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397发布日期:2019-06-15 00:30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

现有的回转窑锅炉各受热面布置分配及结构不合理,当烟气温度不稳定时,过热器时有超温烧坏,同时,过热器、对流管簇、省煤器受热面都有挂灰、积灰、堵灰,致使局部烟气流速过高,各受热面磨损快,泄漏、爆管事故频繁,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另外,排烟温度原设计偏高,加上上述因素的影响,热交换工况恶化,产汽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锅炉热效率大为降低,导致排烟温度更高,也使后级烟气静电除尘器工况恶化,烟气排放超标,并形成恶性循环。多年来,维修、更换设备频繁,窑炉开开停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包括回转窑锅炉本体,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左端设有回转窑窑尾进烟口,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右端设有出烟口,所述进烟口的进烟端与冷烟室相连通,所述冷烟室远离所述进烟口的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水冷壁、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对流区和省煤器,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顶部安装有辐射余热给水管,所述省煤器与所述给水管的受热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上方安装有汽包。

进一步的,所述汽包的顶部一侧设有引入管,所述汽包的底部设有第一引出管,所述第一引出管与所述引入管之间通过所述水冷壁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热器和所述第二过热器均为蛇形管式结构,所述汽包的顶部通过循环管与所述第二过热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过热器远离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热器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过热器远离所述第二过热器的一端贯穿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顶部并连接至过热蒸汽管。

进一步的,所述汽包的底部设有第二引出管,所述第二引出管贯穿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对流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区内安装有若干对流束管,所述对流束管均通过蒸汽管与所述汽包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若干隔烟墙,所述隔烟墙的底部设置有出灰拉链机。

进一步的,所述出灰拉链机与出灰螺旋输送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给水管内通过回流管连接至所述汽包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所述水冷屏壁热面积,使经过所述水冷壁后,烟气温度能降到650℃左右,使烟气中的粉尘微粒不再处于熔融状,不易粘附在下级(过热器)的管壁上;过热器可以保证出口蒸汽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烟气阻力,拉开横向管间距,兼顾防磨与防积灰;另外,所述对流束管与所述省煤器的布置,可以使烟气温度沿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逐步降低,防积灰,减少阻力,尽量降低排烟温度,获取高的效益,将所述对流束管由错列改为顺列,在纵向空间内多布置一些受热面,排烟温度的降低,大大改善了引风机和后级静电除尘器的工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回转窑锅炉本体;2、进烟口;3、冷烟室;4、水冷壁;5、第一过热器;6、第二过热器;8、隔烟墙;9、第二引出管;10、对流区;11、出灰拉链机;12、出烟口;13、省煤器;14、给水管;15、回流管;16、蒸汽管;17、汽包;18、循环管;19、第一引出管;20、引入管;21、过热蒸汽管;22、出灰螺旋输送机;23、对流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窑余热锅炉。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窑余热锅炉,包括回转窑锅炉本体1,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左端设有回转窑窑尾进烟口2,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右端设有出烟口12,所述进烟口2的进烟端与冷烟室3相连通,所述冷烟室3远离所述进烟口2的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水冷壁4、第一过热器5、第二过热器6、对流区10和省煤器13,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辐射余热给水管14,所述省煤器13与所述给水管14的受热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上方安装有汽包1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包17的顶部一侧设有引入管20,所述汽包17的底部设有第一引出管19,所述第一引出管19与所述引入管20之间通过所述水冷壁4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热器5和所述第二过热器6均为蛇形管式结构,所述汽包17的顶部通过循环管18与所述第二过热器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过热器6远离所述循环管1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热器5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过热器5远离所述第二过热器6的一端贯穿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顶部并连接至过热蒸汽管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包17的底部设有第二引出管9,所述第二引出管9贯穿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对流区1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流区10内安装有若干对流束管23,所述对流束管23均通过蒸汽管16与所述汽包17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等间距排列的若干隔烟墙8,所述隔烟墙8的底部设置有出灰拉链机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灰拉链机11与出灰螺旋输送机22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给水管14内通过回流管15连接至所述汽包17内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回转窑锅炉本体1,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左端设有回转窑窑尾进烟口2,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右端设有出烟口12,所述进烟口2的进烟端与冷烟室3相连通,所述冷烟室3远离所述进烟口2的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水冷壁4、第一过热器5、第二过热器6、对流区10和省煤器13,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辐射余热给水管14,所述省煤器13与所述给水管14的受热面相接触,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的上方安装有汽包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所述水冷壁4热面积,使经过所述水冷壁4后,烟气温度能降到650℃左右,使烟气中的粉尘微粒不再处于熔融状,不易粘附在下级(过热器)的管壁上;过热器可以保证出口蒸汽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烟气阻力,拉开横向管间距,兼顾防磨与防积灰;另外,所述对流束管23与所述省煤器13的布置,可以使烟气温度沿所述回转窑锅炉本体1内烟气的流动方向逐步降低,防积灰,减少阻力,尽量降低排烟温度,获取高的效益,将所述对流束管23由错列改为顺列,在纵向空间可以增加受热面,排烟温度的降低,大大改善了引风机和后级静电除尘器的工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