均匀,形成受风死角区,影响气流与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受风不均匀,气流与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包括:空调器壳体,所述空调器壳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顶板及底板;压缩机舱,设于所述空调器壳体内部,且所述压缩机舱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构造成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所述内侧区域中安装有室内换热器,所述外侧区域中安装有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机,所述室外换热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室外风机和压缩机舱之间;至少一进风格栅,设置于所述外侧区域对应的所述顶板及/或底板上;至少一导流板,安装于所述进风格栅,或者安装于所述空调器壳体且位于所述进风格栅上方或下方,所述导流板沿空调器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进风格栅呈夹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多折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第一格栅;所述多折换热器包括靠近所述顶板设置的第一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自上向下朝向所述压缩机舱倾斜设置;所述整体式空调器包括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格栅上且所述第一导流板背离所述第一格栅向所述第一换热段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顶板的夹角范围为65°~85°;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夹角范围为60°~120°。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栅包括多个第一栅条,所述多个第一栅条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第二格栅;所述多折换热器还包括靠近所述底板设置的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二换热段自下向上朝向所述压缩机舱倾斜设置;所述整体式空调器包括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格栅上且所述第二导流板背离所述第二格栅向所述第二换热段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范围为65°~85°;或者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夹角范围为60°~120°。

优选地,所述第二格栅包括多个第二栅条,所述多个第二栅条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形成有第三格栅;所述多折换热器还包括靠近所述顶板设置的第三换热段,所述第三换热段自下向上朝向所述顶板倾斜设置;所述整体式空调器包括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格栅上且所述第三导流板背离所述第三格栅向所述第三换热段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三格栅包括多个第三栅条,所述多个第三栅条向所述室外换热器中心位置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空调器壳体上开设进风格栅,连通所述空调器壳体外部及所述外侧区域,所述外侧区域安装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室外风机和压缩机舱之间;所述室外风机工作时,将所述空调器壳体外部空气经所述进风格栅带入所述空调器壳体内,并从所述空调器壳体的室外出风口中吹出,在此过程中,所述空调器壳体内的空气形成换热气流,与高温的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对所述室外换热器降温,并最终将高温气体从所述室外出风口排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空调器壳体内设置所述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安装于所述进风格栅,或者安装于所述空调器壳体且位于所述进风格栅上方或下方,所述导流板沿空调器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进风格栅呈夹角设置。也即,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换热气流经过的所述进风格栅的进风口处,或者在进风格栅至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气流通道上,通过所述导流板调整所述换热气流的流经方向(流经路径),使换热气流均匀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各个部位,提升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受风均匀性,加强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沿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沿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沿A-A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100,其包括:空调器壳体102,所述空调器壳体包括左侧板1021、右侧板1022、连接所述空调器壳体的顶板102A及底板102B(见图3);压缩机舱101,设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部,且所述压缩机舱10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1021、右侧板1022构造成内侧区域104和外侧区域105,所述内侧区域104中安装有室内换热器106,所述外侧区域105中安装有室外换热器107;室外风机108,所述室外换热器107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室外风机108和压缩机舱101之间;至少一进风格栅109(见图3-4),设置于所述外侧区域105对应的所述顶板102A及/或底板102B上;至少一导流板110,安装于所述进风格栅109,或者安装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且位于所述进风格栅109上方或下方,所述导流板110的沿空调器壳体10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导流板110与所述进风格栅109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板1021、右侧板1022分别设置于所述整体式空调器10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整体式空调器100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前侧板(图为标示)及后侧板(图为标示),所述顶板102A及底板102B分别设置于所述整体式空调器100高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为卧式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长度延伸方向也即所述整体式空调器100宽度方向

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的换热气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室外风机108及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开设的进风格栅109共同决定的,导致室外换热器107受风不均匀,形成受风死角区,影响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换热效果,导致室外换热器107的换热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开设进风格栅109,连通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外部及所述外侧区域105,所述外侧区域105安装所述室外换热器107,所述室外换热器107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室外风机108和压缩机舱101之间;所述室外风机108工作时,将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外部空气经所述进风格栅109带入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并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的室外出风口111中吹出,在此过程中,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的空气形成换热气流,与高温的所述室外换热器107进行热量交换,对所述室外换热器107降温,并最终将高温气体从所述室外出风口111排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设置所述导流板110(见图4-5),且所述导流板110安装于所述进风格栅109,或者安装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且位于所述进风格栅109上方或下方,所述导流板110的沿空调器壳体10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导流板110与所述进风格栅109呈夹角设置,也即,所述导流板110设置于所述换热气流经过的所述进风格栅109的进风口处,或者在进风格栅109至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之间的换热气流通道上,通过所述导流板110调整所述换热气流的流经方向(流经路径),使换热气流均匀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107各个部位,提升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受风均匀性,加强换热气流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换热效果,提高室外换热器107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3-4,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为多折换热器,具体地,为三折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107包括靠近所述底板102B设置的第二换热段1071、所述顶板102A设置的第一换热段1072及靠近所述左侧板1021设置的第三换热段1073,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第一换热段1072、第三换热段1073顺序相连,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自上向下朝向所述压缩机舱10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自下向上朝向所述压缩机舱101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自下向上朝向所述顶板倾斜设置;将所述室外风机108围设与所述室外换热器107内。将室外风机108围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104内能够增大所述室外风机108与室外换热器107热交换面积,达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3-5,所述顶板102A上设置第一格栅109A;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及所述压缩机舱101之间形成第一死角区A;所述导流板110包括第一导流板110A,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设置于所述第一格栅109A上;及/或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格栅109A下方;且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背离所述第一格栅109A向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延伸。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所述顶板102A上设置第一格栅109A,连通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外部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部,在没有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及所述压缩机舱101之间形成第一死角区A,在所述室外风机108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格栅109A进来的换热气流大部分直接打到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靠近所述第一格栅109A的区域,而图3所示的第一死角区A只有极少的受风量,导致第一死角区A内的室外换热器107部分换热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换热气流对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整体降温效果。

通过将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设于所述第一格栅109A上,也即,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位于所述第一格栅109A形成的换热气流中,且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背离所述第一格栅109A向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延伸,将所述换热气流一分为二,一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吹送至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靠近所述第一格栅109A的区域,另一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吹送至第一死角区A内的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的区域,从而使换热气流均匀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各个部位,提升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的受风均匀性,提高换热效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时,具体为设置于所述前侧板及后侧板之间,并与所述前侧板及后侧板固定连接,从而加强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前侧板及后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加强所述空调器壳体102的整体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与所述顶板102A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范围为65°-85°;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与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的夹角范围为60°~120°。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夹角范围为65°-85°,优选为75°;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与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的夹角范围为60°~120°,优选为90°。经过多次实验及实际使用中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当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与所述顶板102A之间的第一夹角设置为65°-85°时,或者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与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的夹角范围为60°~120°时,能够将所述换热气流分流的比较均匀,尤其当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与所述顶板102A之间的第一夹角设置为75°时,能达到最佳的换热气流均分效果,使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换热效果,也即换热气流对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降温效果达到最优。

优选地,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格栅109A包括多个第一栅条109B(见图5),所述多个第一栅条109B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中心位置倾斜设置,所述多个第一栅条109B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的倾斜方向平行。

在本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一栅条109B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中心位置倾斜设置,所述换热气流能顺畅经过所述多个第一栅条109B之间的间隔直接吹向所述第一换热段1072,同时,所述多个第一栅条109B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的倾斜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在所述换热气流的流入方向上直接将所述换热气流一分为二,有利于减小所述换热气流的流动阻力,同时增大进风量,提升换热气流的降温效果。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3-5,所述底板102B上设置第二格栅109C;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与所述压缩机舱101之间形成第二死角区;所述整体式空调器100包括第二导流板110B,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设置于所述第二格栅109C上;及/或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格栅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自由端向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延伸。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底板102B上设置第二格栅109C,连通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外部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部,在没有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的情形下,第二换热段1071与所述压缩机舱101之间形成第二死角区B,在所述室外风机108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格栅109C进来的换热气流大部分直接打到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靠近所述第二格栅109C的区域,而图示第二死角区B只有极少的受风量,导致第二死角区B内的第二换热段1071部分降温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换热气流对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整体降温效果。

通过将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固定端设于第二格栅109C上位于,也即,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位于所述第二格栅109C形成的换热气流中,且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自由端向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延伸,将所述换热气流一分为二,一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吹送至所述室外换热器107靠近所述第二格栅109C的区域,另一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吹送至第二死角区B内的室外换热器107部分区域,从而使换热气流均匀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各个部位,提升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受风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时,具体为设置于所述前侧板及后侧板之间,并与所述前侧板及后侧板固定连接,从而加强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前侧板及后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加强所述空调器壳体102的整体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与所述底板102B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范围为65°-85°;或者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与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夹角范围为60°~120。

在本方案中,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二夹角范围为65°-85°,优选为75°;或者所述第二导流板102A与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夹角范围为60°~120°,优选为90°。经过多次实验及实际使用中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当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与所述底板102B之间的第一夹角设置为65°-85°时,或者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与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夹角范围为60°~120°时,能够将所述换热气流分流的比较均匀,尤其当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与所述底板102B之间的第一夹角设置为75°时,能达到最佳的换热气流均分效果,使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换热效果,也即换热气流对所述第二换热段1071的降温效果达到最优。

优选地,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格栅109C包括多个第二栅条109D,所述多个第二栅条109D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中心位置倾斜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栅条109D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的倾斜方向平行。

在本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二栅条109D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中心位置倾斜设置,所述换热气流能平顺经过所述多个第二栅条109D之间的间隔直接吹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同时,所述多个第二栅条109D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的倾斜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流板110B在所述换热气流的流入方向上直接将所述换热气流一分为二,有利于减小所述换热气流的流动阻力,同时增大进风量,提升换热气流的降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顶板102A上形成有第三格栅109E;所述左侧板1021与所述第三换热段1072之间形成第三死角区C;所述整体式空调器100包括第三导流板110C,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设置于所述第三格栅109E上;及/或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格栅109E上方;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背离所述第三格栅109E向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延伸。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所述顶板102A上设置第三格栅109E,连通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外部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内部,在没有设置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的情形下,所述左侧板1021与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之间形成第三死角区C,在所述室外风机108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三格栅109E进来的换热气流大部分直接打到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靠近所述第三格栅109E的区域,而图示第三死角区C只有极少的受风量,导致第三死角区C内的室外换热器107部分降温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换热气流对所述室外换热器107的整体降温效果。

通过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设于所述第三格栅109E上;及/或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格栅109E下方,也即,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位于所述第三格栅109E形成的换热气流中,且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背离所述第三格栅109E向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延伸,将所述换热气流一分为二,一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吹送至所述室外换热器107靠近所述第三格栅109E的区域,另一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吹送至第三死角区C内的第三换热段1073区域,从而使换热气流均匀流经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各个部位,提升所述第三换热段1073的受风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上时,具体为设置于所述前侧板及后侧板之间,并与所述前侧板及后侧板固定连接,从而加强所述第三导流板110C、前侧板及后侧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加强所述空调器壳体102的整体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格栅109E包括多个第三栅条109F,所述多个第三栅条109F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中心位置倾斜设置。

在本方案中,所述多个第三栅条109F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中心位置倾斜设置,所换热气流能平顺经过所述多个第三栅条109F之间的间隔直接吹向所述室外换热器107,有利于减小所述换热气流的流动阻力,同时增大进风量,提升换热气流的降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第二导流板110B及第三导流板110C为平面板及/或曲面板。当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第二导流板110B及第三导流板110C为平面板时,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α2、第一夹角α3的角度调整所述换热气流的流经方向;当所述第一导流板110A、第二导流板110B及第三导流板110C为曲面板时,还可以通过曲面板的曲面延伸方向,进一步调整所述换热气流的流经方向,达到更好的调整效果。

可以理解,也可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106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之间设置上述的导流板110,调整所述室内换热器106与所述空调器壳体102之间气流的流经方向,提升所述室内换热器106的受气均匀性,使所述室内换热器106的换热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