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399发布日期:2018-12-14 22:21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余热回收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10917777.3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换热器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①、利用换热管成型材料加工换热管,换热管内径为5厘米,管壁厚度为3毫米;②、将换热管通过滚弯机加工呈M形;③、将换热管的两端通过法兰紧固在换热器的内壁上;④、将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法兰上,进水管处于出水管的下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无法将锅炉产生出的余热回收,进行再次利用,以满足锅炉的换热需要,避免人员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设备无法将锅炉产生出的余热回收,进行再次利用,以满足锅炉的换热需要,避免人员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孔、回收利用设备、中部支板、散热器、电机箱、支撑架、连接固定架,所述连接孔底端固定连接回收利用设备左右两侧上端边缘,且连接孔共设有两个,对称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相距40cm,所述回收利用设备为圆柱体结构,底端左右两侧与连接固定架上端外壁固定连接,且回收利用设备共设有两个,对称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中部支板上端与回收利用设备底端中部设有的方形槽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中部支板上端外壁紧密贴合回收利用设备,两者连接处不存在空隙,所述散热器侧面外壁与电机箱表面嵌合,所述电机箱外壁平行焊接支撑架中部;所述回收利用设备由接收口、接连槽、余热传输管、传输阀门、加热棒、储存室、隔网、排放口、风机组成,所述接收口底端固定连接余热传输管侧面上端,所述接连槽侧面外壁与支撑框设有的空槽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余热传输管为圆柱体结构右侧底端套设在传输阀门上方表面,所述加热棒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框中部内壁,所述加热棒共设有多个,且每者对称平行,所述储存室设在支撑框右侧内部,且由支撑框连接组成,所述隔网侧面外壁与排放口嵌合,所述风机底端贯穿连接支撑框,右侧上端边缘,且风机共设有两个,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表面上端设有圆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利用设备左右两侧底端边缘与连接固定架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固定架共设有两个,对称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支板底端贴合支撑架上端中部,且通过螺杆贯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中空式长方体结构,为多个长方体连接组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设有回收利用设备,首先通过接连槽侧面外壁与外部设备连接固定,通过接收口接收余热由余热传输管进行传输,传输到达加热棒外部,加热棒将对余热进行处理,提高余热的温度,接着通过风机将余热吹散到储存室,通过储存室储存余热,能够保持余热的温度最后由经过隔网与排放口排放到锅炉接收口进行热质交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利用设备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孔-1、回收利用设备-2、接收口-201、接连槽-202、余热传输管-203、传输阀门-204、加热棒-205、储存室-206、隔网-207、排放口-208、风机-209、中部支板-3、散热器-4、电机箱-5、支撑架-6、连接固定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孔1、回收利用设备2、中部支板3、散热器4、电机箱5、支撑架6、连接固定架7,所述连接孔1底端固定连接回收利用设备2左右两侧上端边缘,且连接孔1共设有两个,对称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相距40cm,所述回收利用设备2为圆柱体结构,底端左右两侧与连接固定架7上端外壁固定连接,且回收利用设备2共设有两个,对称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中部支板3上端与回收利用设备2底端中部设有的方形槽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中部支板3上端外壁紧密贴合回收利用设备2,两者连接处不存在空隙,所述散热器4侧面外壁与电机箱5表面嵌合,所述电机箱5外壁平行焊接支撑架6中部;所述回收利用设备2由接收口201、接连槽202、余热传输管203、传输阀门204、加热棒205、储存室206、隔网207、排放口208、风机209组成,所述接收口201底端固定连接余热传输管203侧面上端,所述接连槽202侧面外壁与支撑框设有的空槽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余热传输管203为圆柱体结构右侧底端套设在传输阀门204上方表面,所述加热棒205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框中部内壁,所述加热棒205共设有多个,且每者对称平行,所述储存室206设在支撑框右侧内部,且由支撑框连接组成,所述隔网207侧面外壁与排放口208嵌合,所述风机209底端贯穿连接支撑框,右侧上端边缘,且风机209共设有两个,相互平行,所述连接孔1表面上端设有圆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收利用设备2左右两侧底端边缘与连接固定架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固定架7共设有两个,对称平行,所述中部支板3底端贴合支撑架6上端中部,且通过螺杆贯穿连接,所述支撑架6为中空式长方体结构,为多个长方体连接组成。

本专利所说的加热棒205根据其原理以及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式的,采用热敏电阻探测控制温度,另一类双金属片机械式温控加热棒。一般两年左右更换一次。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孔1与外界嵌合连接,通过支撑架6进行支撑,中部设有电机箱5提供设备动力,电机箱5侧面连接散热器4可将电机箱5工作产生的热量处理散发,防止电机箱5工作受到影响,最后由回收利用设备2将锅炉产生的余热吸收处理,进行再次利用有内设有的接连槽202侧面外壁与外部设备连接固定,通过接收口201接收余热由余热传输管203进行传输,传输到达加热棒205外部,加热棒205将对余热进行处理,提高余热的温度,接着通过风机209将余热吹散到储存室206,通过储存室206储存余热,能够保持余热的温度最后由经过隔网207与排放口208排放到锅炉接收口进行热质交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设备无法将锅炉产生出的余热回收,进行再次利用,以满足锅炉的换热需要,避免人员换热效率低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回收利用设备,首先通过接连槽侧面外壁与外部设备连接固定,通过接收口接收余热由余热传输管进行传输,传输到达加热棒外部,加热棒将对余热进行处理,提高余热的温度,接着通过风机将余热吹散到储存室,通过储存室储存余热,能够保持余热的温度最后由经过隔网与排放口排放到锅炉接收口进行热质交换,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接收口201底端固定连接余热传输管203侧面上端,所述接连槽202侧面外壁与支撑框设有的空槽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余热传输管203为圆柱体结构右侧底端套设在传输阀门204上方表面,所述加热棒205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框中部内壁,所述加热棒205共设有多个,且每者对称平行,所述储存室206设在支撑框右侧内部,且由支撑框连接组成,所述隔网207侧面外壁与排放口208嵌合,所述风机209底端贯穿连接支撑框,右侧上端边缘,且风机209共设有两个,相互平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