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缸筒用加热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4763发布日期:2018-11-20 19:5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用液压支架缸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缸筒用加热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用液压支架缸筒为一体结构,其均采用堆焊的形式进行制备,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缸筒与堆焊部位的材料材质不一致,不便热处理,同时具有不牢固、密度小和强度低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易损坏,直接影响了煤矿的安全;因此人们尝试使用锻压的方式制备缸筒,以保证其使用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缸筒体积大和重量大的问题,且加热时只能对缸筒的一端进行加热,传统的吊装设备无法完成上述工作,尤其是将缸筒通过吊装设备直接放置的加热炉中加热时,不仅影响吊装设备和加热炉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使缸筒加热后自动完成转向以达到方便后续工段进一步加工的一种制备缸筒用加热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加热支架包括中部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设有固定轨道,固定支架的前端设有活动支架,固定支架的末端设有中频加热炉;所述活动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轨道,活动支架的前端顶部设有缸筒转向固定装置,固定支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活动支架前端的底部活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和活动支架的末端通过销轴活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固定轨道和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轨道和轨道内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托辊。

优选地,所述缸筒转向固定装置包括圆弧形中部挡板和底部挡板,圆弧形中部挡板设置在轨道中的挡板的两侧,底部挡板设置在轨道前端挡板的两侧,挡板与圆弧形中部挡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定位准确、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使缸筒加热后自动完成转向以达到方便后续工段进一步加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伸出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制备缸筒用加热支架,该加热支架包括中部的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的顶部设有固定轨道2,固定支架1的前端设有活动支架3,固定支架1的末端设有中频加热炉4;所述活动支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轨道5,活动支架3的前端顶部设有缸筒转向固定装置,固定支架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液压缸6,液压缸6的活塞杆端与活动支架3前端的底部活动相连。所述固定支架1的前端和活动支架3的末端通过销轴7活动相连。所述固定轨道2和轨道5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8。所述缸筒转向固定装置包括圆弧形中部挡板9和底部挡板10,圆弧形中部挡板9设置在轨道5中的挡板8的两侧,底部挡板10设置在轨道5前端挡板8的两侧,挡板8与圆弧形中部挡板9之间设有加强筋11。所述固定轨道2和轨道5内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托辊1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步骤一:将无缝钢管切割成需要的尺寸,步骤二:通过液压缸6使活塞杆端伸出,以达到固定轨道2和轨道5处于水平状态为止;步骤三:使用吊装设置将无缝钢管放置在固定轨道2上,此时无缝钢管处于水平状态,通过人工将无缝钢管的一端推入中频加热炉4内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将无缝钢管退出中频加热炉4,并使液压缸6的活塞杆端缓慢缩回,缩回的过程中加热后的无缝钢管在自身的重力下缓慢下落至缸筒转向固定装置内,同时完成了无缝钢管的转向(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以便后续工段进行进一步加工,如:机械手夹持等。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圆弧形中部挡板9设置在无缝钢管的中部以保证使用安全。另外,由于液压缸6的油缸端为活动连接,当活塞杆端伸出时能够实现活动支架3向上移动。所述的中频加热炉4的底部设有加热炉支架,能够方便中频加热炉4的安装以及无缝钢管的进入和退出,尤其是在加热的过程中保证中频加热炉4对无缝钢管进行固定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部”、“顶部”、“前端”等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