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雾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601发布日期:2019-01-08 22:24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消雾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消雾冷却塔。



背景技术:

机力通风冷却塔风筒出口产生的雨雾是冷热空气接触后的正常物理变化,主要原因是风机所抽取的冷空气经过冷却塔内部和水热交换后变成了湿热的饱和空气,当遇到外部冷空气时水蒸汽迅速凝结从而产生的。其主要产生在冬季以及梅雨季节,雨雾的产生对于冷却塔的性能等方面没有任何影响。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冷却塔的相关要求也相应的提高。冷却塔出风口雨雾虽然对冷却塔的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其对厂区作业及工作环境、道路交通安全、厂区装置区的设备腐蚀、造成循环水的大量损失。目前的消雾冷却塔,一般是考虑冬季来消雾节水,而在夏季冷却塔基本无雨雾现象,如果仍然使用消雾模式,冷却塔会产生大量蒸发损失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雾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和配水系统,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的下方为进风室,所述进风室分隔为三个区域,所述填料的上方为喷淋区,所述喷淋区分隔为三个区域,所述填料的上端分别对应喷淋区的三个区域设置有三个上开口,所述填料的下端分别对应进风室的三个区域设置有三个下开口,中间的上开口与两侧的下开口连通形成湿冷通道,两侧的上开口与中间的下开口连通形成干冷通道;所述配水系统包括第一喷溅装置和第二喷溅装置,所述第一喷溅装置设置在所述喷淋区的中间区域,所述第二喷溅装置设置在所述喷淋区的两侧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室设置有两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进风室隔离为三个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区设置有两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喷淋区隔离为三个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下方设置有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收水器,所述收水器与所述填料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喷淋区。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气体混合室,所述气体混合室设置在所述收水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上端设置有风筒,所述风筒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相连通,所述风筒内设置有风机以及驱动所述风机转动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在填料内部设置相互间隔的干冷通道和湿冷通道,配水系统分别对应湿冷通道和干冷通道设置第一喷溅装置和第二喷溅装置;当打开第一喷溅装置,关闭第二喷溅装置,第一喷溅装置向湿冷通道喷淋热水,开启消雾模式,做到减少部分蒸发损失和少雾运行;将第一喷溅装置和第二喷溅装置同时打开,则切换为不消雾模式,做到无雾无蒸发损失。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能够切换消雾和不消雾模式,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以发挥最大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在不消雾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

10.塔体,11.填料,111.上开口,112.下开口,12.收水器,13.进风室, 131.干区,132.湿区,14.气体混合室,15.风筒,16.风机,17.电机,18.第一隔板,19.第二隔板,20.配水系统,21.第一喷溅装置,22.第二喷溅装置,30. 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雾冷却塔,在冬季开启消雾模式,可以大幅减少冷却塔出口的雨雾;在夏季由于冷却塔基本无雨雾,且要发挥最大的热效,可以不开启消雾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多模式运行的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10、配水系统20、设置在塔体10下方的水池30以及设置在塔体10内部的填料11和收水器12。

塔体10大致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水池30设置在塔体10的下端并与塔体1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水池30与填料11之间的空间形成进风室13,进风室 13内设置有若干第一隔板18,第一隔板18将进风室13分隔为相互交错隔离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131设置两个,将进风室13分隔为三个区域,中间区域为干区131,两侧区域为湿区132。塔体10的下端设置有连通进风室 13与外部的进风口(图未示出),进风口处安装有调节进风量的百叶窗(图未示出)。

填料11和收水器12之间为喷淋区,喷淋区设置有两个第二隔板19,第二隔板19与第一隔板18的位置一一对应,两个第二隔板19将喷淋区分隔为三个区域。

填料11的上端对应喷淋区的三个区域设置有三个上开口111,填料11的下端对应进风室13的三个区域设置有三个下开口112,其中位于中间的上开口111 与两侧的下开口112相连通形成湿冷通道(图未标出),两侧的上开口111与中间的下开口112连通形成干冷通道(图未标出)。

塔体10内部还设置有气体混合室14,气体混合室14位于收水器12的上方,塔体10的上端设置有风筒15,风筒15与气体混合室14相连通,风筒16内设置有风机17以及驱动风机17转动的电机18。

配水系统20包括干式配水管(图未示出)和湿式配水管(图未示出),干式配水管和湿式配水管均与上塔热水相连通。干式配水管和湿式配水管从塔体 10外穿入塔体10内部,干式配水管和湿式配水管位于收水器12和填料11之间,干式配水管对应填料11中间的上开口111设置有第一喷溅装置21,湿式配水管对应两侧的上开口111设置有第二喷溅装置22。

请参阅图1,在冬季,将第一喷溅装置21打开,第二喷溅装置22关闭,第一喷溅装置21喷淋下来的热水从中间的上开口111进入湿冷通道,在湿冷通道中,热水与外部进入塔体10内部的冷空气进行接触蒸发散热,而干冷通道中的冷空气与湿冷通道中的热水进行间壁换热;从湿冷通道出来的空气为饱和湿热空气,而从干冷通道出来的空气为干热空气,两股空气经过收水器12后进入气体混合室14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空气为不饱和空气,不饱和冷空气从塔体10 顶部的风筒16出来后与外界的环境冷空气在稀释过程中不会产生雨雾。此为消雾模式。

请参阅图2,夏季由于冷却塔基本无雨雾,且要发挥最大的热效(全湿冷运行),此时同时开启第一喷溅装置21和第二喷溅装置22,第一喷溅装置21喷出的热水进入湿冷通道,第二喷溅装置22喷出的热水进入干冷通道,喷淋的热水在填料11的湿冷通道和干冷通道中换热,此时湿冷和干冷通道中热水与冷空气全部进行接触蒸发散热,发挥最大的热效。此为不消雾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在填料11内部设置相互间隔的干冷通道和湿冷通道,配水系统20分别对应湿冷通道和干冷通道设置第一喷溅装置21和第二喷溅装置22;当打开第一喷溅装置21,关闭第二喷溅装置22,第一喷溅装置21向湿冷通道喷淋热水,开启消雾模式,做到减少部分蒸发损失和少雾运行;将第一喷溅装置21和第二喷溅装置22同时打开,则切换为不消雾模式,做到无雾无蒸发损失。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能够切换消雾和不消雾模式,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以发挥最大的换热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