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水机组及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5022发布日期:2019-02-22 22:20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冷冻水机组及数据中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水机组及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冷冻水机组是常见的一种空调机组。为了节省冷冻水机组的占地面积并满足制冷需求,大部分冷冻水机组的换热盘管设计呈倒V形并且并排设置为两个。在一些现有技术中,为了进一步优化盘管布局,减少进出水集管、进出水总管的用管量,两个倒V形换热盘管会由一个较长的倒V形盘管代替。

针对常见的冷冻水机组,如何减少其功耗,提高能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冻水机组及数据中心,以减少冷冻水机组的功耗,提高能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冷冻水机组,应用于设置有架空地板的数据中心中,所述冷冻水机组包括位于架空地板上方且形成容纳空间的前门板、后门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容纳空间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其中:所述上层空间设置有两端分别朝向两个侧板的倒V形换热盘管,所述前门板、后门板和两个侧板中至少一者对应上层空间的区域开设有回风栅孔;所述下层空间设置有与倒V形换热盘管的进水集管连接的进水总管,以及与倒V形换热盘管的出水集管连接的出水总管;所述冷冻水机组还包括位于架空地板下方且与倒V形换热盘管相对的风机,所述风机顶部进风,周侧出风。

可选的,所述倒V形换热盘管包括靠近前门板的前盘管部和靠近后门板的后盘管部;所述上层空间还设置有位于前盘管部靠近前门板一侧的前过滤网,以及位于后盘管部靠近后门板一侧的后过滤网。

较佳的,所述前盘管部和后盘管部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倒V形换热盘管包括靠近前门板的前盘管部和靠近后门板的后盘管部;所述上层空间还设置有位于前盘管部靠近前门板一侧的前过滤网,以及位于顶部的顶过滤网。

较佳的,所述前盘管部平行于前门板设置,所述后盘管部倾斜设置。

较佳的,所述冷冻水机组还包括位于倒V形换热盘管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连接通向冷冻水机组外部的排水管路。

更佳的,所述接水盘外侧底部粘接有保温棉。

较佳的,所述出水总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较佳的,所述倒V形换热盘管的进水集管和出水集管位于倒V形换热盘管沿长度方向的同一端。

可选的,所述风机至少为两个且沿倒V形换热盘管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较佳的,所述风机能够容纳并固定于下层空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在风机的作用下,热空气回风从冷冻水机组的顶部以及侧部的回风栅孔处进入,在与流通有冷冻水的倒V形换热盘管热交换后温度降低,冷空气出风从风机周侧吹出,进入架空地板下方的风道,并最终输送至数据中心内,给机柜降温。相比现有技术,由于热空气回风可同时从冷冻水机组的顶部以及侧部的回风栅孔处进入,这相当于增大了回风面积,减少了回风阻力,从而减少了冷冻水机组的功耗,提高了能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内设置有架空地板,数据中心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冻水机组。由于冷冻水机组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为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冷冻水机组示意图(未组装于数据中心中);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冷冻水机组示意图(未组装于数据中心中);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冷冻水机组与架空地板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冷冻水机组示意图(未组装于数据中心中)。

附图标记:

1-冷冻水机组;2-架空地板;101-前门板;102-后门板;103-侧板;

104-倒V形换热盘管;105-回风栅孔;106-进水集管;107-进入总管;

108-出水集管;109-出水总管;110-风机;104a-前盘管部;104b-后盘管部;

111-前过滤网;112-后过滤网;113-顶过滤网;114-接水盘;115-保温棉;

116-流量调节阀;118-框架;119-钣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减少冷冻水机组的功耗,提高能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冻水机组及数据中心。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1和图2中的冷冻水机组1尚未与数据中心的架空地板2装配,该状态可用于冷冻水机组1的包装运输,风机110 通过钣金件119固定于机组的下层空间;此外,在图1中,冷冻水机组1的前门板101、后门板102和两个侧板103未予附图标记示出;在图3中,冷冻水机组1与数据中心的架空地板2装配,风机下沉安装于架空地板2的下方,架空地板2对应风机的区域具有开孔(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冻水机组1,应用于设置有架空地板2的数据中心中,冷冻水机组1包括位于架空地板2上方且形成容纳空间的前门板101、后门板102和两个侧板103,容纳空间分为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其中:上层空间设置有两端分别朝向两个侧板103的倒V形换热盘管104,前门板101、后门板102和两个侧板103中至少一者对应上层空间的区域开设有回风栅孔 105;下层空间设置有与倒V形换热盘管104的进水集管106连接的进水总管 107,以及与倒V形换热盘管104的出水集管108连接的出水总管109;冷冻水机组1还包括位于架空地板2下方且与倒V形换热盘管104相对的风机110,风机110的顶部进风,周侧出风。

设置有架空地板的数据中心,会在架空地板的下方设计有冷风风道,架空地板在机组的下方开孔,风机在架空地板的下方与架空地板密封安装,吹出的冷风通过设计的冷风风道输送至机柜附近地板的出风口处,对机柜内设备进行降温。

我们定义:冷冻水机组1用于安装电控器件的一侧为前,相对的一侧则为后。定义倒V形换热盘管104靠近前门板101的部分为前盘管部104a,靠近后门板102的部分为后盘管部104b。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冷冻水机组1 的结构中,一般还包括起固定支撑作用的框架118和钣金件119,例如,倒V 形换热盘管104、风机110等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框架118或钣金件119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冷冻水从进水总管107进入,经过进水集管106分配到前盘管部104a和后盘管部104b,然后再汇入出水集管108,从出水总管109流出。如图3所示,在风机110的作用下,热空气回风从冷冻水机组1的顶部以及侧部的回风栅孔105处进入,在与流通有冷冻水的倒V形换热盘管104热交换后温度降低,冷空气出风从风机 110周侧吹出,进入架空地板2下方的风道,并最终输送至数据中心内,给机柜降温。相比现有技术,由于热空气回风可同时从冷冻水机组1的顶部以及侧部的回风栅孔105处进入,这相当于增大了回风面积,减少了回风阻力,从而减少了冷冻水机组1的功耗,提高了能效。此外,由于采用了一个较长的倒V 形换热盘管104,相比一些现有技术采用两个并排倒V形换热盘管的结构,冷冻水机组1的占地面积较小,布管成本较低。

如图1和图3所示,风机110能够容纳并固定于下层空间,当冷冻水机组 1需要处于包装运输状态时,风机110可通过钣金件119固定于机组的下层空间,从而便于包装运输;当冷冻水机组1组装于数据中心,与架空地板2装配时,风机110下沉安装于架空地板2的下方。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层空间还设置有位于前盘管部104a靠近前门板101一侧的前过滤网111,以及位于后盘管部 104b靠近后门板102一侧的后过滤网112。设置过滤网可以提高送风洁净度,从而提高数据中心内的空气流通质量。在该实施例中,前盘管部104a和后盘管部104b对称设置,迎风面积大小相等,经过风量相当,前盘管部104a和后盘管部104b不会因为水温差异过大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层空间还设置有位于前盘管部104a靠近前门板101一侧的前过滤网111,以及位于敞口空间顶部的顶过滤网113(为清楚示意内部结构,图4中未示意前门板101、后门板102 和侧板103等结构,这些结构可参考图2所示)。采用该设计,方便抽插顶过滤网113,操作简便易于维护。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前盘管部104a平行于前门板101设置,后盘管部104b倾斜设置。通过调整后盘管部104b与前盘管部 104a的夹角,使得前盘管部104a和后盘管部104b的迎风面积相当,经过风量相当,前盘管部104a和后盘管部104b不会因为水温差异过大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

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冷冻水机组1还包括位于倒V形换热盘管104下方的接水盘114,接水盘114连接通向冷冻水机组1外部的排水管路,用于将倒 V形换热盘管104滴下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路排出。较佳的,接水盘114外侧底部粘接有保温棉115,可以起到隔绝冷通道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机组能效。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倒V形换热盘管104的进水集管106和出水集管108 位于倒V形换热盘管104沿长度方向的同一端,这样可以节省出入水总管的布管量,简化内部结构,节约成本。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进水集管106和出水集管108设置于倒V形换热盘管10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出水总管 109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流量调节阀11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110的具体数量不限,可以根据机组冷量需求增加或减少。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风机110至少为两个且沿倒V形换热盘管104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内设置有架空地板2,数据中心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冷冻水机组1。由于冷冻水机组1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为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降低,运行成本较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